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1946336B
公开(公告)日:2025-02-25
申请号:CN202010925211.1
申请日:2020-09-06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 , 中国石油集团西部钻探工程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储层核磁孔隙度计算方法技术领域,是一种基于矿物分析数据获取页岩油储层核磁孔隙度的方法,其通过公式Ip=100*(Kp*Pla+Kc*Cal+Kd*Dol+K)计算页岩油储层的核磁孔隙度。本发明基于矿物分析数据获取页岩油储层核磁孔隙度的方法,只需要利用成本较低的随钻录井采集的岩屑进行矿物分析,进而应用矿物含量拟合计算核磁孔隙度;由于是对岩屑实物进行矿物含量测量,测量值不受井筒环境影响,矿物含量测量精度较高,进而使得计算得到的核磁孔隙度数值精度也较高。
-
公开(公告)号:CN119128653A
公开(公告)日:2024-12-13
申请号:CN202411634371.5
申请日:2024-11-15
Applicant: 中国石油集团西部钻探工程有限公司 ,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
IPC: G06F18/241 , G06F18/27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储层分类技术领域,是一种基于录测融合的油基钻井深层页岩油储层分类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包括利用气测录井数据确定气测全烃异常倍数,获得第一储层分类结果;利用XRF元素录井数据确定元素脆性指数,获得第二储层分类结果;利用XRF元素录井数据获得骨架电阻率预测值,基于骨架电阻率预测值和骨架电阻率实测值的差值确定对应的第三储层分类结果;依据综合分类标准三个储层分类结果进行综合分析,得到待分类油基钻井深层页岩油储层的分类结果。本发明利用三种分类方法获得三个储层分类结果,并对三个储层分类结果进行综合分析,得到待分类油基钻井深层页岩油储层的分类结果,使得基钻井深层页岩油储层分类结果更加准确。
-
公开(公告)号:CN119088786A
公开(公告)日:2024-12-06
申请号:CN202411185236.7
申请日:2024-08-27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 , 中国石油集团西部钻探工程有限公司
IPC: G06F16/21 , G06F16/28 , G06F16/215 , G06Q50/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数据中台模式的智慧录井建设方法和系统,基于数据中台模式的智慧录井建设方法,包括:采集目标井的基础数据;分析基础数据之间的数据关系,构建数据关系模型;将基础数据进行抽象处理,然后再提取和去重;基于去重后的基础数据,建立数据标准,得到标准数据;基于标准数据,在中台系统上构建业务工程。本发明基于数据中台的优势,整合了录井的数据和业务,在数据使用和业务汇聚上进行创新,达到了数据先行,业务标准化的一体化贯通;用于对业务进行数据式解耦,基于数据标准和使用规范对业务进行限制,使各级录井的业务通过改造信息化系统,或添加接口都可以进入此流程,所投入的人财物力相对于重复开发将有明显减小。
-
公开(公告)号:CN117627639A
公开(公告)日:2024-03-01
申请号:CN202210988127.3
申请日:2022-08-17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 , 中国石油集团西部钻探工程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元素录井技术领域,是一种基于元素录井分析的盐底卡层方法,按下述步骤进行:S1,在研究区域内取岩屑样品,并挑选其中的泥岩样品,分析测试得到泥岩样品中元素含量;S2,根据盐底沉积指数模型,计算得到盐底沉积指数;S3,根据盐底风化指数模型,计算得到盐底风化指数;S4,根据得到的盐底沉积指数和盐底风化指数,建立盐底沉积‑风化指数综合图版,确定盐间泥岩和盐底泥岩的分界线,实现研究区域内的盐底卡层。本发明建立一个地质机理与实际生产相结合的盐底卡层模型、并能及时、准确的实现盐底卡层的方法,进而指导现场准确识别盐底泥岩,卡层成功率高。
-
公开(公告)号:CN117309826A
公开(公告)日:2023-12-29
申请号:CN202210700147.6
申请日:2022-06-20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 , 中国石油集团西部钻探工程有限公司
IPC: G01N21/6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石油天然气录井技术领域,是一种油基录井三维定量荧光储层油气评价方法,该方法下述步骤进行:步骤S1,取油井目标层段油基钻井液条件下的岩屑样品,对岩屑样品清洗、干燥;步骤S2,称取0.01g至0.05g岩屑样品,采用三维荧光光谱仪对岩屑样品进行检测分析,采集谱图和检测数据;步骤S3,将背景岩屑及储层岩屑主峰的激发波长、发射波长、相当油含量对应的数据投入三维坐标空间,得到背景岩屑与储层岩屑的三维荧光数据投影图。本发明建立了一种受油基钻井液污染的三维定量荧光储层油气评价方法,从分析源头降低了油基钻井液对油气评价的影响,方法便捷有效,丰富了油基录井解释手段。
-
公开(公告)号:CN116952709A
公开(公告)日:2023-10-27
申请号:CN202210391898.4
申请日:2022-04-14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 , 中国石油集团西部钻探工程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储层岩石力学技术领域,是一种基于岩屑分形维数的岩石脆性快速评价方法,按照下述步骤进行:第一步,获取建模钻井上返岩屑的粒度分布,建模钻井的上返岩屑取样后经过标准化破碎,之后对破碎后的岩屑进行分级筛分并按分级称重,计算得到岩屑粒度相对累计量;第二步,计算岩屑分形维数;第三步,采用矿物组分分析法计算岩屑样品的岩石脆性;第四步,建立岩屑分形维数与岩屑样品的岩石脆性指数的相关性计算模型。本发明建立了岩屑分形维数与脆性指数相关性模型,进而实现通过岩屑分形维数即可获得岩石脆性特征,可进一步降低数据获取成本,且时效性更强,具有很强的现场推广应用价值。
-
公开(公告)号:CN116066089B
公开(公告)日:2025-03-14
申请号:CN202111284168.6
申请日:2021-11-01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 , 中国石油集团西部钻探工程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储层含水性评价方法技术领域,是一种核磁共振及显微荧光融合技术构建的储层含水性评价模型,其包括建立含水性三维评价模型,利用该建立核磁+显微荧光含水性评价模型对储层含水性进行评价。本发明将核磁共振派生参数“可动水指数”、“含油指数”与显微荧光派生参数“水溶烃指数”量化参数融合建立核磁+显微荧光含水性评价模型,该模型涵盖了核磁共振和显微荧光薄片中最为敏感的含水性评价参数,通过核磁共振及显微荧光薄片技术双重验证,大大提高了储层含水性判别的准确率,为录井含水性识别提供了一种新方法。
-
公开(公告)号:CN118643418A
公开(公告)日:2024-09-13
申请号:CN202410759953.X
申请日:2024-06-13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 , 中国石油集团西部钻探工程有限公司
IPC: G06F18/243 , G06F18/214 , G06Q10/0639 , G06Q50/06
Abstract: 本公开涉及大数据挖掘和石油天然气录井解释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气测录井数据解释方法及装置。对气测录井数据进行标准化处理,得到适用于数据分析的规范数据;根据规范数据,计算用于表述气测录井曲线特征的增维属性;计算增维属性的相关性,保留相关性小于相关性阈值K的增维属性,得到相关增维特征;将相关增维特征进行重要性评价,计算每个相关增维特征的基尼指数,并按基尼指数从大到小排序,选择排序靠前的M个相关增维特征作为敏感参数,并采用敏感参数进行录井解释。本公开提高了储层价值性解释的准确度,提升了气测录井数据的处理和解释效率,有利于油田试油选层及勘探评价的决策。
-
公开(公告)号:CN118629528A
公开(公告)日:2024-09-10
申请号:CN202410603605.3
申请日:2024-05-15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 , 中国石油集团西部钻探工程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解释图版建立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流体衰减反演恢复的解释分析图版建立方法及装置。所述方法包括,获取研究区域多个特征井目标储层的敏感参数;基于所述敏感参数,获取目标储层的目标敏感参数;基于所述目标敏感参数,构建研究区域目标储层对应的敏感参数识别图版;获取所述特征井的邻井目标储层的目标敏感参数;基于所述邻井目标储层的目标敏感参数解释所述敏感参数识别图版,构建流体衰减反演恢复的解释分析图版。本发明利用流体衰减反演恢复录井技术,对现有的识别手段进行了补充,所优选的敏感参数作为横、纵坐标,将随钻气测样数据计算后投入到图版中,确定时钻地层中所含流体性质,提高了录井阶段油气水层的识别准确率。
-
公开(公告)号:CN108665545B
公开(公告)日:2022-03-18
申请号:CN201810443633.8
申请日:2018-05-10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 , 中国石油集团西部钻探工程有限公司
IPC: G06T17/0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地质勘探开发技术领域,是一种录井参数三维地质模型建立方法,包括以下步骤:第一步:获取录井模型参数,录井模型参数包括录井油气指数、录井dc指数‑岩石硬度数据和录井岩性数据;第二步:根据录井油气指数、录井dc指数‑岩石硬度数据和录井岩性数据建立与之对应的录井油气指数模型、录井dc指数‑岩石硬度模型和录井岩性模型。本发明实现了对构造、多孔介质储层及其内部属性参数的精细表征,通过录井油气指数、录井dc指数‑岩石硬度数据和录井岩性数据建立与之对应的录井油气指数模型、录井dc指数‑岩石硬度模型和录井岩性模型,将确定性建模与随机建模相结合,实现了储层油气有利区域的预测,满足实际工作的需求。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