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9001852A
公开(公告)日:2024-11-22
申请号:CN202310582854.4
申请日:2023-05-22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IPC: G01V1/3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地震数据强反射剥离和弱信号恢复方法,步骤如下:获取强反射的时间深度;提取地震子波;计算波阻抗数据并进行方波化处理,得到测井反射系数;确定强反射地层顶界面和底界面反射系数的最大值和最小值以及地层时间厚度的最大厚度和最小厚度;给定反射系数增量和时间厚度增量,对顶界面和底界面反射系数以及地层时间厚度进行离散采样;计算每个离散点上的反射结构特征元素;计算地震记录在每个反射结构特征元素上的投影;从投影中确定最大投影值对应的反射结构特征元素;从原始地震记录中减去该对应的反射结构特征元素,得到强反射剥离后的地震记录。本发明有效地增强了地震数据对地下结构的分辨能力。
-
公开(公告)号:CN110358575B
公开(公告)日:2021-08-03
申请号:CN201810312819.X
申请日:2018-04-09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Inventor: 孟繁阅 , 曲云芹 , 鹿文龙 , 于俊才 , 王俊峰 , 王晓波 , 张道友 , 王明珠 , 庞栋 , 吕学志 , 艾国 , 高峰 , 傅德威 , 赵晨 , 崔铭洋 , 李春雷 , 柳胤丞 , 张晏崧 , 蔡林钊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脱硫塔,用于对加氢干气进行脱硫,包括:塔体,塔体具有脱硫反应腔,塔体的上端具有与脱硫反应腔连通的脱硫剂进口和出气口,塔体的底部具有与脱硫反应腔连通的脱硫剂出口和进气口;第一填料组件和第二填料组件,第一填料组件和第二填料组件由上至下依次设置在脱硫反应腔内,以使脱硫剂自上而下依次流经第一填料组件的第一填料层和第二填料组件的第二填料层,并在第一填料层和第二填料层处与自下而上流动的加氢干气接触反应,而对加氢干气脱硫。本发明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脱硫塔的脱硫负荷低以及脱硫能力差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9511356A
公开(公告)日:2025-02-25
申请号:CN202311077153.1
申请日:2023-08-24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一种叠前地震预测的方法和装置,所述方法包括:确定研究区目标层段的储层测井敏感弹性参数和沉积相平面属性;根据所述储层测井敏感弹性参数和所述沉积相平面属性,采用同位协克里金方法建立相控敏感参数平面约束信息;根据所述相控敏感参数平面约束信息和所述储层测井敏感弹性参数,利用直接序贯模拟方法建立三维先验约束模型;根据所述三维先验约束模型、研究区的叠前地震数据,采用贝叶斯叠前概率反演方法预测得到研究区目标层段的叠前弹性参数。
-
公开(公告)号:CN118940078A
公开(公告)日:2024-11-12
申请号:CN202310518605.9
申请日:2023-05-09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IPC: G06F18/24 , G06F18/213 , G06N3/0442 , G06N3/0464 , G06N3/048 , G06N3/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沉积微相识别模型训练方法、装置及沉积微相识别方法。沉积微相识别模型训练方法包括:获取训练样本,训练样本包括具有标签的二维数据,二维数据包括沿横向排列的原始测井曲线和多个中值滤波后曲线,多个中值滤波后曲线由原始测井曲线进行不同尺度的中值滤波而获得,标签指示沉积微相类别;构建联合模型,联合模型包括特征提取模型以及特征分类模型,特征提取模型提取二维数据的多尺度空间特征,特征分类模型提取二维数据的垂向特征并基于空间特征和垂向特征进行分类;利用训练样本对联合模型进行训练,以获得沉积微相识别模型。本发明能够提高沉积微相识别精度。
-
公开(公告)号:CN118050790A
公开(公告)日:2024-05-17
申请号:CN202211428371.0
申请日:2022-11-15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提供了一种孔隙度直接估算方法,通过地质统计学协模拟、Zeoppritz近似模型以及地震褶积模型建立正演模型,利用Metropolis准则对模拟结果进行优选,达到对物性参数的有效预测。该方法的优势主要分为以下几点:利用地质统计学协模拟建立的物性参数与弹性参数关系,通过构建线性拟合条件数据,提高弹性参数模拟的精度;引入了测井平滑约束信息和横向二阶差分约束,构建了物性参数目标函数,建立了基于叠前地质统计学反演的物性参数直接估算方法;基于构建的目标函数,推导了基于目标函数的优化局部相关系数计算公式,保证了模拟过程与优化过程中,参数优化与约束的一致性,提高了反演的收敛性与稳定性。
-
公开(公告)号:CN110358575A
公开(公告)日:2019-10-22
申请号:CN201810312819.X
申请日:2018-04-09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Inventor: 孟繁阅 , 曲云芹 , 鹿文龙 , 于俊才 , 王俊峰 , 王晓波 , 张道友 , 王明珠 , 庞栋 , 吕学志 , 艾国 , 高峰 , 傅德威 , 赵晨 , 崔铭洋 , 李春雷 , 柳胤丞 , 张晏崧 , 蔡林钊
IPC: C10G45/0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脱硫塔,用于对加氢干气进行脱硫,包括:塔体,塔体具有脱硫反应腔,塔体的上端具有与脱硫反应腔连通的脱硫剂进口和出气口,塔体的底部具有与脱硫反应腔连通的脱硫剂出口和进气口;第一填料组件和第二填料组件,第一填料组件和第二填料组件由上至下依次设置在脱硫反应腔内,以使脱硫剂自上而下依次流经第一填料组件的第一填料层和第二填料组件的第二填料层,并在第一填料层和第二填料层处与自下而上流动的加氢干气接触反应,而对加氢干气脱硫。本发明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脱硫塔的脱硫负荷低以及脱硫能力差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9620172A
公开(公告)日:2025-03-14
申请号:CN202311177566.7
申请日:2023-09-12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地震数据处理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属于地震勘探技术领域。该方法通过对第一地震数据和地震子波进行傅里叶变换,分别得到第一频谱和第二频谱,然后基于第一频谱和第二频谱,确定反射系数数据体,将反射系数数据体转换成岩性波阻抗体,再对岩性波阻抗体进行岩性替换,得到火成岩波阻抗体,将火成岩波阻抗体转换成火成岩反射信号数据,最后从第一地震数据中分离出火成岩反射信号数据。由此可见,该方法仅从地震数据中去除了火成岩强反射信号,保留了储层有效信号,这样可以基于储层有效信号进行储层预测,从而提高了储层预测的准确性。
-
公开(公告)号:CN119439248A
公开(公告)日:2025-02-14
申请号:CN202310988851.0
申请日:2023-08-07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非均质性砂岩储层物性参数预测方法和装置。所述方法包括,基于待反演的非均质性砂岩储层的地震记录数据,通过用于表征地震记录与储层物性参数间关系的模型,得到储层的物性参数,该模型通过下述步骤建立:利用VRH平均、流体均匀混合公式、Pride模型和Gassmann方程,建立非均质性砂岩储层的岩石物理模型;利用泰勒展开对岩石物理模型进行线性化处理,得到岩石物理模型线性化公式,并计算相应的Jacobian矩阵;将得到的Jacobian矩阵代入岩石物理模型线性化公式,结合地震反射系数方程,建立上述模型。该方法能够进行非均质性砂岩储层物性参数的直接反演,且反演的精度高,可靠性强。
-
公开(公告)号:CN118938297A
公开(公告)日:2024-11-12
申请号:CN202310520148.7
申请日:2023-05-09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IPC: G01V1/28 , G01V1/36 , G06F18/2131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混合相位地震子波的反褶积方法及装置,其中,方法包括:获取地震波数据,地震波数据包含混合相位的地震子波数据;通过同态反褶积算法处理地震波数据获得在多个预测分离点处的多个反褶积地震波数据;基于每个反褶积地震波数据分别构建对应的熵函数并计算对应的熵函数值;输出使得熵函数值最小的反褶积地震波数据。本实施例方法结合了同态反褶积算法中的定性分析结果与最小熵反褶积的定量分析思想,以反褶积处理之后地震记录的信息熵作为判别准则,在复赛谱域确定地震子波与反射系数的最优分离点,从而实现了对地震波数据的高分辨率处理。
-
公开(公告)号:CN118795543A
公开(公告)日:2024-10-18
申请号:CN202310383778.4
申请日:2023-04-11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低频信号的重构方法及系统、地震记录的重构方法及系统,属于地震勘探领域。所述低频信号的重构方法包括:获取地震记录矩阵;构建特定长度的空间滤波器;根据空间滤波器以及与多个地震记录相对应的地震反射斜率,构建多个倾角滤波器;以及根据地震记录矩阵、地震记录矩阵中缺失的低频信号的最大频率、地震记录矩阵中的地震子波和多个倾角滤波器,构建低频信号的目标泛函;以及根据目标泛函,重构低频信号。本发明实施例通过重构污染或缺失的低频信号,并用重构好的低频信号补偿原始地震记录中缺失的低频信号形成完整的地震记录,从而有效地提高了低频信号反演和重构精度,进而增强了地震记录反映地下结构和表征油气储层的能力。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