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5344928B
公开(公告)日:2024-03-22
申请号:CN202210996867.1
申请日:2022-08-19
IPC: G06F30/13 , G06F30/20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耕地下采煤区域变形控制的地表沉陷叠加计算方法,属于地表沉陷预测领域。将地表沉陷问题简化为采空区下沉的高度,之后根据采空区间隔留下的垮落区空间以及充填体空间计算填满垮落区后的地表沉陷高度,由于充填体在受力过程中会出现压缩,因此根据充填体的充实率判断充填体在受力后的压缩空间,从而计算出充填体压实空间产生的地表沉陷高度,将前后两个地面沉陷高度相加即可获得地下开采空间产生的地表沉陷的总高度。其计算步骤简单,更符合实际情况,有效提高了区域岩层控制下地表移动和变形计算结果的精度,对实现煤粮复合区煤炭绿色开采和耕地协同修复治理有很强的指导作用。
-
公开(公告)号:CN109958094A
公开(公告)日:2019-07-02
申请号:CN201910150760.3
申请日:2019-02-28
Applicant: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
IPC: E02B3/1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城市防洪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水流冲击式自动升降防洪墙,包括防洪挡板和升降机构,防洪挡板活动安装于河堤上沿,升降机构能够驱动防洪挡板沿河堤上沿翻转实现升降;升降机构包括水平传动螺杆和竖直升降螺杆,水平传动螺杆的端部伸出中空腔室外并且安装有驱动叶轮,竖直升降螺杆外套装有转向涡轮,水平传动螺杆与转向涡轮相互啮合,进而驱使竖直升降螺杆旋转并实现上下升降;竖直升降螺杆上端伸出中空腔室外并安装有滑块,防洪挡板的背部设置有能够卡装滑块的滑槽,竖直升降螺杆上下升降带动滑块沿滑槽移动从而使防洪挡板实现翻转,该防洪墙能够将水流冲击的动能转化为防洪挡板翻转的动力,实现洪水来临时挡板的自动上升及时阻挡洪水。
-
公开(公告)号:CN119106592A
公开(公告)日:2024-12-10
申请号:CN202410975937.4
申请日:2024-07-19
Applicant: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
IPC: G06F30/25 , G16C60/00 , G06F111/06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基于颗粒流程序设计密实填料骨架的混凝土配合比确定方法,旨在解决现有修正的Andresen&Andresen模型难以预测得到最小孔隙率的技术问题。本申请通过筛分试验得到混凝土各固体颗粒级配曲线,将颗粒级配参数输入在颗粒流程序中,构建模型边界,确定颗粒投放比例,从大颗粒至小颗粒依次投放,计算得到最小孔隙率,进而确定混凝土中各组分的粒径并得到密实填料骨架,最后根据各颗粒组分的表观密度及其粒径从而确定各组分用量比,同时得到最优配合比和混合材料分布曲线。利用本申请方法可以得到混凝土配合比和各骨料成分最优比例,由此确定各组分最优用量,从而从最小孔隙率上实现混凝土的最密实堆积。
-
公开(公告)号:CN109958094B
公开(公告)日:2024-03-22
申请号:CN201910150760.3
申请日:2019-02-28
Applicant: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
IPC: E02B3/1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城市防洪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水流冲击式自动升降防洪墙,包括防洪挡板和升降机构,防洪挡板活动安装于河堤上沿,升降机构能够驱动防洪挡板沿河堤上沿翻转实现升降;升降机构包括水平传动螺杆和竖直升降螺杆,水平传动螺杆的端部伸出中空腔室外并且安装有驱动叶轮,竖直升降螺杆外套装有转向涡轮,水平传动螺杆与转向涡轮相互啮合,进而驱使竖直升降螺杆旋转并实现上下升降;竖直升降螺杆上端伸出中空腔室外并安装有滑块,防洪挡板的背部设置有能够卡装滑块的滑槽,竖直升降螺杆上下升降带动滑块沿滑槽移动从而使防洪挡板实现翻转,该防洪墙能够将水流冲击的动能转化为防洪挡板翻转的动力,实现洪水来临时挡板的自动上升及时阻挡洪水。
-
公开(公告)号:CN210049181U
公开(公告)日:2020-02-11
申请号:CN201920255650.9
申请日:2019-02-28
Applicant: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
IPC: E02B3/10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城市防洪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水流冲击式自动升降防洪墙,包括防洪挡板和升降机构,防洪挡板活动安装于河堤上沿,升降机构能够驱动防洪挡板沿河堤上沿翻转实现升降;升降机构包括水平传动螺杆和竖直升降螺杆,水平传动螺杆的端部伸出中空腔室外并且安装有驱动叶轮,竖直升降螺杆外套装有转向涡轮,水平传动螺杆与转向涡轮相互啮合,进而驱使竖直升降螺杆旋转并实现上下升降;竖直升降螺杆上端伸出中空腔室外并安装有滑块,防洪挡板的背部设置有能够卡装滑块的滑槽,竖直升降螺杆上下升降带动滑块沿滑槽移动从而使防洪挡板实现翻转,该防洪墙能够将水流冲击的动能转化为防洪挡板翻转的动力,实现洪水来临时挡板的自动上升及时阻挡洪水。(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号:CN211228422U
公开(公告)日:2020-08-11
申请号:CN201921570598.2
申请日:2019-09-20
Applicant: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环境保护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水环境治理用河流垃圾打捞装置。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市场上部分水面垃圾清理装置无法粉碎垃圾。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水环境治理用河流垃圾打捞装置,包括打捞艇,所述打捞艇的两侧均焊接有侧翼,且侧翼的一端与引流板的一侧焊接,所述打捞艇与引流板相对的一侧通过粉碎箱固定连接。本实用新型在使用过程中,通过打捞艇进行移动并推动水流带动垃圾向两侧流动,当粉碎轮盘进行转动时粉碎刀片与落入粉碎箱内的垃圾进行接触并将垃圾切碎,当垃圾被切碎时通过粉碎轮盘的间隙落入输送斜板的顶部,此时垃圾碎片随输送斜板的斜面穿过储料通口落入储料腔内。
-
公开(公告)号:CN210761176U
公开(公告)日:2020-06-16
申请号:CN201921570580.2
申请日:2019-09-20
Applicant: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用于水文监测的浮标投放装置,涉及水文监测装置领域。该用于水文监测的浮标投放装置,包括第一支撑板,所述第一支撑板的顶部设置有减震装置,所述减震装置的顶部设置有第二支撑板,所述第二支撑板的顶部设置有转盘,所述转盘的底部设置有第一皮带轮,所述第一皮带轮的一侧设置有电机,所述电机的输出端设置有第二皮带轮。该用于水文监测的浮标投放装置,通过设置的第三支撑板,可以对水文监测的浮漂进行放置时能够通过第三支撑板底部的转盘进行转向调节,对不同方向上的放置都能够进行投放,在第三支撑板的底部设有电机进行带动第三支撑板能够转向。
-
公开(公告)号:CN118945666A
公开(公告)日:2024-11-12
申请号:CN202410971097.4
申请日:2024-07-19
Applicant: 中国矿业大学
IPC: H04W12/122 , G05D1/86 , H04L9/40 , H04W4/4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DoS攻击下多智能体系统基于分层的异步动态事件触发的时变输出编队控制方法,包括建立领导者和跟随者的动态模型;建立约束条件;建立DoS攻击模型;设计Luenberger观测器;设计自适应状态观测器;构建输出反馈编队控制器,并建立相应的动态跟踪误差系统模型;分析证明在DoS攻击下多智能体系统的观测误差;分析在DoS攻击下多智能体系统编队跟踪性能,并验证在时变输出编队问题中有效性。本发明能够实时估计领导者的状态信息,并有效地避免了通信资源的浪费和DoS攻击带来的负面影响。基于该观测器,结合输出调节技术和状态反馈控制,使得多智能体系统在一定误差界内达成期望的时变编队构型。
-
公开(公告)号:CN118915452A
公开(公告)日:2024-11-08
申请号:CN202410967648.X
申请日:2024-07-18
Applicant: 中国矿业大学
IPC: G05B13/0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FDI攻击下网络化带式输送机系统的安全协调控制方法,包括:建立基于柔性联接双永磁同步电机的网络化带式输送机驱动控制模型;建立FDI攻击下网络化带式输送机系统的安全控制框架;设计基于二次型调节器的安全控制策略;依据步骤建立的FDI网络攻击模型,设计了基于奇异摄动理论的组合次优安全协调控制器。本方法可有效的避免FDI网络攻击造成的安全隐患,并且可以有效消除因电机系统具有的双时间尺度带来的病态数值问题。对提高带式输送机系统的协调控制性能和网络安全性有着非常深远的意义。
-
公开(公告)号:CN118199918B
公开(公告)日:2024-08-20
申请号:CN202410136004.6
申请日:2024-01-31
Applicant: 中国矿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ROS环境下网联机器人的网络攻击系统,包括场景设定模块、编队环境生成模块和网络攻击模块,其中网络攻击模块包含虚假数据注入模块、重放攻击模块和拒绝服务攻击模块;运行领航者节点生成Gazebo场景,通过编队算法计算出跟随者tt1机器人下一时刻运行的速度,并将速度通过TCP协议作为控制信号发送给跟随者tt1机器人,控制跟随者的运动;拦截含控制信号的数据包并注入虚假数据,发送给从机;重放存储含控制信号的数据包,跟随者tt1按重放指令进行运动;向跟随者tt1发送大量不符合规则的连接请求的数据包,使其处于半连接状态。本发明易于部署、操作简便且具有较强的扩展性,为机器人网络安全领域的研究人员提供了必要的网络攻击环境。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