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5341895B
公开(公告)日:2025-01-28
申请号:CN202110511565.6
申请日:2021-05-11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Inventor: 唐雁刚 , 周鹏 , 王振鸿 , 许安明 , 王媛 , 陈维力 , 朱文慧 , 潘杨勇 , 王佐涛 , 尚江伟 , 李梅 , 李向云 , 李鹏真 , 史玲玲 , 朱婧 , 胡春雷 , 谢亚妮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砾岩层的识别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该方法中,获取目标研究区域的探井录井数据,并对探井录井数据对应的岩屑进行分析,确定目标研究区域中砾岩层的主控因素,之后根据砾岩层的主控因素和预先建立的砾岩识别图版,识别砾岩层所处的成岩阶段。该技术方案中,通过对主控因素的确定、以及砾岩识别图版的建立,使得更加准确的识别出目标研究区域的砾岩层类型,使得后续钻井作业更加高效、低风险,防止了可能发生的恶意钻井液漏失。
-
公开(公告)号:CN105866855A
公开(公告)日:2016-08-17
申请号:CN201510033031.1
申请日:2015-01-22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地质构造演化和变形过程的分析方法。本发明的方法包括:获取目标区域的当前地层信息和地质特征;根据当前地层信息和地质特征反演构造演化过程和历史地层信息;根据目标区域的历史地层信息,生成初始离散元模型,初始离散元模型由随机生成的不同半径的颗粒组成;根据构造演化过程,对初始离散元模型构造变形得到构造模型;判断构造模型的地质特征与当前地层信息的地质特征是否满足预设的相似度;若不满足,则调整初始离散元模型中各个历史地层的颗粒的材料参数,重新对调整参数后的初始离散元模型构造变形,直至由调整参数后的初始离散元模型变形得到的构造模型的地质特征与当前地层信息的地质特征满足预设的相似度。
-
公开(公告)号:CN111594153B
公开(公告)日:2024-03-26
申请号:CN201910108542.3
申请日:2019-02-03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巨厚致密砾岩层下塑性泥岩的识别方法、装置和存储介质,该方法包括:获取待识别岩石,根据待识别岩石的野外露头数据、录井数据、测井数据、微观分析数据,确定待识别岩石是否为区域性盖层,若待识别岩石为区域性盖层,待识别岩石的钻井数据满足第一预设条件,测井数据满足第二预设条件,则确定待识别岩石为巨厚致密砾岩层下的塑性泥岩。本发明提供的巨厚致密砾岩层下塑性泥岩的识别方法,能够识别出塑性泥岩,从而在钻井过程中,可以及时调整钻井液密度,有效降低工程复杂性,同时有助于落实圈闭。
-
公开(公告)号:CN115341895A
公开(公告)日:2022-11-15
申请号:CN202110511565.6
申请日:2021-05-11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Inventor: 唐雁刚 , 周鹏 , 王振鸿 , 许安明 , 王媛 , 陈维力 , 朱文慧 , 潘杨勇 , 王佐涛 , 尚江伟 , 李梅 , 李向云 , 李鹏真 , 史玲玲 , 朱婧 , 胡春雷 , 谢亚妮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砾岩层的识别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该方法中,获取目标研究区域的探井录井数据,并对探井录井数据对应的岩屑进行分析,确定目标研究区域中砾岩层的主控因素,之后根据砾岩层的主控因素和预先建立的砾岩识别图版,识别砾岩层所处的成岩阶段。该技术方案中,通过对主控因素的确定、以及砾岩识别图版的建立,使得更加准确的识别出目标研究区域的砾岩层类型,使得后续钻井作业更加高效、低风险,防止了可能发生的恶意钻井液漏失。
-
公开(公告)号:CN105093292B
公开(公告)日:2019-01-18
申请号:CN201510213786.X
申请日:2015-04-29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Inventor: 谢会文 , 李勇 , 雷刚林 , 吴超 , 梁向豪 , 周翼 , 张新东 , 罗斌 , 李青 , 许安明 , 周露 , 莫涛 , 王腾宇 , 尚江伟 , 玛丽克 , 黎立 , 唐雁刚
IPC: G01V1/2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地震成像的数据处理方法和装置。属于地震勘探技术领域。首先拾取零偏VSP纵波初至和一定数量的上行强反射波场(包括上行P波和上行SV波),建立井筒附近地层初始速度模型,再从零偏VSP射线追踪入手,采用常速度梯度复杂介质双向射线追踪方法实现零偏VSP上行P波和上行SV波的二维地震成像,并通过模型和实际高陡构造零偏VSP资料的处理,验证有效性。本发明的优点是能够对VSP上行P波和上行SV波进行精确成像,且没有其它波动方程成像剖面上的偏移划弧假象,可辅助井筒附近地层的精细构造解释。
-
公开(公告)号:CN115034421A
公开(公告)日:2022-09-09
申请号:CN202110240156.7
申请日:2021-03-04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Inventor: 吴超 , 周鹏 , 朱文慧 , 许安明 , 莫涛 , 潘杨勇 , 朱婧 , 陈维力 , 尚江伟 , 金江宁 , 章国威 , 周思宇 , 李向云 , 杨学君 , 玛丽克 , 石磊 , 滕藤 , 蒋俊
IPC: G06Q10/04 , G06Q50/02 , G06F30/20 , G06F111/10
Abstract: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冲起构造预测方法及装置,该方法包括:确定各个类型的冲起构造的主控因素。获取目标地区的地质资料,其中,目标地区的地质构造包括膏盐岩盖层,膏盐岩盖层的最小厚度大于预设阈值。根据目标地区的地质资料,以及各类型的冲起构造的主控因素,确定目标地区的冲起构造的预测位置和预测类型。通过结合各类型的冲起构造的主控因素和目标地区的地质资料,确定目标地区的冲起构造的预测位置及预测类型,这大大提高了冲起构造的勘探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1594153A
公开(公告)日:2020-08-28
申请号:CN201910108542.3
申请日:2019-02-03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巨厚致密砾岩层下塑性泥岩的识别方法、装置和存储介质,该方法包括:获取待识别岩石,根据待识别岩石的野外露头数据、录井数据、测井数据、微观分析数据,确定待识别岩石是否为区域性盖层,若待识别岩石为区域性盖层,待识别岩石的钻井数据满足第一预设条件,测井数据满足第二预设条件,则确定待识别岩石为巨厚致密砾岩层下的塑性泥岩。本发明提供的巨厚致密砾岩层下塑性泥岩的识别方法,能够识别出塑性泥岩,从而在钻井过程中,可以及时调整钻井液密度,有效降低工程复杂性,同时有助于落实圈闭。
-
公开(公告)号:CN105545295A
公开(公告)日:2016-05-04
申请号:CN201511005104.2
申请日:2015-12-28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纹层识别方法及装置,包括:结合微电阻率扫描成像FMI图像纹层识别模板和FMI图像纹层色差识别标准建立纹层识别模型,根据纹层识别模型对岩心段的FMI图像进行纹层识别;若纹层识别模型对岩心段的FMI图像的纹层识别率大于预设阈值,则利用纹层识别模型对目的层段的FMI图像进行纹层识别。该方法可以满足对埋深大于6000m的超深储层纹层以及薄纹层进行识别以展开定量评价,且识别准确率高。
-
公开(公告)号:CN105093292A
公开(公告)日:2015-11-25
申请号:CN201510213786.X
申请日:2015-04-29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Inventor: 谢会文 , 李勇 , 雷刚林 , 吴超 , 梁向豪 , 周翼 , 张新东 , 罗斌 , 李青 , 许安明 , 周露 , 莫涛 , 王腾宇 , 尚江伟 , 玛丽克 , 黎立 , 唐雁刚
IPC: G01V1/2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地震成像的数据处理方法和装置。属于地震勘探技术领域。首先拾取零偏VSP纵波初至和一定数量的上行强反射波场(包括上行P波和上行SV波),建立井筒附近地层初始速度模型,再从零偏VSP射线追踪入手,采用常速度梯度复杂介质双向射线追踪方法实现零偏VSP上行P波和上行SV波的二维地震成像,并通过模型和实际高陡构造零偏VSP资料的处理,验证有效性。本发明的优点是能够对VSP上行P波和上行SV波进行精确成像,且没有其它波动方程成像剖面上的偏移划弧假象,可辅助井筒附近地层的精细构造解释。
-
公开(公告)号:CN119515709A
公开(公告)日:2025-02-25
申请号:CN202311028730.8
申请日:2023-08-15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地质模型图像去噪方法、系统、存储介质及设备,首先获取一个有噪点‑无噪点图像配对的数据集,避免了噪点标记等复杂工作,节约了人力资源,对基于数据集获取的噪点检测模型进行训练,保证后期模型对输入的噪点图像起到获取噪点位置作用,增强模型捕获噪点分布的能力,使模型更适应地质噪点的检测,通过像素级去噪方法实现噪点的初步去除,再通过噪点检测模型进行剩余噪点的检测,为提高了噪点去除的精准性,将素级去噪模型与噪点检测模型进行结合,可以进行循环多次检测,减少因模型漏检而造成的误差,从而保证去噪的全面性,以生成清晰的河道完整的结果图像,有助于后期对地下形态的判断和油层的预测。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