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固井质量主控因素的筛选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

    公开(公告)号:CN119848494A

    公开(公告)日:2025-04-18

    申请号:CN202311352246.0

    申请日:2023-10-1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固井质量主控因素的筛选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涉及石油钻井工程技术领域,包括获取待筛选固井的初始数据;对所述初始数据进行预处理,得到预处理后的初始数据,并进行无量纲化处理,得到处理后的标准化数据;利用方差过滤法对所述标准化数据进行特征筛选;利用相关性分析法对所述第一筛选数据进行计算,得到第二筛选数据;根据随机森林算法,对所述第二筛选数据进行计算,并通过计算得到每个特征的重要值度进行排序,进而筛选出排序靠前的重要值度,将排序靠前的所述重要值度记作有关于固井质量的主控因素。本发明的优点为给固井方案参数设计提供依据,进而提高固井质量,减少不必要的资源浪费以及提高施工的安全性。

    固井质量的确定方法和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4508342B

    公开(公告)日:2024-10-29

    申请号:CN202011276421.9

    申请日:2020-11-16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固井质量的确定方法和装置。属于石油钻井工程技术领域。方法包括:获取多个目标井的钻井信息和测录井信息,钻井信息包括多个钻井参数,测录井信息包括第一段长和第一测井率,基于多个目标井的钻井信息,分别确定每个钻井参数的权重和每个目标井的每个钻井参数的影响度,基于每个钻井参数的权重和每个目标井的每个钻井参数的影响度,确定每个目标井的第一质量参数,基于每个目标井的第一段长和油气层封固段长,确定第二测井率,基于第二测井率和每个目标井的第一测井率,确定每个目标井的第二质量参数,基于每个目标井的第一质量参数和第二质量参数,确定每个目标井的固井质量。该方法提高了确定的固井质量的准确性。

    用于固井环空加压的实验装置及试验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1088977A

    公开(公告)日:2020-05-01

    申请号:CN201911292719.6

    申请日:2019-12-12

    Abstract: 本公开提供了一种用于固井环空加压的实验装置及试验方法,属于固井技术领域。实验装置包括实验釜、传感器模块、环空压力调节模块、至少两个水层压力调节模块;实验釜包括釜体、套管柱、弹性封隔圈、上釜盖和下釜盖,套管柱同轴插装在釜体中,釜体和套管柱之间形成柱形的环空;环空压力调节模块包括环空泵,环空泵的输出端与环空连通;水层压力调节模块包括水层泵、限压阀、中间液压缸和岩心夹持腔;传感器模块包括水层压力传感器和环空压力传感器,各水层压力传感器分别和各自对应的岩心夹持腔位于同一水平面上,环空压力传感器设置在环空中且靠近环空的第二端。本公开可以得到准确的环空加压值和环空加压时间。

    固井质量的确定方法和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4508342A

    公开(公告)日:2022-05-17

    申请号:CN202011276421.9

    申请日:2020-11-16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固井质量的确定方法和装置。属于石油钻井工程技术领域。方法包括:获取多个目标井的钻井信息和测录井信息,钻井信息包括多个钻井参数,测录井信息包括第一段长和第一测井率,基于多个目标井的钻井信息,分别确定每个钻井参数的权重和每个目标井的每个钻井参数的影响度,基于每个钻井参数的权重和每个目标井的每个钻井参数的影响度,确定每个目标井的第一质量参数,基于每个目标井的第一段长和油气层封固段长,确定第二测井率,基于第二测井率和每个目标井的第一测井率,确定每个目标井的第二质量参数,基于每个目标井的第一质量参数和第二质量参数,确定每个目标井的固井质量。该方法提高了确定的固井质量的准确性。

    一种高压井固井的工艺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5332671B

    公开(公告)日:2018-08-14

    申请号:CN201510708652.5

    申请日:2015-10-2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高压井固井的工艺方法,所述工艺方法包括:调整钻井液密度,压稳油气层;下套管,循环钻井液;计算速凝水泥浆的稠化时间h速凝和性能系数SPN,以及缓凝水泥浆的稠化时间h缓凝,根据所述稠化时间h速凝和所述性能系数SPN制备所述速凝水泥浆,根据所述稠化时间h缓凝制备所述缓凝水泥浆;确认钻井液、加重隔离液、冲洗液、缓凝水泥浆、速凝水泥浆的密度和用量,使得所述速凝水泥浆失重时,浆柱对油气层产生的压力大于通井时钻井液液柱对油气层产生的压力和压稳附加值之和;将所述钻井液、所述加重隔离液、所述冲洗液、所述缓凝水泥浆和所述速凝水泥浆顶替至固井环空中。

    一种固井环空浆柱结构的设计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5298440B

    公开(公告)日:2018-08-14

    申请号:CN201510708655.9

    申请日:2015-10-2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固井环空浆柱结构的设计方法,所述设计方法包括:计算所述环空浆柱对地层产生的最大压力Pmax,所述环空浆柱对地层产生的最大压力Pmax是在固井施工顶替到位时的压力;计算所述环空浆柱对油气层产生的最小压力Pmin,所述最小压力Pmin是在凝固过程中速凝水泥浆失重时的压力;根据所述最大压力Pmax和所述最小压力Pmin,确定环空浆柱结构是否合理。该设计方法能够对环空浆柱结构相关的各种压力进行定量计算和对比,所确定的浆柱结构不仅能够压稳油气层,还能够避免压漏地层,设计方法更科学合理。

    一种油层炮眼自动清洗解堵器

    公开(公告)号:CN115680566B

    公开(公告)日:2024-05-07

    申请号:CN202110836635.5

    申请日:2021-07-2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油层炮眼自动清洗解堵器,包括上接头、设置在上接头内腔的限位提拉接头、连接在限位提拉接头下部的中心管、连接在中心管下部的下接头以及套在中心管外壁上的多个套环片和多个弹簧,上接头是一个外径上段大、下段缩径的光管,上部内径带有平式油管母扣,下部内径为缩径光孔,中部为45°过度斜坡;筒状的限位提拉接头坐在45°过度斜坡上,限位提拉接头的下部内壁通过螺纹与中心管上部连接,中心管下部螺纹连接在下接头上,在上接头和下接头之间的中心管上套满多组依次间隔设置的套环片和弹簧,套环片是外圈薄内圈厚碟形环片,套在中心管外壁上,在弹簧的压缩下能上下滑动。本发明装配简单,成本低,应用方便,保持油井高产稳产。

    丛式井钻井液重复利用的方法及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1236870B

    公开(公告)日:2022-05-10

    申请号:CN201811433107.X

    申请日:2018-11-2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丛式井钻井液重复利用的方法及装置,属于油气井钻井领域。所述方法包括:将完井待重复利用的钻井液导入所述钻井液重复利用系统的储备罐;当需要向次口井的循环系统中泵入钻井液或提高次口井的循环系统中钻井液密度时,判断次口井中需要的钻井液密度ρm与储备罐中的钻井液密度ρl是否一致,得出判断结果;根据所述判断结果,将所述储备罐中的钻井液泵入到次口井的循环系统中。本发明通过判断次口井中需要的钻井液密度ρm与储备罐中的钻井液密度ρl的大小,根据判断结果,将储备罐中的钻井液泵入到次口井的循环系统中,工艺流程简单,提高了钻井液的重复利用率。

    丛式井钻井液重复利用的方法及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1236870A

    公开(公告)日:2020-06-05

    申请号:CN201811433107.X

    申请日:2018-11-2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钻井液重复利用的方法及装置,属于油气井钻井领域。所述方法包括:将完井待重复利用的钻井液导入所述钻井液重复利用系统的储备罐;当需要向次口井的循环系统中泵入钻井液或提高次口井的循环系统中钻井液密度时,判断次口井中需要的钻井液密度ρm与储备罐中的钻井液密度ρl是否一致,得出判断结果;根据所述判断结果,将所述储备罐中的钻井液泵入到次口井的循环系统中。本发明通过判断次口井中需要的钻井液密度ρm与储备罐中的钻井液密度ρl的大小,根据判断结果,将储备罐中的钻井液泵入到次口井的循环系统中,工艺流程简单,提高了钻井液的重复利用率。

    一种固井环空浆柱结构的设计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5298440A

    公开(公告)日:2016-02-03

    申请号:CN201510708655.9

    申请日:2015-10-2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固井环空浆柱结构的设计方法,所述设计方法包括:计算所述环空浆柱对地层产生的最大压力Pmax,所述环空浆柱对地层产生的最大压力Pmax是在固井施工顶替到位时的压力;计算所述环空浆柱对油气层产生的最小压力Pmin,所述最小压力Pmin是在凝固过程中速凝水泥浆失重时的压力;根据所述最大压力Pmax和所述最小压力Pmin,确定环空浆柱结构是否合理。该设计方法能够对环空浆柱结构相关的各种压力进行定量计算和对比,所确定的浆柱结构不仅能够压稳油气层,还能够避免压漏地层,设计方法更科学合理。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