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9195126B
公开(公告)日:2022-07-05
申请号:CN201810888097.2
申请日:2018-08-06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管道信息采集系统,属于管道信息技术领域。所述系统包括:多个智能桩、无人机和服务器;所述多个智能桩沿管道间隔设置,且每个所述智能桩均设置在所述管道的上方,所述智能桩所在区域均为移动运营商网络低信号强度区域;所述智能桩,用于采集管道信息,并与所述无人机通信,将所述管道信息传输给所述无人机;所述无人机,用于沿所述管道飞行;在靠近所述智能桩时,与所述智能桩通信,并接收所述智能桩传输的管道信息;将所述管道信息传输给所述服务器。该方案不仅能够解决移动信号缺失和难以到达的位置的管道信息采集问题,而且自动化信息化程度高,数据采集的准确性和及时性高,为管道智能化运行提供基础。
-
公开(公告)号:CN110837941A
公开(公告)日:2020-02-25
申请号:CN201810931819.8
申请日:2018-08-15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对油气管道进行风险预测的方法及装置,属于油气传输技术领域。所述方法包括:获取多张第一油气管道图像,多张第一油气管道图像通过在不同时间段内对目标油气管道所在区域进行拍摄得到;将多张第一油气管道图像输入到特征地物识别模型中,输出多张第二油气管道图像,每张第二油气管道图像上标注有不同特征地物;根据多张第二油气管道图像上标注的特征地物,确定目标油气管道所在区域内特征地物的分布变化趋势;根据目标油气管道所在区域内特征地物的分布变化趋势,对目标油气管道进行风险预测。本发明无需人工进行实地考察,基于特征地物识别模型,即可识别出第一油气管道图像上的特征地物,不仅节省了资源,而且提高了预测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08960049B
公开(公告)日:2021-01-29
申请号:CN201810513064.X
申请日:2018-05-25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IPC: G06K9/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长输油气管道的高后果区的识别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属于长输油气管道的风险评价技术领域。所述方法包括:获取以目标管道的中心线为对称轴、第一距离阈值为对称半径的管道区域组成的目标遥感图像,通过第一分类识别模型,对目标遥感图像中的多个地物类别进行识别,以确定多个地物类别所在的区域,根据目标遥感图像内的管道区域的地理信息,确定多个地物类别中每个地物类别所在的区域的地物属性信息,进而从多个图像区域内的管道区域中识别目标管道的高后果区。本发明可以通过对覆盖目标管道的目标遥感图像进行自动识别,来确定目标管道的高后果区,提高了长输油气管道的高后果区的识别效率和准确性。
-
公开(公告)号:CN111310978A
公开(公告)日:2020-06-19
申请号:CN202010064591.4
申请日:2020-01-20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确定油气管道的重点监控管段的方法及装置,属于油气管道的风险评价技术领域。通过将油气管道所处的区域划分为多个局部区域,再获取每个局部区域内的人口分布数据,从而确定出每个局部区域中的人口数量,进而确定出目标局部区域和对应的重点监控管段,不再依靠人工巡视和统计,提高了工作效率。另外,根据当前人口分布数据和历史人口分布数据,得到预测人口分布数据,进而最终确定出预测重点监控管段,可以提前预测未来可能为重点监控管段的管段,实现了重点监控管段的提前预测,方便技术人员进行提前预警。
-
公开(公告)号:CN105354257B
公开(公告)日:2019-01-18
申请号:CN201510690292.0
申请日:2015-10-22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IPC: G06F16/29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油气管道内检测领域,公开了一种管道本体数据的里程与地理空间坐标拟合方法,以解决现有技术中无法准确标定管道走向及缺陷定位的技术问题。该方法包括:建立管道的对齐数据库;在建立所述对齐数据库之后,将具有内检测里程的检测结果和对齐的数据对象分别加入所述对齐数据库;对所述对齐数据库中所包含的数据对象进行硬点对齐;进行数据分段拉伸校准;在硬点对齐之后,实现所述管道焊缝的缺陷对齐。达到既能准确标定管道走向又能够准确进行缺陷定位的技术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08960049A
公开(公告)日:2018-12-07
申请号:CN201810513064.X
申请日:2018-05-25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IPC: G06K9/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长输油气管道的高后果区的识别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属于长输油气管道的风险评价技术领域。所述方法包括:获取以目标管道的中心线为对称轴、第一距离阈值为对称半径的管道区域组成的目标遥感图像,通过第一分类识别模型,对目标遥感图像中的多个地物类别进行识别,以确定多个地物类别所在的区域,根据目标遥感图像内的管道区域的地理信息,确定多个地物类别中每个地物类别所在的区域的地物属性信息,进而从多个图像区域内的管道区域中识别目标管道的高后果区。本发明可以通过对覆盖目标管道的目标遥感图像进行自动识别,来确定目标管道的高后果区,提高了长输油气管道的高后果区的识别效率和准确性。
-
公开(公告)号:CN114491911B
公开(公告)日:2025-03-25
申请号:CN202011262511.2
申请日:2020-11-12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IPC: G06F30/20 , G06F113/14 , G06F119/02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管道可靠度评估方法、装置、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涉及长输管道领域。该方法包括:获取目标管道的平均失效频率数据,平均失效频率数据用于表示单位长度的目标管道在历史时间内发生的事故数量;获取目标管道的历史失效可能性数据,历史失效可能性数据为在历史时间内由预设风险评价方法预测的目标管道发生事故的可能性;将平均失效频率数据和历史失效可能性数据作为变量数据,进行曲线拟合得到目标曲线,目标曲线用于表示在历史时间内,目标管道发生事故数量与预测的目标管道发生事故的可能性之间的关系;根据目标曲线确定目标管道的可靠度数据,可靠度数据用于评价目标管道当前的使用状态。提高了管道可靠度计算的准确度和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4491911A
公开(公告)日:2022-05-13
申请号:CN202011262511.2
申请日:2020-11-12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IPC: G06F30/20 , G06F113/14 , G06F119/02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管道可靠度评估方法、装置、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涉及长输管道领域。该方法包括:获取目标管道的平均失效频率数据,平均失效频率数据用于表示单位长度的目标管道在历史时间内发生的事故数量;获取目标管道的历史失效可能性数据,历史失效可能性数据为在历史时间内由预设风险评价方法预测的目标管道发生事故的可能性;将平均失效频率数据和历史失效可能性数据作为变量数据,进行曲线拟合得到目标曲线,目标曲线用于表示在历史时间内,目标管道发生事故数量与预测的目标管道发生事故的可能性之间的关系;根据目标曲线确定目标管道的可靠度数据,可靠度数据用于评价目标管道当前的使用状态。提高了管道可靠度计算的准确度和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09195126A
公开(公告)日:2019-01-11
申请号:CN201810888097.2
申请日:2018-08-06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管道信息采集系统,属于管道信息技术领域。所述系统包括:多个智能桩、无人机和服务器;所述多个智能桩沿管道间隔设置,且每个所述智能桩均设置在所述管道的上方,所述智能桩所在区域均为移动运营商网络低信号强度区域;所述智能桩,用于采集管道信息,并与所述无人机通信,将所述管道信息传输给所述无人机;所述无人机,用于沿所述管道飞行;在靠近所述智能桩时,与所述智能桩通信,并接收所述智能桩传输的管道信息;将所述管道信息传输给所述服务器。该方案不仅能够解决移动信号缺失和难以到达的位置的管道信息采集问题,而且自动化信息化程度高,数据采集的准确性和及时性高,为管道智能化运行提供基础。
-
公开(公告)号:CN105303045A
公开(公告)日:2016-02-03
申请号:CN201510708384.7
申请日:2015-10-27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IPC: G06F19/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油气管道领域,公开了一种长输管道线性数据关联规则挖掘方法,以解决现有技术中无法充分利用大数据所蕴含的信息为管道管理提供支持的技术问题,该方法包括:明确挖掘对象,具体包括:确定用于所述关联规则挖掘的长输管道数据种类以及每个数据种类的属性范围;对所述挖掘对象中的数据进行数据准备过程,具体包括:①对每个连续型数据属性进行离散化处理;②对同一类别的不同标识符进行统一;对所述挖掘对象进行数据挖掘,具体为:先基于所述挖掘对象生成频繁项集,然后由频繁项集生成满足最小信任度阈值的关联规则,所述关联规则表征对应管道位置存在多个前项条件时,产生规则后继的条件概率。达到了从所提供长输管道的大量数据发现规则和知识的技术效果。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