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作业场所沉积粉尘实时监测系统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9643794A

    公开(公告)日:2025-03-18

    申请号:CN202411813443.2

    申请日:2024-12-11

    Abstract: 一种作业场所沉积粉尘实时监测系统及方法,系统:壳体上设有粉尘沉降口,并连接有腔室盖;测量基座位于粉尘沉降口下方,并经落尘伸缩连杆与落尘旋转传动机构连接,落尘旋转传动机构与落尘升降传动机构连接;第一、二检测片分别连接在测量基座的上下两端;落尘收集筒安装在落尘质量天平上;旋转盘上相对地安装有清扫装置和喷淋装置,清扫装置中的清洁头在清扫升降传动机构和清扫电动伸缩杆的配合下进行竖向及横向上的动作,喷淋装置中的喷淋头在喷淋升降传动机构和喷淋电动伸缩杆的配合下进行竖向及横向上的动作;方法:利用作业场所沉积粉尘实时监测系统进行实时连续监测作业。该系统及方法能实现对作业场所内落尘量的实时、连续和精确监测作业。

    基于ISODATA和随机模拟场景生成的混合储能系统容量配置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9891315A

    公开(公告)日:2025-04-25

    申请号:CN202411955978.3

    申请日:2024-12-2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基于ISODATA和随机模拟场景生成的混合储能系统容量配置方法,包括获取以小时为时间尺度的风速、光照强度和温度的全年历史数据,构成全年历史数据集,并对该数据集进行预处理;利用ISODATA聚类算法将预处理后的数据集进行聚类,得到典型日下以小时为时间尺度的数据集,将该数据集作为各小时分钟级风速、光照强度、温度数据的平均值,随机模拟形成以分钟为时间尺度的风速、光照强度、温度数据;针对风‑光‑荷‑储微电网系统,建立混合储能容量配置模型;将以分钟为时间尺度的数据输入到混合储能容量配置模型,利用粒子群算法得到混合储能的最优容量配置方案。本发明能够使蓄电池、超级电容在混合储能容量配置时充分发挥各自优势。

    一种基于防冲减压锚索的复合支护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0259495B

    公开(公告)日:2024-07-19

    申请号:CN201910593308.4

    申请日:2019-07-0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防冲减压锚索的复合支护方法,包括围岩,所述围岩内部均匀插入安装有锚杆,所述锚杆一端套接有第一托盘,所述第一托盘一侧安装有增阻套筒组件,本发明结构科学合理,使用安全方便,设置有增阻套筒组件,增阻套筒在压力作用下,轴向收缩,径向扩展,从而对孔壁加法向压力,进而使锚索装置与孔壁的摩擦力也逐渐增大,提高装置的支护力,实现二次增阻,当围岩压力超过恒阻减压弹簧与增阻套筒并联承载力时,增阻套筒发生形变,阻减压弹簧继续压缩,实现二次能量吸收及二次减压,配合深部注浆孔、钢筋网和浅部注浆孔的作用,使巷道围岩工况得到根本改善,充分提高围岩的自稳和承载能力。

    一种长期自动测量岩石变渗透率的水循环测试装置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9115669B

    公开(公告)日:2023-06-16

    申请号:CN201811143733.5

    申请日:2018-09-2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长期自动测量岩石变渗透率的水循环测试装置及方法,测试装置包括:岩样夹持加载系统,包括岩芯夹持器和围压控制系统,待测岩样放置于岩芯夹持器中;循环注液与排液系统,此系统控制流经岩石试样的液体,并形成一个循环回路;定时开关系统,此系统控制注液与排液系统在规定时间启动与关闭,无需操作人员值守控制;数据采集记录系统,此系统包括设置在测试装置中的三个压力变送器、两个质量传感器、一台无纸记录仪和计算机。本发明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无法研究长期的水流冲蚀作用,且仪器测量量程小,无法适用于渗透率突变的情况和渗透率变化大的测试问题,同时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测试仪器需要测试人员全程监测、手动操作的技术问题。

    一种基于防冲减压锚索的复合支护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0259495A

    公开(公告)日:2019-09-20

    申请号:CN201910593308.4

    申请日:2019-07-0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防冲减压锚索的复合支护方法,包括围岩,所述围岩内部均匀插入安装有锚杆,所述锚杆一端套接有第一托盘,所述第一托盘一侧安装有增阻套筒组件,本发明结构科学合理,使用安全方便,设置有增阻套筒组件,增阻套筒在压力作用下,轴向收缩,径向扩展,从而对孔壁加法向压力,进而使锚索装置与孔壁的摩擦力也逐渐增大,提高装置的支护力,实现二次增阻,当围岩压力超过恒阻减压弹簧与增阻套筒并联承载力时,增阻套筒发生形变,阻减压弹簧继续压缩,实现二次能量吸收及二次减压,配合深部注浆孔、钢筋网和浅部注浆孔的作用,使巷道围岩工况得到根本改善,充分提高围岩的自稳和承载能力。

    一种长期自动测量岩石变渗透率的水循环测试装置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9115669A

    公开(公告)日:2019-01-01

    申请号:CN201811143733.5

    申请日:2018-09-2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长期自动测量岩石变渗透率的水循环测试装置及方法,测试装置包括:岩样夹持加载系统,包括岩芯夹持器和围压控制系统,待测岩样放置于岩芯夹持器中;循环注液与排液系统,此系统控制流经岩石试样的液体,并形成一个循环回路;定时开关系统,此系统控制注液与排液系统在规定时间启动与关闭,无需操作人员值守控制;数据采集记录系统,此系统包括设置在测试装置中的三个压力变送器、两个质量传感器、一台无纸记录仪和计算机。本发明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无法研究长期的水流冲蚀作用,且仪器测量量程小,无法适用于渗透率突变的情况和渗透率变化大的测试问题,同时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测试仪器需要测试人员全程监测、手动操作的技术问题。

    装配式楼板的梁柱节点结构

    公开(公告)号:CN207063269U

    公开(公告)日:2018-03-02

    申请号:CN201720804994.1

    申请日:2017-07-05

    Abstract: 一种装配式楼板的梁柱节点结构,桁架钢筋混凝土叠合板包括预制层和叠合层,预制层包括桁架钢筋网和预制混凝土层;桁架钢筋网主要由上、下弦单元钢筋和腹杆单元钢筋组成;预制混凝土层将多个下弦单元钢筋和多个腹杆单元钢筋的下部包覆在其内部;叠合层包括现浇混凝土层和上部附加筋,现浇混凝土层将中部附加筋、上部附加筋、上弦单元钢筋和腹杆单元钢筋的上部包覆于其内部;建筑面层将H型钢梁上翼缘包覆在内。该节点结构中能有效节省楼层净高空间,能有效提高安装效率。该节点结构中钢梁板的整体高度较小,能有效减小对楼层净高空间的占用,同时,现场安装时需要支撑装置少,能更便于现场的安装操作,能有效提高现场的安装效率。

    一种长期自动测量岩石变渗透率的水循环测试装置

    公开(公告)号:CN209182205U

    公开(公告)日:2019-07-30

    申请号:CN201821606546.1

    申请日:2018-09-29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长期自动测量岩石变渗透率的水循环测试装置,包括:岩样夹持加载系统,包括岩芯夹持器和围压控制系统,待测岩样放置于岩芯夹持器中;循环注液与排液系统,此系统控制流经岩石试样的液体,并形成一个循环回路;定时开关系统,此系统控制注液与排液系统在规定时间启动与关闭,无需操作人员值守控制;数据采集记录系统,此系统包括设置在测试装置中的三个压力变送器、两个质量传感器、一台无纸记录仪和计算机。本实用新型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无法研究长期的水流冲蚀作用,且仪器测量量程小,无法适用于渗透率突变的情况和渗透率变化大的测试问题,同时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测试仪器需要测试人员全程监测、手动操作的技术问题。(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一种防冲减压锚索
    10.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10483772U

    公开(公告)日:2020-05-08

    申请号:CN201921022874.1

    申请日:2019-07-03

    Abstract: 本新型实用公开了一种防冲减压锚索,包括围岩,所述围岩内部均匀插入安装有锚杆,所述锚杆一端套接有第一托盘,所述第一托盘一侧安装有增阻套筒组件,本新型实用结构科学合理,使用安全方便,设置有增阻套筒组件,增阻套筒在压力作用下,轴向收缩,径向扩展,从而对孔壁加法向压力,进而使锚索装置与孔壁的摩擦力也逐渐增大,提高装置的支护力,实现二次增阻,当围岩压力超过恒阻减压弹簧与增阻套筒并联承载力时,增阻套筒发生形变,阻减压弹簧继续压缩,实现二次能量吸收及二次减压,配合深部注浆孔、钢筋网和浅部注浆孔的作用,使巷道围岩工况得到根本改善,充分提高围岩的自稳和承载能力。(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