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1963120B
公开(公告)日:2023-04-25
申请号:CN202010876109.7
申请日:2020-08-27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Inventor: 王锦芳 , 郑兴范 , 王正茂 , 谢雯 , 刘双双 , 许磊 , 焦玉卫 , 田昌炳 , 石成方 , 朱怡翔 , 李保柱 , 叶继根 , 高兴军 , 郝银全 , 李勇 , 王文环 , 彭缓缓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同井同层自我注采的井下流体分离自驱井及开采方法,自驱井包括:母井,其包括母井直井段和位于一储层中的母井水平段,母井内设有互不连通的注入流道和采出流道;至少一个注入井段,与注入流道连通而形成注入通道,注入通道内设有第一注入机构;至少一个采出井段,与采出流道连通而形成采出通道,采出通道内设有第一采出机构;井下流体分离系统,其设于母井直井段,井下流体分离系统的入口与采出流道连通,第一出口与井口连通,第二出口与注入流道连通。本发明能实现井下油水、油气或气水分离,并在同井同层中自我驱替和能量补充,减轻举升能耗,减少钻井数和地面分离处理设备,节省成本,提高单井产量和采收率。
-
公开(公告)号:CN104989341A
公开(公告)日:2015-10-21
申请号:CN201510353756.9
申请日:2015-06-24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确定低渗透油藏有效驱替注采井距的方法,涉及油藏开发技术领域,方法包括:在注水系统和采油系统连通时,根据注水系统的数据和采油系统的数据确定各低渗透油藏拟线性渗流阻力梯度;根据低渗透油藏的类型,确定各拟线性渗流阻力梯度与各类型的低渗透油藏的流度的第一对应关系信息;获取注水井与采油井之间距离的二分之一位置的驱替压力梯度与平均注采压力差、采油井井底半径以及有效驱替注采井距的计算关系信息;根据第一对应关系信息和计算关系信息,确定有效驱替注采井距在不同平均注采压力差条件下与流度的第二对应关系信息;根据第二对应关系信息和流度,确定在不同平均注采压力差条件下的有效驱替注采井距。
-
公开(公告)号:CN111946310A
公开(公告)日:2020-11-17
申请号:CN202010876103.X
申请日:2020-08-27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Inventor: 王锦芳 , 郑兴范 , 王正茂 , 谢雯 , 田昌炳 , 石成方 , 李保柱 , 许磊 , 高小翠 , 郝银全 , 任殿星 , 侯建锋 , 王文环 , 雷征东 , 陶珍 , 秦勇 , 胡亚斐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同井同层中自我注采的自驱井,包括:直井段,设有油管和套管,套管套设于油管外,油管与套管之间形成油套环空;至少一个采出井段,位于井下储层中,至少一个采出井段与油管连通而形成采出通道,采出通道内设有第一采出机构;至少一个注入井段,位于储层中,至少一个注入井段与油套环空连通形成注采通道;还提供同井同层中自我注采的自驱井的开采方法,包括步骤:(a)在直井段上对应储层处侧钻注入井段和采出井段;(b)沿注采通道加注注入流体,进入各注入井段后注入储层;(c)储层内的注入流体驱替储层流体至采出井段,通过第一采出机构采出至井口。本发明实现同井同层的自我驱替和能量补充,减少钻井数,提高采收率。
-
公开(公告)号:CN104392109B
公开(公告)日:2017-10-17
申请号:CN201410612927.0
申请日:2014-11-04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IPC: G06F17/50
Abstract: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了一种油藏的动态离散裂缝模拟方法和装置,该方法包括:对油藏进行网格剖分,得到油藏的网格;对油藏的网格进一步划分为多重次级网格;计算基质与基质、基质与裂缝、裂缝与裂缝之间的传导率,以及计算储层与井筒的流体交换系数,并进一步得到每一时间步长下的压力和饱和度;建立注水过程中裂缝形成和动态延伸的判别准则,并建立天然裂缝与注水动态裂缝、压裂缝之间的耦合作用关系,判断不同时间点的裂缝延伸情况;以延伸的新裂缝为边界条件动态划分网格,同时将所述新裂缝的属性信息赋给网格边界,以更新所述网格边界;修正油藏与岩石力学参数,进行历史数据拟合,计算当前时间步的饱和度和压力情况。
-
公开(公告)号:CN104392109A
公开(公告)日:2015-03-04
申请号:CN201410612927.0
申请日:2014-11-04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了一种油藏的动态离散裂缝模拟方法和装置,该方法包括:对油藏进行网格剖分,得到油藏的网格;对油藏的网格进一步划分为多重次级网格;计算基质与基质、基质与裂缝、裂缝与裂缝之间的传导率,以及计算储层与井筒的流体交换系数,并进一步得到每一时间步长下的压力和饱和度;建立注水过程中裂缝形成和动态延伸的判别准则,并建立天然裂缝与注水动态裂缝、压裂缝之间的耦合作用关系,判断不同时间点的裂缝延伸情况;以延伸的新裂缝为边界条件动态划分网格,同时将所述新裂缝的属性信息赋给网格边界,以更新所述网格边界;修正油藏与岩石力学参数,进行历史数据拟合,计算当前时间步的饱和度和压力情况。
-
公开(公告)号:CN111963120A
公开(公告)日:2020-11-20
申请号:CN202010876109.7
申请日:2020-08-27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Inventor: 王锦芳 , 郑兴范 , 王正茂 , 谢雯 , 刘双双 , 许磊 , 焦玉卫 , 田昌炳 , 石成方 , 朱怡翔 , 李保柱 , 叶继根 , 高兴军 , 郝银全 , 李勇 , 王文环 , 彭缓缓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同井同层自我注采的井下流体分离自驱井及开采方法,自驱井包括:母井,其包括母井直井段和位于一储层中的母井水平段,母井内设有互不连通的注入流道和采出流道;至少一个注入井段,与注入流道连通而形成注入通道,注入通道内设有第一注入机构;至少一个采出井段,与采出流道连通而形成采出通道,采出通道内设有第一采出机构;井下流体分离系统,其设于母井直井段,井下流体分离系统的入口与采出流道连通,第一出口与井口连通,第二出口与注入流道连通。本发明能实现井下油水、油气或气水分离,并在同井同层中自我驱替和能量补充,减轻举升能耗,减少钻井数和地面分离处理设备,节省成本,提高单井产量和采收率。
-
公开(公告)号:CN104989341B
公开(公告)日:2017-10-17
申请号:CN201510353756.9
申请日:2015-06-24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确定低渗透油藏有效驱替注采井距的方法,涉及油藏开发技术领域,方法包括:在注水系统和采油系统连通时,根据注水系统的数据和采油系统的数据确定各低渗透油藏拟线性渗流阻力梯度;根据低渗透油藏的类型,确定各拟线性渗流阻力梯度与各类型的低渗透油藏的流度的第一对应关系信息;获取注水井与采油井之间距离的二分之一位置的驱替压力梯度与平均注采压力差、采油井井底半径以及有效驱替注采井距的计算关系信息;根据第一对应关系信息和计算关系信息,确定有效驱替注采井距在不同平均注采压力差条件下与流度的第二对应关系信息;根据第二对应关系信息和流度,确定在不同平均注采压力差条件下的有效驱替注采井距。
-
公开(公告)号:CN212428764U
公开(公告)日:2021-01-29
申请号:CN202021821876.X
申请日:2020-08-27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Inventor: 王锦芳 , 郑兴范 , 王正茂 , 谢雯 , 田昌炳 , 石成方 , 李保柱 , 许磊 , 高小翠 , 郝银全 , 任殿星 , 侯建锋 , 王文环 , 雷征东 , 陶珍 , 秦勇 , 胡亚斐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同井同层中自我注采的自驱井,包括:直井段,设有油管和套管,套管套设于油管外,油管与套管之间形成油套环空;至少一个采出井段,位于井下储层中,至少一个采出井段与油管连通而形成采出通道,采出通道内设有第一采出机构;至少一个注入井段,位于储层中,至少一个注入井段与油套环空连通形成注采通道。本实用新型实现同井同层的自我驱替和能量补充,减少钻井数,提高采收率。(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