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4215306B
公开(公告)日:2017-10-17
申请号:CN201310220134.X
申请日:2013-06-05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IPC: G01F25/00
Abstract: 油田注汽用蒸汽‑水两相流体测量仪表标定方法及装置,属于油田注汽技术领域。通过分离器将汽‑水两相流分离成为单相的气和水,然后通过阀门以及旁通来实现所需蒸汽流量以及干度的配比,最终输出所需流量、干度的高压两相流蒸汽,用以标定蒸汽‑水两相流体测量仪表;两套测量仪表和旁通管路用来混合出不同干度、流量范围的标准流体,以提高测量精度。本发明提供了一套工业油田注汽用蒸汽‑水两相流体测量仪表标定装置,总体精度达到2%;流量范围:(0‑20)t/h;蒸汽干度:40%‑100%;工作压力:(2‑18)MPa,可实现对目前的大部分蒸汽测量装置或仪表的标定或检验。
-
公开(公告)号:CN117828224A
公开(公告)日:2024-04-05
申请号:CN202211175605.5
申请日:2022-09-26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IPC: G06F17/10 , G06F16/245 , G06F16/215 , G06N20/00 , G06Q10/20 , G06Q50/0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焓参数建模的仪表准确性判断方法,属于热工自动化技术领域。本发明建立锅炉各仪表与基于焓的热效率对应关系,将焓按功能划分为输入焓、损失焓和有效利用焓,将仪表与焓场结合,组合为多个分焓场;根据分焓场相关参数选择匹配的正平衡法计算公式进行各分焓场焓值计算;采用反平衡法校正系数建立正、反平衡法的关联等式;进行锅炉热效率定比;根据锅炉热效率定比反算,判断仪表是否准确。本发明通过对油田注汽锅炉的焓参数建模,通过分段焓比、分段饱和压力比和分段饱和温度比与相应的历史数据进行比较,进行仪表参数的误差判断,能够自动快速发现故障仪表,减少人工判断和定期校准带来的养护成本,避免人工的误判。
-
-
公开(公告)号:CN104215306A
公开(公告)日:2014-12-17
申请号:CN201310220134.X
申请日:2013-06-05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IPC: G01F25/00
Abstract: 油田注汽用蒸汽-水两相流体测量仪表标定方法及装置,属于油田注汽技术领域。通过分离器将汽-水两相流分离成为单相的气和水,然后通过阀门以及旁通来实现所需蒸汽流量以及干度的配比,最终输出所需流量、干度的高压两相流蒸汽,用以标定蒸汽-水两相流体测量仪表;两套测量仪表和旁通管路用来混合出不同干度、流量范围的标准流体,以提高测量精度。本发明提供了一套工业油田注汽用蒸汽-水两相流体测量仪表标定装置,总体精度达到2%;流量范围:(0-20)t/h;蒸汽干度:40%-100%;工作压力:(2-18)MPa,可实现对目前的大部分蒸汽测量装置或仪表的标定或检验。
-
公开(公告)号:CN203323838U
公开(公告)日:2013-12-04
申请号:CN201320320126.8
申请日:2013-06-05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IPC: G01F25/00
Abstract: 一种油田注汽用蒸汽-水两相流体测量仪表标定方法,属于油田注汽技术领域。油田注汽锅炉连接第一分离器,油田注汽锅炉通过蒸汽旁路连接注汽管网,油田注汽锅炉通过干蒸汽旁路连接第一蒸汽计量仪表组和第二蒸汽计量仪表组,第一分离器连接第一蒸汽计量仪表组和第二蒸汽计量仪表组,第一分离器连接第一水计量仪表组、第二水计量仪表组,第一分离器通过水旁路连接注汽管网,第一蒸汽计量仪表组和第二蒸汽计量仪表组的另一端连接被测蒸汽计量仪,第一水计量仪表组、第二水计量仪表组连接被测蒸汽计量仪。本实用新型实现大部分蒸汽测量装置或仪表的标定或检验。
-
公开(公告)号:CN210279201U
公开(公告)日:2020-04-10
申请号:CN201920471224.9
申请日:2019-04-09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IPC: B01L7/02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恒温装置,用于使待测试样品的温度值保持在预设温度值,恒温装置包括:本体部,本体部具有容纳腔;分隔部,分隔部设置在容纳腔内,以将容纳腔分隔为第一容纳槽和第二容纳槽,第一容纳槽和第二容纳槽相连通;试样筒,试样筒用于存储待测试样品,试样筒设置在容纳腔内,且位于第一容纳槽内;液体循环系统,液体循环系统的一端与第一容纳槽相连通,以将液体循环系统内的加热后的液体送入到第一容纳槽内,液体循环系统的另一端与第二容纳槽相连通,以将从第一容纳槽内流入到第二容纳槽内的液体送回到液体循环系统进行加热。本实用新型的恒温装置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无法对液体进行恒温保持的问题。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