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叠合盆地区域构造恢复方法、装置、系统及其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5508884A

    公开(公告)日:2022-12-23

    申请号:CN202110696240.X

    申请日:2021-06-2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叠合盆地区域构造恢复方法、装置、系统及其应用,其中该方法首先通过在区域地震剖面构造解释图中选取至少两个区域标准层位;然后分别对选取的区域标准层位,进行层位拉平处理,得到拉平后的区域地震剖面构造解释图;进而,根据至少两个拉平后的区域地震剖面构造解释图,确定至少一个对应的参考层位及其参考层位对应的距离差值;最后根据至少一个参考层位和参考层位对应的距离差值,对叠合盆地区域构造进行恢复。本发明通过上述方法,能够减少上覆地层中的晚期构造变形对下伏地层中早期地层的影响,极大地减弱了由于晚期构造变形造成的假构造、地层假厚度,恢复了不同构造期次真实的早期地层具体形态。

    地震资料解释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公开(公告)号:CN119511363A

    公开(公告)日:2025-02-25

    申请号:CN202311070414.7

    申请日:2023-08-2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地震资料解释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该方法包括:获取原始地震数据体,对所述原始地震数据体进行相干切片处理,得到目的层的相干体切片;对所述目的层的相干体切片进行方位搜索,得到至少一个目标相干方位;从所述目标相干方位中获取目标断裂方位,对所述目标断裂方位进行旋转,得到敏感方位;对所述敏感方位的地震数据体进行地震资料解释,得到所述敏感方位的地震解释结果。上述技术方案,实现了敏感方位的自动选取以及敏感方位的地震资料解释,与原始方位的地震解释结果相比,敏感方位的地震解释结果可以有效提升构造及断裂的识别精度。

    一种气藏区效益评估模型的构建方法、装置和相关设备

    公开(公告)号:CN115949394A

    公开(公告)日:2023-04-11

    申请号:CN202111174274.9

    申请日:2021-10-0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气藏区效益评估模型的构建方法、装置和相关设备,其中该方法可以包括:根据气藏区不同类型储渗体的储量丰度,确定气藏区的储层厚度、连通体面积与连通体储量之间的函数方程,然后将解析模型和/或机理模型中预设的离散型数据带入函数方程中,构建效益评估模型。该效益评估模型能够综合考虑储层厚度和储层连通程度两种因素,结合投资确定的单井效益开发累积产气量下限值,可以准确的筛选出效益开发区,在实际使用时,可以快速进行大面积包含大数据体的效益开发建产区筛选,提高了筛选精度和效率。

    一种分频相控参数模型建立方法和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9471798A

    公开(公告)日:2025-02-18

    申请号:CN202311000517.6

    申请日:2023-08-0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分频相控参数模型建立方法和装置。所述方法包括,获取研究区各待计算道的分频低频地震道、分频中频地震道、分频高频地震道、分频低频模型道、分频中频模型道、分频高频模型道和低频参数模型道;分别计算分频低频、中频和高频地震道的均方根振幅,根据得到的各均方根振幅,分别确定分频低频、中频和高频权重系数;利用各权重系数,合并分频低频中频和高频模型道及低频参数模型道,得到分频相控参数模型道;由各分频相控参数模型道,得到分频相控参数模型数据体。该方法充分挖掘不同分频地震资料对储层沉积结构的响应特征,构建出横向变化充分参考地震特征的高精度参数模型,可提高模型的地震相控程度,进而提升储层预测的可靠性。

    气层识别方法及装置
    5.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12835096B

    公开(公告)日:2023-09-26

    申请号:CN201911164814.8

    申请日:2019-11-25

    Inventor: 李新豫 包世海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气层识别方法及装置,该方法包括:根据目标工区地震数据以及可反映气井特征的偏移距范围生成近偏移距叠加数据以及远偏移距叠加数据;根据所述近偏移距叠加数据、远偏移距叠加数据生成所述目标工区的气层的近偏移距叠加数据与远偏移距叠加数据之间的瞬时振幅差值;根据所述远偏移距叠加数据生成水井以及所述气井的主频参数,并获取所述远偏移距叠加数据的瞬时频率参数;根据所述振幅差异、所述主频参数以及瞬时频率参数识别所述目标工区的气层。本发明提供的气层识别方法充分利用叠前AVO振幅差异信息和地震频率信息,有效预测气层的平面分布,降低了气层识别的多解性,提高气层识别的精度。

    一种古岩溶潜水面动态变化过程确定方法及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4764153A

    公开(公告)日:2022-07-19

    申请号:CN202110041941.X

    申请日:2021-01-13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古岩溶潜水面动态变化过程确定方法及装置,所述方法包括明确研究区目的层位的构造演化史,确定目的层位在表生岩溶时期古岩溶潜水面升降;建立古岩溶带识别划分模板;根据所述古岩溶带识别划分模板开展研究区不同单井垂向古岩溶带划分,确定各井中的地表岩溶带、垂直渗流带、过渡带、水平潜流带和深部缓流带;在过渡带内部划分单一过渡带,识别古岩溶潜水面,确定单井古岩溶潜水面垂向变化过程;开展连井岩溶带对比,分析同期古岩溶潜水面侧向展布范围;结合古岩溶地貌,分析古岩溶潜水面与古岩溶地貌的关系,确定不同时期古岩溶潜水面纵向发育位置和横向展布范围,确定古岩溶潜水面动态变化过程。

    一种叠合盆地区域构造恢复方法、装置、系统及其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5508884B

    公开(公告)日:2024-06-07

    申请号:CN202110696240.X

    申请日:2021-06-2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叠合盆地区域构造恢复方法、装置、系统及其应用,其中该方法首先通过在区域地震剖面构造解释图中选取至少两个区域标准层位;然后分别对选取的区域标准层位,进行层位拉平处理,得到拉平后的区域地震剖面构造解释图;进而,根据至少两个拉平后的区域地震剖面构造解释图,确定至少一个对应的参考层位及其参考层位对应的距离差值;最后根据至少一个参考层位和参考层位对应的距离差值,对叠合盆地区域构造进行恢复。本发明通过上述方法,能够减少上覆地层中的晚期构造变形对下伏地层中早期地层的影响,极大地减弱了由于晚期构造变形造成的假构造、地层假厚度,恢复了不同构造期次真实的早期地层具体形态。

    一种基于波形特征差异的岩溶古地貌恢复方法及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4076982B

    公开(公告)日:2023-09-26

    申请号:CN202010835342.0

    申请日:2020-08-19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波形特征差异的岩溶古地貌恢复方法及装置,该方法包括获取研究区目的层上覆地层区域沉积特征、岩性特征并根据沉积特征、岩性特征确定是否能利用研究区目的层上覆地层波形差异进行岩溶古地貌恢复;通过精细井震标定选定最优分析时窗;通过地震正演模拟并结合实际地震资料确定目的层平面不同位置上覆地层所对应的地震反射特征,并通过地震波形聚类属性分析确定不同地震反射特征平面分布规律;通过井震结合标定上覆地层底部的不同沉积环境,并根据沉积环境及上覆地层所对应的地震反射特征确定岩溶古地貌不同位置的地震反射特征;在平面上进行岩溶古地貌恢复。本发明提供的该方法可显著提高古地貌的恢复精度。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