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三维构造平衡恢复古地貌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9916437A

    公开(公告)日:2025-05-02

    申请号:CN202311414474.6

    申请日:2023-10-3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三维构造平衡恢复古地貌的方法,属于石油地球物理探勘技术领域,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a、通过三维地震解释建立三维构造模型;b、厘定区域构造变形时期和演化;c、确定研究目标区域变形运动学机制;d、根据确定的变形运动学机制,对区域内的构造进行三维构造平衡恢复;e、获取目的层系古地貌。本发明在恢复过程中对所有断层进行了构造恢复处理,有效去除了断层上下盘地层叠加所造成的恢复畸变,能够对古地貌形态进行精确恢复。

    断裂系统的预测方法及装置
    2.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7849863A

    公开(公告)日:2024-04-09

    申请号:CN202211215740.8

    申请日:2022-09-3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断裂系统的预测方法及装置,其中该方法包括:基于导航金字塔技术,将断裂系统的原始三维地震数据,在频率域分解成多个不同尺度的子带;从对多个不同尺度的子带进行重构组合得到的多个三维叠加数据体中,选取三维叠加数据体,并作为目标地震数据;从目标地震数据中,提取曲率属性超过第三预设数值的曲率属性,作为目标曲率属性;对目标曲率属性进行层位切片处理,得到位于预设层位的目标层位切片;基于导航金字塔技术和张量投票技术,对目标层位切片进行处理,得到处理好的目标层位切片,进行断裂系统的预测。本发明实现对断裂系统直观和精确的刻画,提升断裂系统的预测结果的准确度和精确度。

    基于叠后地震数据的裂缝定量化预测方法及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3534247B

    公开(公告)日:2024-03-05

    申请号:CN202010303762.4

    申请日:2020-04-17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叠后地震数据的裂缝定量化预测方法及装置,其中,该方法包括:将原始叠后地震数据进行地震质量处理,得到质量处理后的叠后地震数据;将根据质量处理后的叠后地震数据得到的裂缝识别相关属性数据,输入预先建立的裂缝密度神经网络预测模型,得到叠后地震数据对应的裂缝密度数据;对从质量处理后的叠后地震数据中提取的裂缝识别相关属性特征,进行增强及矢量化处理,得到裂缝长度数据和裂缝发育方向数据;根据裂缝密度数据、裂缝长度数据和裂缝发育方向数据,进行离散裂缝网络建模,预测得到最优的裂缝密度数据、裂缝长度数据和裂缝发育方向数据。上述技术方案实现了基于叠后地震数据的裂缝定量化预测,提高了裂缝预测精度。

    基于叠后地震数据的裂缝定量化预测方法及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3534247A

    公开(公告)日:2021-10-22

    申请号:CN202010303762.4

    申请日:2020-04-17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叠后地震数据的裂缝定量化预测方法及装置,其中,该方法包括:将原始叠后地震数据进行地震质量处理,得到质量处理后的叠后地震数据;将根据质量处理后的叠后地震数据得到的裂缝识别相关属性数据,输入预先建立的裂缝密度神经网络预测模型,得到叠后地震数据对应的裂缝密度数据;对从质量处理后的叠后地震数据中提取的裂缝识别相关属性特征,进行增强及矢量化处理,得到裂缝长度数据和裂缝发育方向数据;根据裂缝密度数据、裂缝长度数据和裂缝发育方向数据,进行离散裂缝网络建模,预测得到最优的裂缝密度数据、裂缝长度数据和裂缝发育方向数据。上述技术方案实现了基于叠后地震数据的裂缝定量化预测,提高了裂缝预测精度。

    一种火山通道识别划分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3281810B

    公开(公告)日:2022-11-11

    申请号:CN202110496212.3

    申请日:2021-05-0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火山通道识别划分方法,属于地球物理地震解释领域,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a、对高分辨率电性资料进行处理;b、识别出相干属性体内的相干异常;c、垂向识别高电阻异常条带;d、地震资料上的相干异常和高电阻异常条带一致且对应磁异常者,为火山岩浆通道,地震资料上的相干异常和高电阻异常条带一致且不存在磁异常,为火山热液通道;e、门槛值内磁性、电性和地震均异常的火山岩浆通道与重力异常叠合,相干异常与基底断裂重合且平面面积大于十平方公里为熔透式火山岩浆通道,其余为裂隙式火山岩浆通道。本发明能够降低单一地震资料刻画火山通道的多解性,对后序钻井侧钻方案的落实提供准确的理论支撑。

    用于确定古地貌中碳酸盐岩储层位置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1427087A

    公开(公告)日:2020-07-17

    申请号:CN202010271787.0

    申请日:2020-04-08

    Inventor: 梁瀚 张旋 代瑞雪

    Abstract: 本公开提供了一种用于确定古地貌中碳酸盐岩储层位置的方法,属于石油与天然气地质学技术领域。所述方法包括:基于古地貌的深度域地震数据,获取目的层位数据和标志层位数据;根据目的层位数据和标志层位数据,获取沉积层厚度数据;根据沉积层厚度数据,确定沉积前古地貌高部位区;将目的层的出现上超现象的区域确定为沉积后古地貌高部位区;将沉积前古地貌高部位区和沉积后古地貌高部位区重合的区域,确定为碳酸盐岩储层的位置。本公开通过结合沉积前后均为高部位的区域为判断依据,大大提高了古地貌中的碳酸盐岩储层的预测精度。

    一种高陡构造的三维地质模型构建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7515423B

    公开(公告)日:2019-04-09

    申请号:CN201710769140.9

    申请日:2017-08-3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陡构造的三维地质模型构建方法,属于地质工程领域。该方法包括:获取目标工区的地表倾角信息和地层岩性信息,根据地质变化,分区段建立多个地表地质模型;利用多个地表地质模型,建立地表三维模型;在目标工区内测井,获取地下倾角信息和地下分层信息,并用来建立井旁构造模型;对目标工区进行地震反射剖面分析,刻画目标工区内的滑脱构造体系;利用地表三维模型、井旁构造模型和滑脱构造体系建立二维基础地质模型;根据二维基础地质模型,建立三维地质模型。本发明有效解决了高陡构造由于陡倾角地层发育、构造变形复杂产生的地震反射成像差的问题,且保证了针对高陡构造的三维地质模型精度较高,构造圈闭更加落实。

    一种基于角度旋转的AVO属性交会烃类检测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6896411B

    公开(公告)日:2018-11-16

    申请号:CN201710154281.X

    申请日:2017-03-15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1V1/50 G01V2210/616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角度旋转的AVO属性交会烃类检测方法,属于地球物理勘探领域。通过对待研究地质层段进行正演模拟,获得待研究地质层段的若干采样点的AVO属性数据,得到AVO属性交会图,并对AVO属性交会图中的所有采样点进行趋势拟合,得到拟合直线,平移拟合直线,得到过原点的背景线,以背景线及其垂线为坐标轴,对所有采样点绕预设坐标点旋转背景线与AVO属性交会图的横轴之间夹角的度数,得到旋转后的AVO属性交会图,使得不同AVO异常分类得到加强显示,便于直观地识别出AVO流体的异常分类,并可以通过AVO属性定量检测烃类的取值范围。

    一种缝洞储集体地震响应特征分析方法及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8415074A

    公开(公告)日:2018-08-17

    申请号:CN201711394338.X

    申请日:2017-12-2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缝洞储集体地震响应特征分析方法及装置,属于地震资料解释及储层预测技术领域。包括以下步骤:建立岩石物理缝洞储层参数量化模板;建立参考区域的缝洞储集体地质模型;根据岩石物理缝洞储层参数量化模板和参考区域的缝洞储集体地质模型,建立参考区域的缝洞储集体速度模型;对参考区域的缝洞储集体地质模型进行网格剖分,参考区域中缝洞区域的网格的尺寸小于参考区域中非缝洞区域的网格的尺寸;根据缝洞储集体速度模型,进行非均匀散射波动方程数值模拟,得到参考区域中不同孔隙度、不同孔隙结构以及不同缝洞尺度对应的地震响应特征。采用该分析方法及装置能够建立准确的缝洞储集体地震响应特征,从而实现对缝洞储层的定性识别。

    白云岩缝洞发育储层甜点区预测方法及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8196302A

    公开(公告)日:2018-06-22

    申请号:CN201711215348.2

    申请日:2017-11-2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白云岩缝洞发育储层甜点区预测方法及装置。预测方法包括:确定目标储层中缝洞发育的地震波形特征;获取目标储层的地震波形数据、古地貌数据以及缝洞发育程度数据;目标储层中地震波形符合缝洞发育的地震波形特征、古地貌为岩溶残丘地貌、且缝洞发育程度大于或者等于预设缝洞发育程度的区域为一类甜点区;目标储层中地震波形符合缝洞发育的地震波形特征且古地貌为岩溶残丘地貌、但缝洞发育程度小于预设缝洞发育程度的区域,或者目标储层中地震波形符合缝洞发育的地震波形特征且缝洞发育程度大于或者等于预设缝洞发育程度、但古地貌为非岩溶残丘地貌的区域为二类甜点区。该方法可对白云岩小尺度缝洞发育储层甜点区进行精确预测。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