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8472553A
公开(公告)日:2024-08-09
申请号:CN202410714037.4
申请日:2024-06-04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IPC: H01M50/403 , H01M50/44 , H01M50/414 , H01M10/052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锂电池用阻燃纤维素基隔膜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属于锂电池隔膜技术领域,该锂电池用阻燃纤维素基隔膜的制备方法为将无水乙醇加入到装有4‑氨基吡啶的烧瓶中,加热搅拌至完全溶解;将无水碳酸钾加入到上述混合液中,形成混合溶液;将含有六氯环三磷腈的氯苯溶液加入到所述溶液中,搅拌一定时间;将反应得到的粗产物经氯苯和乙醇反复过滤提取;取滤液浸泡提前干燥好的纤维素隔膜,得到阻燃纤维素基隔膜;本发明提供一种锂电池用阻燃纤维素基隔膜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能够解决现有纤维素隔膜界面阻抗和可燃性高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7388725B
公开(公告)日:2024-07-05
申请号:CN202310235445.7
申请日:2023-03-13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IPC: G01R31/385 , G01R31/367 , G01L5/00
Abstract: 发明名称一种基于锂离子电池膨胀力的早期异常预警方法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锂离子电池膨胀力的早期异常预警方法,属于储能电池安全技术领域,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确定锂离子电池的异常条件(过充、过放以及热失控等);确定电池膨胀力变化阈值以及膨胀力变化率;电池的安全预警策略。所述基于锂离子电池膨胀力的早期异常预警系统包括膨胀力采集装置、主控单元、报警装置和消防装置,膨胀力采集装置检测电池膨胀力参数发送到主控单元,主控单元根据锂离子电池安全预警策略控制报警装置和消防装置工作。
-
公开(公告)号:CN116306377A
公开(公告)日:2023-06-23
申请号:CN202310349824.9
申请日:2023-04-04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IPC: G06F30/28 , G06F30/27 , G06N3/08 , G06N3/0442 , G06F113/08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加氢站泄漏事故后果快速预测方法及系统,涉及加氢站事故安全管理技术领域,其技术方案要点是:通过数值仿真方法获得加氢站氢泄漏后果时空分布特征,构成训练数据集;基于加氢站氢泄漏事故后果数值仿真结果训练基于长短期记忆网络的后果预测代理模型;以加氢站现场氢浓度数据为输入,调用完成训练的后果预测代理模型,预测氢泄漏事故后果。本发明可在准确度相对可接受的范围内,实现加氢站泄漏事故后果的实时预测;为加氢站现场操作人员和应急救援人员制定应急措施方案和安全距离判定提供关键数据支持。
-
公开(公告)号:CN119401045B
公开(公告)日:2025-04-29
申请号:CN202411555444.1
申请日:2024-11-04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IPC: H01M50/30 , H01M10/48 , H01M50/242 , H01M10/613 , H01M10/63 , H01M10/658 , H01M50/244 , H01M50/2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针对锂离子电池热失控排气的前端烟气隔离与排放装置,属于锂离子电池技术领域,该针对锂离子电池热失控排气的前端烟气隔离与排放装置包括固定支架、硅胶环、隔热层、缓震层、烟道以及压电薄膜传感器,所述固定支架卡合在所述锂电池的正负两极柱之间,用于为该装置的安装提供稳固的支撑;所述烟道设置在所述固定支架的顶部,包括多个分支管道,每个所述分支管道分别与所述对应的安全阀直接连接;所述硅胶环填充在所述烟道的分支管道与所述固定支架之间;该装置能够解决热失控气体在电池包内的扩散问题,防止热失控排气过程中未燃气体对正常电池的传热以及可能在点燃后产生的燃烧传热,从而延缓模组内热失控的蔓延。
-
公开(公告)号:CN118472553B
公开(公告)日:2025-04-08
申请号:CN202410714037.4
申请日:2024-06-04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IPC: H01M50/403 , H01M50/44 , H01M50/414 , H01M10/052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锂电池用阻燃纤维素基隔膜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属于锂电池隔膜技术领域,该锂电池用阻燃纤维素基隔膜的制备方法为将无水乙醇加入到装有4‑氨基吡啶的烧瓶中,加热搅拌至完全溶解;将无水碳酸钾加入到上述混合液中,形成混合溶液;将含有六氯环三磷腈的氯苯溶液加入到所述溶液中,搅拌一定时间;将反应得到的粗产物经氯苯和乙醇反复过滤提取;取滤液浸泡提前干燥好的纤维素隔膜,得到阻燃纤维素基隔膜;本发明提供一种锂电池用阻燃纤维素基隔膜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能够解决现有纤维素隔膜界面阻抗和可燃性高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8161797A
公开(公告)日:2024-06-11
申请号:CN202410475417.7
申请日:2024-04-19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电化学储能电站的消防技术领域,特别涉及电化学储能电站的冰粒灭火降温系统。灭火降温系统包括冰粒喷射灭火装置、供氮装置、高压供水装置、换热装置以及电池监测控制装置;所述冰粒由过冷水雾在液氮低温作用下凝结而成;所述冰粒喷射灭火装置包括冰粒生成部分和冰粒旋流喷射部分,在冰粒生成部分的腔室内过冷水通过高压细水雾喷嘴形成过冷水雾射流,在液氮作用下形成冰粒射流;射流通过冰粒旋流部分时,经换热装置后增压的低温氮气通过旋流喷嘴喷出,形成更大角度的冰粒射流;当电池出现热失控迹象时控制冰粒灭火降温系统开启,通过冰粒和低温氮气的双重作用,快速灭火并长效降温,避免复燃。
-
公开(公告)号:CN116306377B
公开(公告)日:2024-04-05
申请号:CN202310349824.9
申请日:2023-04-04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IPC: G06F30/28 , G06F30/27 , G06N3/08 , G06N3/0442 , G06F113/08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加氢站泄漏事故后果快速预测方法及系统,涉及加氢站事故安全管理技术领域,其技术方案要点是:通过数值仿真方法获得加氢站氢泄漏后果时空分布特征,构成训练数据集;基于加氢站氢泄漏事故后果数值仿真结果训练基于长短期记忆网络的后果预测代理模型;以加氢站现场氢浓度数据为输入,调用完成训练的后果预测代理模型,预测氢泄漏事故后果。本发明可在准确度相对可接受的范围内,实现加氢站泄漏事故后果的实时预测;为加氢站现场操作人员和应急救援人员制定应急措施方案和安全距离判定提供关键数据支持。
-
公开(公告)号:CN116187090B
公开(公告)日:2024-01-23
申请号:CN202310348296.5
申请日:2023-04-04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IPC: G06F30/20 , G06F30/28 , G06F113/08 , G06F119/14 , G06F119/08
Abstract: 子电池模组以及储能系统的安全设计提供依据。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考虑喷射火影响的锂离子电池热失控传播建模方法,涉及锂离子电池模型构建及仿真方法的技术领域,具体步骤如下:电化学参数、材料热物性参数和电池模组的几何特征参数;(2)根据初始参数,建立三维几何模型并划分网格,将求解域分为电池、外部流体、顶部挡板三个区域;(3)求解电池区域的热失控反应动力学方程和排气动力学方程;(4)将步骤3计算得到的电池温度和射流动力学参数作为边界条件,求解流体区域的守恒方程,获得喷射火火焰特征;(5)基于步骤4获得喷射火焰形态、火焰温度分布等参数,求解能量方程获得顶部挡板的温度;(6)基于电池、喷射火、挡板的热量传递和边界处的能量守恒,获得喷射火影响下的热失控传(1)选择一种锂离子电池模组,获取可测的电池(56)对比文件陈天雨;冯旭宁;欧阳明高;卢兰光.基于模型的动力电池系统多尺度热安全设计.中国机械工程.2018,(15),全文.
-
公开(公告)号:CN116629152A
公开(公告)日:2023-08-22
申请号:CN202310534963.9
申请日:2023-05-12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IPC: G06F30/28 , G06F17/11 , G06F113/08 , G06F119/14 , G06F119/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针对锂电池热失控排气爆炸的储能舱泄爆建模方法,涉及锂电储能舱设计技术领域,包括以下步骤:1、确定锂离子电池的种类,获取热失控后产出的混合气体的组分类别与比例;2、通过FreeFlam一维燃烧模型计算混合气体的层流燃烧速率,同时计算热物理参数;3、设置泄爆板耦合边界,划分舱内预混区域与舱外空气区域,建立电池储能舱几何模型与网格,根据边界条件建立三维燃烧进程方程;4求解三维燃烧进程方程,获得泄爆设计下储能舱内外流场的超压、温度与风速的演化特征,完成储能舱泄爆设计的风险评估。本发明能够计算储能舱内各种的锂电池热失控排出气体的爆炸演化特性,有助于储能舱气体爆炸的防控设计提供依据和指导。
-
公开(公告)号:CN106400756B
公开(公告)日:2019-01-08
申请号:CN201610819017.9
申请日:2016-09-12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IPC: E02B15/0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提高就地燃烧处理海上溢油效率的方法,在传统的围油栏形成的燃烧区域内,竖直固定金属导热杆;所述金属导热杆露出液面部分为集热段,所述金属导热杆浸没在溢油层中的部分为加热段;所述集热段在燃烧过程吸收大量火焰热辐射传递的能量,并通过自身的热传导效应将吸收的能量向下传递,直接增加了溢油层吸收的热量;同时,浸没在溢油层中的金属杆加热段在高温作用下,加速金属杆加热段与周围溢油之间的热交换,增大了溢油层内部的热传递效应,提高溢油层吸收火焰热量的效果,达到了充分引燃乳化油,并提高燃烧速率的目的,从而提高就地燃烧法处理海洋溢油事故的燃烧速率与效率。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