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9494250A
公开(公告)日:2025-02-21
申请号:CN202510058434.5
申请日:2025-01-15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IPC: G06F30/25 , G06F30/23 , G16C20/10 , G16C20/70 , G06F111/1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多孔结构产生方法及其流注仿真方法,涉及多孔结构产生及仿真技术领域,该多孔结构产生方法包括:定义并确定多孔结构的相参数;在设定区域内的全部节点中选取预设比例的节点并设置为孔隙种子节点,基于设置的节点的相参数的初始值,利用数值迭代求解处理的结果模拟孔隙的生长过程;构建多孔结构模型。该多孔结构流注仿真方法包括:去除未与多孔结构的表面连通的孔隙,得到多孔固体介质模型;设置气体的参数,对流注发展的离散电子扩散模型进行瞬态求解;根据流注的瞬态发展过程,分析并得到孔隙结构对流注发展特性的影响。通过应用本发明提供的方法,减少了多孔结构模型仿真中网格剖分的密度,提高了流注仿真的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8280500A
公开(公告)日:2024-07-02
申请号:CN202410713079.6
申请日:2024-06-04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含孔隙绝缘材料电树枝发展路径的数值预测方法,属于高电压绝缘材料仿真的技术领域,包括扫描含孔隙绝缘材料的孔隙结构,得到原始孔隙分布图像;将原始孔隙分布图像转化为灰度图像,进行归一化、去噪预处理;对灰度图像进行分区域自适应孔隙提取,将提取得到的孔隙分布图进行合并得到孔隙分布模型;进行电树枝发展的相场模拟,仿真含孔隙绝缘材料的电树枝发展路径;根据相场模拟结果,确定含孔隙绝缘材料的电树枝发展路径。本发明通过扫描获取含孔隙绝缘材料的真实孔隙结构并进行提取,根据提取到的孔隙分布模型进行电树枝发展过程仿真,更加符合工况实际,同时优化后的处理过程也使计算更加高效,节省计算时间。
-
公开(公告)号:CN113450347A
公开(公告)日:2021-09-28
申请号:CN202110817596.4
申请日:2021-07-20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输电铁塔的组塔进度识别方法,其具体步骤为:S1、收集一组拍摄输电铁塔组塔过程的图像以及其对应的组塔进度标签,根据组塔过程的图像和组塔进度标签构建数据库;S2、将步骤S1中组塔过程的图像导入卷积神经网络提取特征,得到特征矩阵以及特征矩阵对应的标记向量;S3、将特征矩阵和标记向量作为输入,训练超限学习机模型,得到训练后超限学习机模型的模型参数;S4、利用训练后得到的超限学习机模型的模型参数对其他输电铁塔组塔进度图像进行组塔进度情况分类。本发明模型训练和识别的速度快,识别输电铁塔组塔进度的准确度高,适应施工现场对于数据监测识别实时性和准确性的要求,提高工作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03399190A
公开(公告)日:2013-11-20
申请号:CN201310314828.X
申请日:2013-07-24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IPC: G01R19/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PSCAD/EMTDC的配电线路感应过电压的计算方法,该方法的主要步骤包括建立雷电感应下线路的PSCAD/EMTDC电路模型,设计感应过电压计算自定义元件,并将雷电感应下线路的PSCAD/EMTDC电路模型和感应过电压自定义元件封装成雷电感应下线路在PSCAD/EMTDC中的模型。采用该计算方法通过搭建模型更简便地计算配电线路的感应过电压,并对其进行分析。克服经验公式不准确及数值计算方法复杂的缺点,提高感应过电压分析的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9494250B
公开(公告)日:2025-04-08
申请号:CN202510058434.5
申请日:2025-01-15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IPC: G06F30/25 , G06F30/23 , G16C20/10 , G16C20/70 , G06F111/1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多孔结构产生方法及其流注仿真方法,涉及多孔结构产生及仿真技术领域,该多孔结构产生方法包括:定义并确定多孔结构的相参数;在设定区域内的全部节点中选取预设比例的节点并设置为孔隙种子节点,基于设置的节点的相参数的初始值,利用数值迭代求解处理的结果模拟孔隙的生长过程;构建多孔结构模型。该多孔结构流注仿真方法包括:去除未与多孔结构的表面连通的孔隙,得到多孔固体介质模型;设置气体的参数,对流注发展的离散电子扩散模型进行瞬态求解;根据流注的瞬态发展过程,分析并得到孔隙结构对流注发展特性的影响。通过应用本发明提供的方法,减少了多孔结构模型仿真中网格剖分的密度,提高了流注仿真的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8755484A
公开(公告)日:2024-10-11
申请号:CN202410889676.4
申请日:2024-07-04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IPC: C09K19/54 , C09K19/36 , C09K9/02 , C09D5/26 , C09D163/00 , C09D5/25 , C09D7/61 , C08J7/04 , C08L63/00 , H01B17/60 , H01B19/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热致变色层及其制备方法和绝缘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属于功能性绝缘材料制备技术领域。本发明中所述绝缘材料包括基质、热致变色层和高沿面闪络强度顶层,其中热致变色层由胆甾相液晶和烷醇混合构成,热致变色层随温度可实现多彩色的颜色变化,可以利用颜色更准确地表征温度变化,而传统热致变色材料只能实现单一颜色的深浅变化;高沿面闪络强度顶层采用具有高机械性能的环氧树脂等热固性材料,该层具有较高的机械强度、耐磨等性能,适用于电力设备内绝缘及户外绝缘,即使在户外高湿度、雨水、污层及机械应力等作用下,仍可稳定工作。
-
公开(公告)号:CN118280500B
公开(公告)日:2024-08-09
申请号:CN202410713079.6
申请日:2024-06-04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含孔隙绝缘材料电树枝发展路径的数值预测方法,属于高电压绝缘材料仿真的技术领域,包括扫描含孔隙绝缘材料的孔隙结构,得到原始孔隙分布图像;将原始孔隙分布图像转化为灰度图像,进行归一化、去噪预处理;对灰度图像进行分区域自适应孔隙提取,将提取得到的孔隙分布图进行合并得到孔隙分布模型;进行电树枝发展的相场模拟,仿真含孔隙绝缘材料的电树枝发展路径;根据相场模拟结果,确定含孔隙绝缘材料的电树枝发展路径。本发明通过扫描获取含孔隙绝缘材料的真实孔隙结构并进行提取,根据提取到的孔隙分布模型进行电树枝发展过程仿真,更加符合工况实际,同时优化后的处理过程也使计算更加高效,节省计算时间。
-
公开(公告)号:CN118294528A
公开(公告)日:2024-07-05
申请号:CN202410711351.7
申请日:2024-06-04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 中国长江电力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发电机线棒防晕材料的分析方法及防晕材料、制备方法,属于防晕材料技术领域,包括获取防晕材料表面的发光图像;将获取到的所述发光图像分解为R、G、B三个颜色通道;提取不同颜色通道的灰度值;将提取到的R、G、B通道的所述灰度值分别进行归一化;从归一化后发光图像灰度值中提取背景光噪声阈值;确定R、G、B至少一个图像中的灰度值高于所述背景光噪声阈值的区域,根据灰度值高于所述背景光噪声阈值的区域的灰度值定量估计电场强度;设置电场强度阈值,当通过R、G、B至少一个图像的灰度值定量估计的电场强度高于所述电场强度阈值时,表示出现电晕放电。本发明具有灵敏检测发电机线棒电晕放电的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03399190B
公开(公告)日:2016-01-20
申请号:CN201310314828.X
申请日:2013-07-24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IPC: G01R19/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PSCAD/EMTDC的配电线路感应过电压的计算方法,该方法的主要步骤包括建立雷电感应下线路的PSCAD/EMTDC电路模型,设计感应过电压计算自定义元件,并将雷电感应下线路的PSCAD/EMTDC电路模型和感应过电压自定义元件封装成雷电感应下线路在PSCAD/EMTDC中的模型。采用该计算方法通过搭建模型更简便地计算配电线路的感应过电压,并对其进行分析。克服经验公式不准确及数值计算方法复杂的缺点,提高感应过电压分析的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9264767A
公开(公告)日:2025-01-07
申请号:CN202411366183.9
申请日:2024-09-29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IPC: C09D163/00 , C09D101/28 , H01B17/42 , H01B19/0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绝缘子沿面闪络强度提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提升闪络强度的高介电涂层、绝缘子及制备方法。所述高介电涂层包括底层与位于所述底层外侧的顶层;所述底层为环氧树脂层,所述环氧树脂层的制备原料包括环氧树脂;所述顶层为氰乙基纤维素层,所述氰乙基纤维素层的制备原料包括不同取代度的氰乙基纤维素;其中,氰乙基基团在氰乙基纤维素中的取代度为1‑2.8,氰乙基纤维素层的相对介电常数为4‑20。高介电涂层从高电场区到低电场区,采用氰乙基基团取代度逐渐降低的氰乙基纤维素,使对应的相对介电常数呈梯度降低变化,起到均匀绝缘子表面电场的作用,进而有效提升沿面闪络强度。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