-
公开(公告)号:CN119524885A
公开(公告)日:2025-02-28
申请号:CN202411726097.4
申请日:2024-11-28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IPC: B01J27/051 , B01J35/53 , B01J37/20 , B01J37/00 , C10G45/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氢溢流的蛋黄‑壳结构体相加氢脱硫催化剂的制备及应用,制备方法包括(1)向甘油、异丙醇和去离子水溶液中加入六水合硝酸镍,将绿色溶液进行溶剂热反应,得到实心球状镍复合前驱体。(2)镍复合前驱体和硫代乙酰胺的乙醇溶液混合,加入七钼酸铵水溶液,得到悬浊液。将悬浊液进行溶剂热反应得到蛋黄‑壳结构催化剂。本申请采用限域硫化耦合原位插层策略可控衍生具有丰富NiMoS相的蛋黄‑壳结构催化剂。在限域硫化的作用下,有机分子得以原位插层并辅助构建短板长且低堆垛的稳定1T‑MoS2,从而促进“rim”位的充分暴露。此催化剂以内核NiS2为辅助活性相引发氢溢流效应,通过蛋黄‑壳结构促进双活性相的协同,从而实现油品的超深度脱硫。
-
公开(公告)号:CN110690059B
公开(公告)日:2022-04-22
申请号:CN201911056398.X
申请日:2019-10-31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水系电解液及其制备方法、超级电容器、二次电池和电动装置,涉及电解液技术领域。该水系电解液包括杂多酸盐、硫酸钠、低碳醇和水等组分,利用硫酸钠本身所具有相对较宽的电压窗口,通过加入易吸附在电极活性物质上的杂多酸盐和低碳醇可进一步阻止水分子与电极活性物质的接触,使得该水系电解液具有较宽的电压窗口。本发明还提供了水系电解液的制备方法,该制备方法,操作简单,工艺稳定,适合于工业化规模生产。本发明还提供了包含上述水系电解液的超级电容器或二次电池,鉴于上述水系电解液具有较宽的电压窗口,从而使得包含其的超级电容器或二次电池具有较高的能量密度,电化学性能更佳。
-
公开(公告)号:CN107999108B
公开(公告)日:2019-01-18
申请号:CN201711325949.9
申请日:2017-12-13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氮磷共掺杂碳负载的碳化钼或碳化钨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其中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表面活性剂和杂多酸或杂多酸盐采用共沉淀法制备得到SEP复合材料,表面活性剂为阳离子表面活性剂或离子液体表面活性剂,杂多酸或杂多酸盐为含钼或钨的杂多酸或杂多酸盐;以SEP复合材料、三聚氰胺和植酸为原料,采用混溶法合成SEP‑MA‑PA复合材料;在惰性气体的保护下,将SEP‑MA‑PA复合材料热处理,冷却,得到氮磷共掺杂碳负载的碳化钼或碳化钨催化剂。该氮磷共掺杂碳负载的碳化钼或碳化钨催化剂的纳米粒子尺寸较小,具有多孔结构,氮磷杂原子的掺杂使其导电能力增强,进而使得该催化剂拥有高效的电解水制氢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14350342B
公开(公告)日:2023-03-31
申请号:CN202210080161.0
申请日:2022-01-24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pH值调控的气溶胶增产体系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本发明增产体系包括:酸液,聚乙二醇十六烷基醚和中性纳米二氧化硅溶胶;聚乙二醇十六烷基醚占酸液质量的0.01%‑0.3%,中性纳米二氧化硅溶胶占酸液质量的0.1%‑2%。本发明增产体系是专门用于缝洞型碳酸盐岩油藏,本发明利用雾化后的酸化体系酸化缝洞型油藏,能够实现酸的充分有效的利用,用量少;酸岩反应速率基本不受流速影响,利于蚓孔穿洞以及酸化体系在岩石中的纵向扩展;分散稳定性好,高温稳定,即使在高温下也利于蚓孔穿洞以及酸化体系在岩石中的纵向扩展;施工摩阻小;酸化后易于反排,不影响后续生产;酸化效果以及增产效果好。
-
公开(公告)号:CN114350342A
公开(公告)日:2022-04-15
申请号:CN202210080161.0
申请日:2022-01-24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pH值调控的气溶胶增产体系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本发明增产体系包括:酸液,聚乙二醇十六烷基醚和中性纳米二氧化硅溶胶;聚乙二醇十六烷基醚占酸液质量的0.01%‑0.3%,中性纳米二氧化硅溶胶占酸液质量的0.1%‑2%。本发明增产体系是专门用于缝洞型碳酸盐岩油藏,本发明利用雾化后的酸化体系酸化缝洞型油藏,能够实现酸的充分有效的利用,用量少;酸岩反应速率基本不受流速影响,利于蚓孔穿洞以及酸化体系在岩石中的纵向扩展;分散稳定性好,高温稳定,即使在高温下也利于蚓孔穿洞以及酸化体系在岩石中的纵向扩展;施工摩阻小;酸化后易于反排,不影响后续生产;酸化效果以及增产效果好。
-
公开(公告)号:CN113250663A
公开(公告)日:2021-08-13
申请号:CN202110698941.7
申请日:2021-06-23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中低渗储层乳液‑聚合物复合体系注入参数的优化设计方法。本发明首先获得复合体系在不同渗透率的岩心中、不同注入流量下的流动压力,从而计算获得不同流动条件下体系的等效流动黏度,建立不同岩心渗透率下、等效流动黏度与注入线速度之间的关系式。再基于目标油藏参数,设置不同的地面注入参数,利用径向流达西方程通过迭代计算得到不同注入参数下复合体系的注入压力;结合地面注入设备载荷,对复合体系的注入参数进行定量设计。本发明方法是专门应用于中低渗水驱油藏以及乳液‑聚合物复合体系,在充分利用现有地面注入设备的基础上,大大减少了复合体系的注入量,节约了成本;同时避免了注入井压力过高、易造成安全隐患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07694611A
公开(公告)日:2018-02-16
申请号:CN201710908433.0
申请日:2017-09-29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01J31/34 , B01J27/188 , B01J31/1691 , B01J35/004 , B01J35/1052 , B01J2531/16 , B01J2531/62 , C02F1/30 , C02F2101/308 , C02F2305/10 , C10G27/12 , C10G2300/7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具有等级孔金属-有机骨架负载杂多酸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本发明的催化剂采用水热-抽提法制备,将有机配体、模板剂、金属盐和Keggin型杂多酸溶解在溶剂中,经水热合成晶体产物,再经索氏抽提得到催化剂。得到的催化剂具备介-微多级孔道结构,实现了活性组分杂多酸高度分散以及超高负载量的同时,又解决了微孔材料存在的传质阻力大、扩散路径长以及反应场所小的问题。本发明催化剂在光催化降解染料废水和催化氧化-萃取脱硫反应中均表现出优异的催化性能,催化反应中分别使用可见光和双氧水,过程清洁、环保、绿色,经多次反复使用仍保持较高活性,具有较高的工业应用价值。
-
公开(公告)号:CN113250663B
公开(公告)日:2022-11-04
申请号:CN202110698941.7
申请日:2021-06-23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中低渗储层乳液‑聚合物复合体系注入参数的优化设计方法。本发明首先获得复合体系在不同渗透率的岩心中、不同注入流量下的流动压力,从而计算获得不同流动条件下体系的等效流动黏度,建立不同岩心渗透率下、等效流动黏度与注入线速度之间的关系式。再基于目标油藏参数,设置不同的地面注入参数,利用径向流达西方程通过迭代计算得到不同注入参数下复合体系的注入压力;结合地面注入设备载荷,对复合体系的注入参数进行定量设计。本发明方法是专门应用于中低渗水驱油藏以及乳液‑聚合物复合体系,在充分利用现有地面注入设备的基础上,大大减少了复合体系的注入量,节约了成本;同时避免了注入井压力过高、易造成安全隐患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03833002A
公开(公告)日:2014-06-04
申请号:CN201410063082.4
申请日:2014-02-24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P20/152
Abstract: 配位聚合物与碳纳米管复合材料、制备方法及在气体吸附方面的应用,属于多孔材料技术领域,该复合材料是在JUC-32(Y)配位聚合物的合成中加入了羧基修饰的多壁碳纳米管MWCNTs制备得到,JUC-32(Y)配位聚合物沿着MWCNTs异核生长,且JUC-32(Y)配位聚合物包覆在MWCNTs表面,其中MWCNTs和JUC-32(Y)的质量比为1:200~1000。本发明所述的复合材料可广泛用于气体(CO2和CH4)的吸附。其吸附效率、单位比表面积的吸附量相对于纯JUC-32(Y)材料有了明显的提高,用于衡量材料与吸附气体作用力大小的吸附焓也有了提升。
-
公开(公告)号:CN119897132A
公开(公告)日:2025-04-29
申请号:CN202510080392.5
申请日:2025-01-17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IPC: B01J23/89 , C25B11/093 , C25B11/065 , C25B1/04 , B01J23/652 , B01J27/24 , B01J37/00 , B01J37/08 , B01J37/02 , B01J35/33 , B01J35/3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精确导向的Pt‑M(M=Co、La、Fe、Ni、Cu、Mn等)双原子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及其催化应用,属于催化剂技术领域。本发明利用Zn升华的特性获得高度分散的M‑Mo/W基化合物晶格空位,经过简单的浸渍、干燥步骤将Pt原子精确诱导到缺陷中,得到晶格保护的Pt‑M双原子催化剂。以析氢应用为例,与商业20%Pt/C催化剂相比,该催化剂的负载量降低91%,而析氢过电位降低90%,具有活性位点多、催化活性高、稳定性能好的优势。本发明的制备方法、制备工艺简单,易于操作,可大规模生产,获得的催化剂广泛用于析氢、加氢和水煤气反应等多领域。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