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4251849A
公开(公告)日:2022-03-29
申请号:CN202111601931.3
申请日:2021-12-24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IPC: F24H7/02 , F24H9/1818 , F28D20/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卧式电加热熔盐相变蓄热器及其工作方法,涉及原油采出液加热升温技术领域;该蓄热器包括内部中空且密封设置的换热器外壳,所述换热器外壳内通过水平设置的隔板分隔为上下两部分,所述换热器外壳的上下两部分内均填充有相变材料,所述相变材料内均匀设置有多层换热盘管,所述换热盘管之间布置有电加热棒,所述电加热棒外接有电源,本发明基于上述蓄热器的工作方法,采用夜间谷电加热,节约用电成本,减少能耗,避免了原来井口加热炉排放不达标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4522643B
公开(公告)日:2025-02-28
申请号:CN202210207449.X
申请日:2022-03-04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控温装置及其气体水合物的反应釜、生成系统和方法,控温机构本体处于天然气氛围中,纳米流体经出口沿壁面向下流动并与天然气接触生成气体水合物,控温机构本体内部嵌入有吸收气体水合物生成时释放热量的冷却结构,冷却结构及时吸收反应的生成热,使得壁面的温度恒定,以保证在壁面上能够稳定且有效的生成气体水合物,壁面处设有用于将壁面上生成的气体水合物剥落的刮片,壁面上生成后且附着的气体水合物能够及时被刮片刮走,之前已经生成的气体水合物不会影响后续沿壁面流出的纳米流体与壁面间的换热,本发明强化了气液两相的传热传质过程,大幅提高了气体水合物的生成速率,实现气体水合物快速连续制备。
-
公开(公告)号:CN116752960A
公开(公告)日:2023-09-15
申请号:CN202310747438.5
申请日:2023-06-21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IPC: E21B49/00 , E21B47/002 , E21B47/07 , E21B43/22 , E21B43/24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一种纳米颗粒流体催化降黏模拟实验装置,包括注入系统、反应系统、采收系统和背压系统,其能够模拟纳米颗粒催化剂在油藏中的催化降黏‑颗粒运移‑热量传递的复杂过程,并实现实时监控。大量的实验结果可指导实际生产,提高生产效率。而且,与现有实验装置相比,本发明提出的实验装置具有热稳定性强、可重复清洗利用、易于模拟多种性质的油藏、便于表征反应产物的优点。另外,本发明提出的实验装置具有模块化操作、集成控制、便于拆装、多场耦合可塑性强的优势,可用于开展纳米颗粒原位催化降黏与输运耦合作用和多种驱油技术在不同性质油藏中的实验研究。
-
公开(公告)号:CN114123963A
公开(公告)日:2022-03-01
申请号:CN202111409000.3
申请日:2021-11-25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太阳能碟式聚光分频利用系统,包括聚光单元、太阳能换换单元和移动单元,太阳光照射到反射镜上,经过反射镜反射后,反射光线射到分频器上,经过分频器分配的一部分光线射到光伏电池组件上,实现光能转换为电能,经过分频器分配的另外一部分光线射到光热化学反应器上,光热化学反应器内发生反应,生成燃料并储存;与此同时,移动单元为聚光单元和太阳能转化单元提供了稳定支撑,且方位角跟踪器和高度角跟踪器能够带动聚光单元和太阳能转化单元随太阳位置变换而移动,保证系统的正常运动。本发明利用碟式聚光将太阳能转换为电能的同时,利用光热化学反应器生成燃料,提升了太阳能品位,提高了太阳能利用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6053514B
公开(公告)日:2025-03-04
申请号:CN202310010742.1
申请日:2023-01-05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IPC: H01M8/04029 , F25B41/40 , F24D3/02 , F24D7/00 , H01M8/0662 , H01M8/04007 , H01M8/0470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HT‑PEMFC余热利用的冷热电联供系统,涉及冷热电联供技术领域。燃料电池子系统包括:进气单元输入氢气和空气;高温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与进气单元连接;氢气缓冲器缓冲存储未燃烧的氢气;氢气缓冲器输出的氢气与阴极输出的气体混合得到混合气体;混合气体中的氢气在催化燃烧器中发生催化燃烧;阻火器阻断火焰并排出尾气;余热利用子系统包括:供热单元使用堆芯冷却液作为热源为外部供热系统供热;GOSWAMI循环单元以堆芯冷却液作为低温热源驱动进行制冷。本发明在实现HT‑PEMFC发电,供热的同时,还实现了HT‑PEMFC余热回收利用进行制冷,提高了HT‑PEMFC余热回收循环利用的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8792085A
公开(公告)日:2024-10-18
申请号:CN202410972091.9
申请日:2024-07-19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IPC: C10L3/1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仿生树状水合物促进装置,属于天然气水合物制备相关技术领域,其采用十二烷基硫酸钠浸泡改性的树状吸水卡纸,该仿生树状水合物促进装置包括主干、沿主干的中心线对称分布在主干两侧的10个分支,主干的宽度自下向上逐渐递减,分支沿主干的底部向上间隔分布,分支的长度沿主干的长度方向自下向上逐渐递减,分支的长度为分支在主干边缘中心处至分支末端中心处的距离,分支的宽度沿远离主干的方向上先增大后变小,可以通过模仿自然树木的形态,提供较大的表面积,使得更多的气体与水分子能够在促进材料的表面上接触,有效增加了气液接触面积,从而加速了水合物的生成过程,尤其是在有限的空间内,能够实现更高效的气体转换和甲烷水合物的快速增长。
-
公开(公告)号:CN116053514A
公开(公告)日:2023-05-02
申请号:CN202310010742.1
申请日:2023-01-05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IPC: H01M8/04029 , F25B41/40 , F24D3/02 , F24D7/00 , H01M8/0662 , H01M8/04007 , H01M8/0470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HT‑PEMFC余热利用的冷热电联供系统,涉及冷热电联供技术领域。燃料电池子系统包括:进气单元输入氢气和空气;高温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与进气单元连接;氢气缓冲器缓冲存储未燃烧的氢气;氢气缓冲器输出的氢气与阴极输出的气体混合得到混合气体;混合气体中的氢气在催化燃烧器中发生催化燃烧;阻火器阻断火焰并排出尾气;余热利用子系统包括:供热单元使用堆芯冷却液作为热源为外部供热系统供热;GOSWAMI循环单元以堆芯冷却液作为低温热源驱动进行制冷。本发明在实现HT‑PEMFC发电,供热的同时,还实现了HT‑PEMFC余热回收利用进行制冷,提高了HT‑PEMFC余热回收循环利用的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4522643A
公开(公告)日:2022-05-24
申请号:CN202210207449.X
申请日:2022-03-04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控温装置及其气体水合物的反应釜、生成系统和方法,控温机构本体处于天然气氛围中,纳米流体经出口沿壁面向下流动并与天然气接触生成气体水合物,控温机构本体内部嵌入有吸收气体水合物生成时释放热量的冷却结构,冷却结构及时吸收反应的生成热,使得壁面的温度恒定,以保证在壁面上能够稳定且有效的生成气体水合物,壁面处设有用于将壁面上生成的气体水合物剥落的刮片,壁面上生成后且附着的气体水合物能够及时被刮片刮走,之前已经生成的气体水合物不会影响后续沿壁面流出的纳米流体与壁面间的换热,本发明强化了气液两相的传热传质过程,大幅提高了气体水合物的生成速率,实现气体水合物快速连续制备。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