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动滤失下CO2压裂液携砂可视化测试装置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8287123B

    公开(公告)日:2020-09-15

    申请号:CN201810109448.5

    申请日:2018-02-0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测量CO2压裂液高压动态滤失条件下携砂性能的可视化装置及方法,属于模拟油气田压裂改造、评价压裂液携砂性能装置的技术领域。包括携砂测量装置、图像采集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滤失测量装置,所述可视化装置通过连接管线连通,压裂液在所述连接管线内流通;携砂测量装置包括可视化内腔,用于模拟压裂液在压裂裂缝中的携砂流动过程;滤失测量装置连通可视化内腔,用于模拟在压裂裂缝中不同渗透率地层对滤失过程的影响;图像采集装置用于采集压裂液携砂流动形态及数据分析。本发明可模拟实际压裂过程中,沿压裂液流动方向,压裂液通过裂缝壁面进入地层岩石基质,受地层岩石基质的渗透率不同的影响,压裂液的滤失性能的变化。

    一种泥页岩中不同类型孔隙演化评价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7228816B

    公开(公告)日:2018-11-13

    申请号:CN201710404972.0

    申请日:2017-06-01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泥页岩中不同类型孔隙演化评价方法,应用于非常规油气研究领域。随着泥页岩埋深或成熟度的增加,泥页岩中发育的各类孔隙(包括粒间孔、粒内孔、有机孔、裂隙)不断发生变化,对页岩油气赋存量有重要影响,本发明从泥页岩的高分辨率电子扫描电镜图片入手,在建立的泥页岩中不同类型孔隙划分标准和孔隙识别的基础上,分别提取不同类型孔隙面孔率,并结合低温N2、CO2吸附实验和高压压汞实验数据获取的孔隙总体积,建立各类孔隙演化图。该方法的提出对于非常规页岩油气资源勘探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一种顶部竖井自然通风隧道模型的火灾试验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4790999B

    公开(公告)日:2016-05-18

    申请号:CN201510183301.7

    申请日:2015-04-17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顶部竖井自然通风隧道模型及其火灾试验方法。由隧道模型单元连接组成,每个隧道模型单元包括稳定结构体、顶板、竖井基本结构体、竖井内间隔板、组间隔板,所述的稳定结构体用于稳定整个模型试验设备,顶板、竖井基本结构体和组间隔板安装在稳定结构体的顶部,且稳定结构体与顶板配合形成相对封闭的空间结构以模拟隧道,竖井基本结构体用来组装成不同高度的竖井用来实现通风;组间隔板用于改变多个竖井基本结构体的间距,且在竖井基本结构体内安装有竖井间隔板,可以改变竖井的宽度。有益效果是:可以有效提高小尺寸隧道火灾模型试验的重复率;可以充分考虑竖井尺寸参数变化时,对竖井自然排烟的影响。

    一种基于无因次对比图版的优势流动通道识别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2913233B

    公开(公告)日:2015-02-04

    申请号:CN201210449079.7

    申请日:2012-11-0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采用无因次对比图版来定量识别油藏优势流动通道的方法,首先收集油田的地质参数和流体参数,做出参数分布累积频率曲线,得到相应的分布区间和分布特征。根据目标油藏参数分布特点,组合出相应的数值概念模型,计算水驱开发动态。统计概念模型计算结果,找出吸水、产液量最大小层的吸水、产液参数,进行无因次化处理;绘制无因次参数分布图版,利用聚类分析方法划分优势通道发育空间,得到定量化图版。进行单井无因次参数处理,利用无因次对比图版判断优势流动通道的发育状况。本发明分析数据来源广,成本低,花费时间少,便于矿场人员方便使用;实现了对油藏中每口注采井的单独判别,给出了定量的判别标准;并可以确定优势流动通道发育的具体层位。

    一种泥页岩中不同类型孔隙演化评价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7228816A

    公开(公告)日:2017-10-03

    申请号:CN201710404972.0

    申请日:2017-06-01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1N15/08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泥页岩中不同类型孔隙演化评价方法,应用于非常规油气研究领域。随着泥页岩埋深或成熟度的增加,泥页岩中发育的各类孔隙(包括粒间孔、粒内孔、有机孔、裂隙)不断发生变化,对页岩油气赋存量有重要影响,本发明从泥页岩的高分辨率电子扫描电镜图片入手,在建立的泥页岩中不同类型孔隙划分标准和孔隙识别的基础上,分别提取不同类型孔隙面孔率,并结合低温N2、CO2吸附实验和高压压汞实验数据获取的孔隙总体积,建立各类孔隙演化图。该方法的提出对于非常规页岩油气资源勘探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一种基于井地电位法的油水分布识别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5822302A

    公开(公告)日:2016-08-03

    申请号:CN201610202073.8

    申请日:2016-03-31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E21B49/08

    Abstract: 本次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井地电位法的油水分布识别方法,首先建立油水两相渗流方程,基于电位与含水饱和度模型,将渗流方程与电位微分方程相耦合,形成井地电位模型;对模型采用有限差分法,隐式求压力,显式求饱和度,再利用含水饱和度与电导率的关系,建立差分电位微分方程,隐式求电位;在以上基础上建立了计算机求解模型;对一维水驱油过程进行模拟计算,通过数值求解,模拟整个水驱油的过程,得到电位分布与地下目标层电阻率的相关关系;然后在求得目标层电阻率后,利用阿尔奇公式反演储层处含水饱和度;该方法可以利用地面测定的电位定量描述储层中的含水饱和度、含油饱和度,能够更加快速精确的识别油水分布。

    一种顶部竖井自然通风隧道模型及其火灾试验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4790999A

    公开(公告)日:2015-07-22

    申请号:CN201510183301.7

    申请日:2015-04-17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E21F1/02 G09B25/0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顶部竖井自然通风隧道模型及其火灾试验方法。由隧道模型单元连接组成,每个隧道模型单元包括稳定结构体、顶板、竖井基本结构体、竖井内间隔板、组间隔板,所述的稳定结构体用于稳定整个模型试验设备,顶板、竖井基本结构体和组间隔板安装在稳定结构体的顶部,且稳定结构体与顶板配合形成相对封闭的空间结构以模拟隧道,竖井基本结构体用来组装成不同高度的竖井用来实现通风;组间隔板用于改变多个竖井基本结构体的间距,且在竖井基本结构体内安装有竖井间隔板,可以改变竖井的宽度。有益效果是:可以有效提高小尺寸隧道火灾模型试验的重复率;可以充分考虑竖井尺寸参数变化时,对竖井自然排烟的影响。

    一种核磁-驱替联用装置评价致密油充注过程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8414560B

    公开(公告)日:2020-07-07

    申请号:CN201810184961.0

    申请日:2018-03-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核磁‑驱替联用装置评价致密油充注过程的方法,通过核磁共振装置与岩心夹持器装置操作性地连接,完成核磁共振技术在线监测致密砂岩驱替过程;该方法采用不含氢信号的氟油驱替饱含地层水(含氢信号)的岩心,随着油驱水过程的不断进行,能被核磁共振检测到的水的体积不断减少,通过在实验过程中核磁共振测试T2谱中的信号幅度不断降低的过程,反映孔隙中地层水不断被氟油驱替的变化过程;实验结束后对实验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结合地质情况对地层中充注过程进行综合评价。该方法在实验过程中可在任一阶段进行核磁共振测试,无需取出岩心,所得实验结果更符合实际情况,也为致密油成藏研究提供了帮助。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