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4753819B
公开(公告)日:2024-05-10
申请号:CN202111471233.6
申请日:2021-12-03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IPC: E21B43/243 , E21B47/00 , E21B47/06 , E21B47/07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石油开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稠油油藏的火驱装置及系统,该装置包括:保温套,以及设置在所述保温套内的装置本体、外盖板和岩心室;在所述装置本体上设有本体开口,所述外盖板设置在所述本体开口处,所述外盖板用于密封所述装置本体;所述岩心室嵌入在所述装置本体内,用于模拟稠油油藏。该装置能精准地开展火驱实验,在火驱实验后在岩心室中保留完整的火驱区带,还便于在火驱实验后的对岩心进行精准地观察,精准地认识和描述火驱区带中各区带的主要特征,以及研究人员取样。因此,该火驱装置满足火驱开发研究,为后续开采稠油油藏提供可靠的依据。
-
公开(公告)号:CN110344798B
公开(公告)日:2021-08-03
申请号:CN201910535076.7
申请日:2019-06-20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IPC: E21B43/243 , E21B47/07 , E21B43/3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利用水平排气井改善重力火驱调控的重力火驱方法。该方法包括:1)在重力火驱的目标区块设置处于同一平面内的水平排气井、水平生产井、注气直井,水平排气井设于水平生产井上方,水平排气井的脚尖、水平生产井的脚尖分别朝向注气直井井身所在直线;2)注气直井注入空气并点燃油层进行目标区块的重力火驱;在重力火驱过程中,对水平生产井的水平井段、水平排气井的水平井段的温度进行实时监测,根据监测到的温度对水平排气井排气量、水平生产井排气量进行调控,从而控制火线拓展方向。该方法通过调节水平排气井排气量牵引火线、有效降低火线由水平生产井发生火窜的风险,扩大重力火驱波及范围,进而提高稠油油藏采收率。
-
公开(公告)号:CN119223831A
公开(公告)日:2024-12-31
申请号:CN202310789495.X
申请日:2023-06-29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重量法和NMR联测表征页岩全孔径孔隙尺寸的方法,包括:绘制岩样孔隙分布频率随孔隙直径变化曲线;基于岩样烘干后的重量和饱和处理后的重量计算岩样饱和水孔隙度;基于岩样饱和水孔隙度,将岩样饱和处理后核磁共振T2谱的核磁信号量转化为孔隙度分量;基于孔隙度分量,绘制岩样饱和处理后孔隙度分量和孔隙度累计值随弛豫时间T2变化曲线;计算核磁共振弛豫时间T2值和孔隙尺寸之间的时空转换系数;基于时空转换系数,在岩样饱和处理后孔隙度分量和孔隙度累计值随弛豫时间T2变化曲线的基础上绘制岩样饱和处理后全孔径孔隙尺寸结果图。多种联测手段不存在孔隙尺寸测量范围重叠现象,获得的全孔径孔隙尺寸结果精度更高。
-
公开(公告)号:CN114354833B
公开(公告)日:2024-04-12
申请号:CN202111414612.1
申请日:2021-11-25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储层流体氧化动力学参数测定装置及方法,其中,测定装置包括:样品反应系统、供气控制系统和出气控制系统;样品反应系统用于为样品提供反应空间;供气控制系统用于按预设供气方式向反应空间供给反应气体;出气控制系统用于输出反应空间内产生的反应后气体,并按预设出口压力调节反应空间的内部压力。在对样品进行氧化动力学参数测定的过程中,采用供气控制系统和出气控制系统对反应空间进行持续的气体输入和输出,保证了在反应空间内形成动态变化的环境,更加符合储层的实际情况,并利用出气控制系统的压力调节作用,进一步在反应空间内模拟储层的压力环境,提高了对储层环境的还原程度,并提升了氧化动力学参数的测定精度。
-
公开(公告)号:CN112412413A
公开(公告)日:2021-02-26
申请号:CN202011336854.9
申请日:2020-11-25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IPC: E21B43/243 , E21B49/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直平组合火驱开采模拟系统及方法,该系统包括:模型本体、模拟注气直井、模拟水平生产井、模拟生产直井、点火器、监测单元和控制单元;其中,模型本体为长方体,长方体的两个相对的侧面分别设置有模拟注气直井和模拟生产直井,长方体的底部设置有模拟水平生产井,模拟水平生产井分别与模拟注气直井和模拟生产直井异面垂直;点火器在模型本体中点火,监测单元采集模型本体的温度数据,控制单元根据模型本体的温度数据,调整模拟注气直井的注气量、模拟水平生产井的排气量和模拟生产直井的产气量,牵引火线在模型本体中拓展,本发明实现了火线走向的精确控制,扩大了火线在油藏中的波及范围,提高了火驱采集模拟的实验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16136462A
公开(公告)日:2023-05-19
申请号:CN202111362628.2
申请日:2021-11-17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取样器和火烧油层物理模拟装置,属于火烧油层取样技术领域,适用于对火烧油层物理模拟装置中的不同区域进行油气水取样,该取样器包括取样筒和塞杆。其中,取样筒沿轴向设置有取样腔,取样腔的轴向一端设置有开口,取样筒沿径向设置有取样孔,取样筒的取样孔可操作地与取样腔的腔底连通;塞杆的一端可沿取样筒的长度方向滑动地密封插设在取样筒的取样腔内,塞杆的另一端设置在取样筒外。本发明提供的取样器一方面可以保证取样过程顺利进行,避免出现扑火问题,使得火烧油层顺利推进,另一方面还可以使得所取样品接近于物理模拟装置内的油气水混合气体的真实压力,提高研究的准确度。
-
公开(公告)号:CN114607329A
公开(公告)日:2022-06-10
申请号:CN202011394282.X
申请日:2020-12-03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注气辅助热采模拟实验装置及方法,通过设置气体注入模块,向长管物理模型内注入可调节注入速度、压力和干度的湿蒸汽,向长管物理模型内注入可调节注入速度的气体,以模拟注气辅助热采过程中蒸汽和气体的注入;通过设置长管物理模型,可以模拟实际注气辅助热采时的油藏储层;长管物理模型包括模型筒体和模拟油层,通过设置模型筒体模拟平面、纵向非均质,设置模拟油层模拟油藏储层;通过设置产出计量模块,采集长管物理模型产出的流体,对长管物理模型产出的流体进行计量,模拟实际的油气开采,完成注气辅助热采模拟实验。综上,本发明可以有效模拟注气辅助热采过程,进而探索注气辅助热采的驱油机理,提高采收率。
-
公开(公告)号:CN111810103A
公开(公告)日:2020-10-23
申请号:CN202010757945.3
申请日:2020-07-31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IPC: E21B43/243 , E21B47/07 , E21B47/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利用水平井改善厚层稠油油藏火驱效果的调控方法。本发明通过在注气直井和生产直井之间靠近生产直井在油层下方布设一口水平井,既可以通过调节水平井的排气量控制并牵引火线形成有效形态,避免窜流,拓展燃烧腔,扩大火线波及范围,又可兼顾对油层下部井间剩余油挖潜,提高稠油油藏采收率。本发明调控方法可实现燃烧腔体积是常规直井火驱的2倍以上,波及区域达87%,较常规直井火驱可提高采收率14~16%,油藏最终采收率可达55~70%。
-
公开(公告)号:CN110344798A
公开(公告)日:2019-10-18
申请号:CN201910535076.7
申请日:2019-06-20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IPC: E21B43/243 , E21B47/07 , E21B43/3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利用水平排气井改善重力火驱调控的重力火驱方法。该方法包括:1)在重力火驱的目标区块设置处于同一平面内的水平排气井、水平生产井、注气直井,水平排气井设于水平生产井上方,水平排气井的脚尖、水平生产井的脚尖分别朝向注气直井井身所在直线;2)注气直井注入空气并点燃油层进行目标区块的重力火驱;在重力火驱过程中,对水平生产井的水平井段、水平排气井的水平井段的温度进行实时监测,根据监测到的温度对水平排气井排气量、水平生产井排气量进行调控,从而控制火线拓展方向。该方法通过调节水平排气井排气量牵引火线、有效降低火线由水平生产井发生火窜的风险,扩大重力火驱波及范围,进而提高稠油油藏采收率。
-
公开(公告)号:CN119086384A
公开(公告)日:2024-12-06
申请号:CN202310664641.6
申请日:2023-06-06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IPC: G01N15/08 , G01N24/08 , G01N23/046 , G01N3/12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致密砂岩全尺寸孔隙表征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所述方法包括步骤:制备实验岩样和对照岩样;对所述实验岩样和所述对照岩样进行CT扫描测试;对所述实验岩样和所述对照岩样进行高压压汞测试;称重所述实验岩样和所述对照岩样并进行核磁共振测试;根据测试结果绘制致密砂岩全尺寸孔隙表征结果。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致密砂岩全尺寸孔隙表征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采用CT、高压压汞和重量法多种手段联测后获得致密砂岩全尺寸孔隙度结果精度更高,多种联测手段不存在孔隙度测量范围重叠现象,且具备了自我校正的功能,因此该方法具有广阔的推广应用前景。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