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6263804A
公开(公告)日:2023-06-16
申请号:CN202111529129.8
申请日:2021-12-14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 , 中国石油集团安全环保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G06F17/18 , G06F17/16 , G06N3/0442 , G06N3/0985 , G06Q10/04 , G06Q50/2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油气田加热炉污染物排放量核算方法及系统,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获取油气田中的关键生产要素;获取燃油和燃气的硫含量;建立数据算法模型;根据所述关键生产要素和所述硫含量,基于所述数据算法模型预测出油气田加热炉的污染物排放量,得到预测结果;输出所述预测结果;一种油气田加热炉污染物排放量核算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核算系统包括,要素提取模块,数据提取模块,模型构建模块,数据核算模块,结果输出模块,用于输出所述预测结果。本发明方便对油气田加热炉进行污染物排放量核算和预测。
-
公开(公告)号:CN115629154A
公开(公告)日:2023-01-20
申请号:CN202211103991.7
申请日:2022-09-09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 , 中国石油集团安全环保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甲烷排放检测量化方法及系统,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确定检测截面,所述检测截面包括多个网格;监测并获取检测截面中甲烷排放相关数据;根据所述甲烷排放相关数据,计算检测截面的甲烷排速率;根据所述检测截面的甲烷排速率,获得目标排放源的甲烷排放量。本发明适用于准确定量甲烷的有组织和无组织排放量,使用无人机平台,可以适用于各种复杂现场条件及人工无法监测状态的场景,采用甲烷浓度传感器对甲烷的秒级响应,提高了监测效率,适用于实时监测,与传统甲烷监测方法比较,本发明的检测系统成本较低,确保能够高效、低成本、准确获得油气井场、场站的甲烷排放情况。
-
公开(公告)号:CN119555778A
公开(公告)日:2025-03-04
申请号:CN202311125175.0
申请日:2023-09-01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 , 中国石油集团安全环保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G01N27/416 , G01N1/38 , G01N35/00 , C02F3/1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实时监测炼油化工污水处理厂来水水质的装置与方法,涉及炼化企业污水处理技术领域,所述装置包括:来水自动稀释系统通过连接管线与活性污泥池相连接;活性污泥池鼓风机与活性污泥池相连接;氧化还原电位测定仪的探头放置于活性污泥池中;沉淀池通过连接管线与活性污泥池相连接;污泥回流泵通过连接管线与活性污泥池相连接,同时通过连接管线与沉淀池相连接;蠕动泵通过连接管线与沉淀池相连接,且蠕动泵与沉淀池之间设置有单向阀;控制系统与来水自动稀释系统、活性污泥池鼓风机、氧化还原电位测定仪、污泥回流泵和蠕动泵均相连接。本发明可以实时监测炼化污水处理厂来水的水质情况,快速有效判断来水水质的异常波动。
-
公开(公告)号:CN119167574A
公开(公告)日:2024-12-20
申请号:CN202310735091.2
申请日:2023-06-20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 , 中国石油集团安全环保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大气遥感技术领域,涉及一种油气田产区甲烷排放量计算方法,该方法包括:获取模拟光谱强度数据和柱权重函数;获取实测光谱强度数据;将模拟光谱强度数据、柱权重函数和实测光谱强度数据输入加权修正的差分光谱吸收算法中,构建宽带光谱结构;基于宽带光谱结构和所选特征训练全连接神经网络;利用训练好的全连接神经网络改进加权修正的差分光谱吸收算法;根据改进后的加权修正的差分光谱吸收算法获取甲烷总柱浓度;将甲烷总柱浓度分离成甲烷柱浓度增量;根据甲烷柱浓度增量计算油气田产区甲烷排放量。该方法使用全连接神经网络更好地定量表示各因素的影响,降低低阶多项式阶数选择造成的不确定性,使得反演结果更精确且网络结构清晰。
-
公开(公告)号:CN119801792A
公开(公告)日:2025-04-11
申请号:CN202311302636.7
申请日:2023-10-09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 , 中国石油集团安全环保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发动机尾气处理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发动机尾气自净化装置,包括臭氧发生器、温差发电片和逆变器,所述温差发电片的热端通过导热管连接在发动机尾气出口,冷端连接于满足所需温差的环境中,热端电极和冷端电极通过导线连接在逆变器的输入端子上,逆变器的输出端子通过导线与臭氧发生器的交流电输入端连接,所述输入端输入高压高频交流电用于臭氧发生器电晕放电法产生臭氧,所述产生的臭氧通过节流装置控制输入至发动机进气端。该装置能提高发动机运行效率,减少有害气体排放,实现无需外部能源的可持续的为移动式运输工具进行尾气净化。
-
公开(公告)号:CN119124758A
公开(公告)日:2024-12-13
申请号:CN202310692722.7
申请日:2023-06-12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 , 中国石油集团安全环保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无人机高空气体取样器,所述取样器包括:无人机体以及取样模块;所述取样模块,安装在所述无人机体的底部,包括取样块、若干个设于所述取样块内的空腔、伸缩件以及活塞板;所述伸缩件,包括固定端和伸缩端,所述固定端与所述取样块连接,所述伸缩端与所述活塞板连接;所述空腔,其上方与所述取样块的外部空间连通,其下方设有阀门模块;所述活塞板,与所述空腔过盈配合,可沿所述空腔的轴向移动;所述阀门模块,在所述伸缩件的伸缩端移动时开启,在所述伸缩件的伸缩端停止移动时关闭。本发明阀门模块在伸缩件的伸缩端移动时开启,在伸缩件的伸缩端停止移动时关闭,可有效防止取样块内的空气泄漏。
-
公开(公告)号:CN110807577A
公开(公告)日:2020-02-18
申请号:CN201910976359.5
申请日:2019-10-15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 , 中国石油集团安全环保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污染排放预测方法及装置,其中该方法包括:获取实时生产要素数据;根据实时生产要素数据以及预先建立的污染排放浓度预测模型,得到污染排放浓度预测数据;该污染排放浓度预测模型根据多个污染排放浓度预测样本数据预先训练生成。该方法通过获取到的实时生产要素数据以及预先建立的污染排放浓度预测模型,得到污染排放浓度预测数据。实现了根据实时生产情况,进一步挖掘和发挥污染源在线监控系统的作用,深入分析在线监控系统采集到的大量生产过程的监控数据,对未来污染排放数据进行预测,根据预测值,有针对性地调整生产决策方案,减少或避免环境污染事件及其他重大环境问题的发生。
-
公开(公告)号:CN110703640A
公开(公告)日:2020-01-17
申请号:CN201910862253.2
申请日:2019-09-12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 , 中国石油集团安全环保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G05B19/042 , G01N27/06 , G01F23/14 , G01N27/416 , G01D21/02 , H04N7/18 , G08B19/0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页岩气开发地下水智能监测系统及方法,包括:地下水监测设备和后台监控设备;地下水监测设备集成有水位传感器、PH值传感器、电导率传感器和矿化度传感器;地下水监测设备用于:采集页岩气开发区域地下水的水位、pH值、电导率和矿化度,并将其传送至后台监控设备;后台监控设备用于:根据历史关键指标参数、历史生产信息、历史地下水水质污染事故信息、地下水的关键指标参数和当前工况信息拟合获得水质污染概率曲线,根据水质污染概率曲线对地下水水质污染情况进行分析。该方案采用的地下水监测设备集成有水位传感器、PH值传感器、电导率传感器和矿化度传感器,解决了现有地下水监测设备参数单一的技术缺陷。
-
公开(公告)号:CN119469903A
公开(公告)日:2025-02-18
申请号:CN202310994775.4
申请日:2023-08-08
Applicant: 中国石油集团安全环保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
IPC: G01N1/1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地下水监测井中石油类或石油烃的采样器及采样方法,涉及石油石化行业环保水质检测技术领域,包括:第一螺纹盖、主体瓶身、浮球隔挡、浮球和第二螺纹盖;其中;主体瓶身顶部开设有孔洞,孔洞外表面设置有螺纹结构,主体瓶身通过孔洞与第一螺纹盖进行螺纹连接,且第一螺纹盖上设置有气孔结构;主体瓶身底部开设有入口通道,入口通道外表面设置有螺纹结构,主体瓶身通过入口通道与第二螺纹盖进行螺纹连接;浮球隔挡和浮球均设置于所述主体瓶身内部,且浮球位于浮球隔挡的下部。本发明有效解决了目前地下水监测井中石油类或石油烃采样无法保证采集表层水,且存在二次转移的问题,使采集的水样真实反映了地下水中石油类或石油烃含量。
-
公开(公告)号:CN119066321A
公开(公告)日:2024-12-03
申请号:CN202310652170.7
申请日:2023-06-02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 , 中国石油集团安全环保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替代指标优化温室气体监测频次的方法,包括:确定待测温室气体的替代指标;根据所述替代指标的分钟数据集,确定所述替代指标在一次监测过程中分钟间隔平均值;根据所述替代指标的天数据集,确定所述替代指标在多次监测过程中的天数间隔平均值;根据所述分钟间隔平均值和所述天数间隔平均值,确定所述待测温室气体的监测频次。本发明通过温室气体排放实测数据与现有在线监测数据之间的相关性确定替代指标,进而通过在线监测指标替代,并利用统计方法优化温室气体的监测频次。最终实现在监测成本可控的情况下,最大程度获取能够反映装置排放的温室气体排放数据,能够准确摸清典型炼油装置工况变化导致的碳排放波动。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