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5273000B
公开(公告)日:2018-07-10
申请号:CN201510716457.7
申请日:2015-10-29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 华东理工大学
Inventor: 张瑀健 , 王建伟 , 米普科 , 许胜 , 高宇新 , 宋磊 , 赵成才 , 王斯晗 , 姜进宪 , 何书艳 , 王立娟 , 王炎鹏 , 李洪兴 , 赵增辉 , 任合刚 , 王登飞 , 付义 , 谢彬 , 王淑英 , 张瑞 , 任鹤
IPC: C07F7/28 , C07F7/00 , C08F10/00 , C08F4/659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不对称限制构型双核茂金属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该茂金属化合物具有不对称的双中心CGC,其不仅具有单中心催化剂的活性,而且很方便的通过桥基C上取代基的修饰以及调节碳桥的长度,控制两个金属中心的电子环境与空间环境,进而调控聚合物的分子量分布,生产出宽分布聚烯烃,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具有合成路线短,合成工艺简单,工业成本低廉的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05273010A
公开(公告)日:2016-01-27
申请号:CN201510717552.9
申请日:2015-10-29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 华东理工大学
Inventor: 张瑀健 , 米普科 , 高针针 , 许胜 , 高宇新 , 宋磊 , 赵成才 , 赵增辉 , 曹婷婷 , 何书艳 , 王立娟 , 王炎鹏 , 谢彬 , 李洪兴 , 任合刚 , 王登飞 , 付义 , 马丽 , 张楠
IPC: C07F17/00 , C08F10/00 , C08F4/659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限制构型双核茂金属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该茂金属化合物具有的双中心CGC,其不仅具有单中心催化剂的活性,而且很方便的通过调节碳桥的长度,控制两个金属中心的电子环境与空间环境,进而调控聚合物的分子量分布,生产出宽分布聚烯烃,本发明提供的方案具有合成路线短,合成工艺简单,工业成本低廉的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05273000A
公开(公告)日:2016-01-27
申请号:CN201510716457.7
申请日:2015-10-29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 华东理工大学
Inventor: 张瑀健 , 王建伟 , 米普科 , 许胜 , 高宇新 , 宋磊 , 赵成才 , 王斯晗 , 姜进宪 , 何书艳 , 王立娟 , 王炎鹏 , 李洪兴 , 赵增辉 , 任合刚 , 王登飞 , 付义 , 谢彬 , 王淑英 , 张瑞 , 任鹤
IPC: C07F7/28 , C07F7/00 , C08F10/00 , C08F4/659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不对称限制构型双核茂金属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该茂金属化合物具有不对称的双中心CGC,其不仅具有单中心催化剂的活性,而且很方便的通过桥基C上取代基的修饰以及调节碳桥的长度,控制两个金属中心的电子环境与空间环境,进而调控聚合物的分子量分布,生产出宽分布聚烯烃,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具有合成路线短,合成工艺简单,工业成本低廉的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05273010B
公开(公告)日:2018-07-13
申请号:CN201510717552.9
申请日:2015-10-29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 华东理工大学
Inventor: 张瑀健 , 米普科 , 高针针 , 许胜 , 高宇新 , 宋磊 , 赵成才 , 赵增辉 , 曹婷婷 , 何书艳 , 王立娟 , 王炎鹏 , 谢彬 , 李洪兴 , 任合刚 , 王登飞 , 付义 , 马丽 , 张楠
IPC: C07F17/00 , C08F10/00 , C08F4/659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限制构型双核茂金属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该茂金属化合物化合物具有的双中心CGC,其不仅具有单中心催化剂的活性,而且很方便的通过调节碳桥的长度,控制两个金属中心的电子环境与空间环境,进而调控聚合物的分子量分布,生产出宽分布聚烯烃,本发明提供的方案具有合成路线短,合成工艺简单,工业成本低廉的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17624421A
公开(公告)日:2024-03-01
申请号:CN202210971761.6
申请日:2022-08-12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
IPC: C08F110/02 , C08F4/02 , C08F4/6592 , C08F210/16 , C08F210/14 , C08F210/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茂金属催化剂的制备方法,该制备方法包括:将无机载体在氮气保护下进行高温处理;将高温处理后的无机载体与聚乙烯多元羧酸酯、MAO在溶剂搅拌条件下进行反应,然后洗涤、过滤、干燥,得到负载有聚乙烯多元羧酸酯和MAO的负载载体;将负载载体和均相茂金属催化剂在溶剂搅拌下进行反应负载,然后洗涤、过滤、干燥,得到茂金属催化剂。本发明的制备方法得到的茂金属催化剂可在较高温度下催化聚合反应,具有高的催化活性,且聚合反应中不粘釜,聚合过程中通过氢调可制备超高熔体流动速率聚乙烯。
-
公开(公告)号:CN117624420A
公开(公告)日:2024-03-01
申请号:CN202210971623.8
申请日:2022-08-12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
IPC: C08F110/02 , C08F4/02 , C08F4/6592 , C08F210/1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茂金属催化剂,该茂金属催化剂包括:无机载体、吸附于无机载体上的聚乙烯多元羧酸酯和助催化剂甲基铝氧烷(MAO)、以及与MAO结合的茂金属化合物。本发明的茂金属催化剂可在较高温度下催化聚合反应,具有高的催化活性,且聚合反应中不粘釜,聚合过程中通过氢调可制备超高熔体流动速率聚乙烯。
-
公开(公告)号:CN113527133B
公开(公告)日:2023-09-26
申请号:CN202010282972.X
申请日:2020-04-10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IPC: C07C237/22 , C07C231/12 , C08K5/20 , C08L23/06 , C08K5/00 , C08K5/526 , C08K5/09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胺类抗氧剂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该胺类抗氧剂具有以下结构:#imgabs0#其中,n为1‑20的整数。该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1,正烷基胺与丙烯酸甲酯反应得到式Ⅰ化合物;步骤2,式Ⅰ化合物与二氯亚砜反应生成式Ⅱ化合物;步骤3,式Ⅱ化合物与对苯二胺反应生成式Ⅲ化合物;步骤4,式Ⅲ化合物与β‑萘酚反应生成式Ⅳ胺类抗氧剂。本发明得到的胺类抗氧剂为浅黄色粉末,无味,通过红外光谱和核磁碳谱的表征结果证明该抗氧剂的分子结构与理论结构一致。该方法中未使用价格昂贵的催化剂,反应条件温和,且原料便宜易得,具有很好的经济性。
-
公开(公告)号:CN116410362A
公开(公告)日:2023-07-11
申请号:CN202111674342.8
申请日:2021-12-31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IPC: C08F10/02 , C08F110/02 , C08F210/16 , C08F210/14 , C08F2/34 , C08F4/69 , C08F4/0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双峰聚乙烯及其应用。该双峰聚乙烯是在催化剂的催化作用下使单体进行气相聚合得到的;所述单体包括乙烯或者乙烯和α‑烯烃;所述催化剂包括铬钛双中心催化剂,该铬钛双中心催化剂包括载体以及负载于载体的铬活性组分和钛活性组分,所述铬活性组分的前驱体包括二茂铬化合物,所述钛活性组分的前驱体包括钛茂化合物。本发明还提供了上述双峰聚乙烯的应用。该双峰聚乙烯的分子量分布较宽,且分子量呈双峰分布。
-
公开(公告)号:CN116407987A
公开(公告)日:2023-07-11
申请号:CN202111647473.7
申请日:2021-12-29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IPC: B01F33/82 , B01F33/80 , B01F35/92 , B01F35/21 , B01F25/40 , B01F25/50 , B01F23/10 , B01F23/80 , B01J19/18 , C08F2/01 , C08F210/16 , C08F210/06 , C08F210/08 , C08F210/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烯烃混合配气装置的应用,该烯烃混合配气装置应用于烯烃聚合装置,该烯烃混合配气装置包括配气罐、导流环、分布板、静态混合器、烯烃进料口以及循环动力单元。配气罐的顶部设有原料入口、混合气体出口、循环出口,底部设有循环入口;导流环设于配气罐内部,并与配气罐底部的循环入口连接;分布板设于配气罐内部,并位于导流环的上方;静态混合器与配气罐顶部的循环出口和配气罐底部的循环入口连接;循环动力单元设于静态混合器与循环入口之间;混合气体出口与烯烃聚合装置连接。本发明的烯烃混合配气装置能够用于不同烯烃共聚单体的充分混合,使得到混合气的组成更加均匀,有利于提高共聚合物的组分均一性。
-
公开(公告)号:CN116407967A
公开(公告)日:2023-07-11
申请号:CN202111647422.4
申请日:2021-12-29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烯烃混合配气装置与方法,该烯烃混合配气装置包括:配气罐、导流环、分布板、静态混合器、烯烃进料口以及循环动力单元。配气罐的顶部设有原料入口、混合气体出口、循环出口,底部设有循环入口;导流环设于配气罐内部,并与配气罐底部的循环入口连接;分布板设于配气罐内部,并位于导流环的上方;静态混合器与配气罐顶部的循环出口和配气罐底部的循环入口连接;烯烃进料口设于静态混合器与循环出口之间;循环动力单元设于静态混合器与循环入口之间。本发明的烯烃混合配气装置能够用于不同烯烃共聚单体的充分混合,使得到混合气的组成更加均匀,有利于提高共聚合物的组分均一性。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