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6876880A
公开(公告)日:2023-10-13
申请号:CN202310857310.4
申请日:2023-07-13
Applicant: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NPR钢筋的钢筋混凝土梁体外预应力加固结构,包括NPR钢筋、锚固结构以及用于张拉所述NPR钢筋的预应力施加组件;所述预应力施加组件包括钢筋预应力施加锚具、穿心式张拉千斤顶、导杆、临固组件和锚板组件;所述临固组件包括可夹紧固定在所述钢筋混凝土梁结构两侧的夹板夹具和设置在所述夹板夹具下方的安装座,本发明的加固结构通过对预应力材料进行优化以保证预应力钢筋混凝土梁在实现加固的同时,可以克服动力荷载下的大变形问题,且结构简单,安装方便;本发明的方法使用前述的钢筋混凝土梁体外预应力加固结构,在临时固定张拉千斤顶时不在混凝土梁结构上打孔,能够减少体外预应力加固时对钢筋混凝土梁结构的二次损伤。
-
公开(公告)号:CN116863650A
公开(公告)日:2023-10-10
申请号:CN202310837150.7
申请日:2023-07-10
Applicant: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IPC: G08B21/10 , G08B21/18 , H04B10/071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滑坡监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光纤与NPR锚索结合的边坡阶梯式监测方法。该方法包括:将光纤传感器按照预设方式固定在NPR锚索上,形成锚索光纤传感器;将编号分组后的锚索光纤传感器固定在边坡内;获取每个锚索光纤传感器对应的牛顿力,基于牛顿力进行拟合获取每个锚索光纤传感器对应的牛顿力变化曲线;根据每个锚索光纤传感器对应的牛顿力变化曲线判断预警等级,并根据预警等级确定判断时长;在判断时长内获取每个时刻各锚索光纤传感器对应的应变值;根据每组锚索光纤传感器中各锚索光纤传感器每个时刻对应的应变值确定最可能发生滑坡的位置。本发明能够精确的对边坡滑坡进行预警,并确定边坡最可能发生滑坡的位置。
-
公开(公告)号:CN114318248A
公开(公告)日:2022-04-12
申请号:CN202111550682.X
申请日:2021-12-17
Applicant: 国家能源集团新能源有限责任公司 ,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锰钴尖晶石涂层的制备方法及应用。本发明通过将待喷涂基体与锰钴靶材共置于真空无氧环境内,使用高温电弧加热锰钴金属靶材,使其气化并使锰钴蒸气充满整个腔体;使样品保持较低温度如300℃,使锰钴蒸气在待喷涂基体表面凝华形成锰钴金属预涂层;然后将表面带有锰钴金属预涂层在待喷涂基体在高温空气中氧化,得到锰钴尖晶石涂层。本发明得到的锰钴尖晶石涂层质地均匀致密,高温下导电性良好,其面比电阻可以达到10mΩ·cm2以下,具备良好的稳定性,在500小时的范围内无明显电阻上升;可以广泛应用于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中。
-
公开(公告)号:CN115788590A
公开(公告)日:2023-03-14
申请号:CN202310046660.2
申请日:2023-01-31
Applicant: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IPC: E21F17/18 , G01V1/30 , E21F17/00 , G06Q10/0635 , G06Q50/08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隧道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跨断层隧道围岩抗震变形与监测的控制方法和系统。该方法包括:基于各风险评估因子以及各风险评估因子对应的评估权重,构建风险评估矩阵,以建立风险值与破坏程度之间的对应关系;其中,风险评估因子至少包括:围岩相对变形量、强度应力比和震中距;获取目标隧道的风险评估因子的取值,并基于风险评估矩阵,计算目标隧道的风险值,以根据风险值与破坏程度之间的对应关系确定目标隧道所属的破坏程度;基于不同破坏程度采用隔震减震措施、吸能支护措施联合防治,当隧道严重破坏时,在施加减震措施的基础上运用高应力NPR锚网索强化支护效果,通过模型相似试验对地震破坏的控制效果进行评价,反馈并优化支护方案。
-
公开(公告)号:CN115788590B
公开(公告)日:2023-04-28
申请号:CN202310046660.2
申请日:2023-01-31
Applicant: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IPC: E21F17/18 , G01V1/30 , E21F17/00 , G06Q10/0635 , G06Q50/08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隧道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跨断层隧道围岩抗震变形与监测的控制方法和系统。该方法包括:基于各风险评估因子以及各风险评估因子对应的评估权重,构建风险评估矩阵,以建立风险值与破坏程度之间的对应关系;其中,风险评估因子至少包括:围岩相对变形量、强度应力比和震中距;获取目标隧道的风险评估因子的取值,并基于风险评估矩阵,计算目标隧道的风险值,以根据风险值与破坏程度之间的对应关系确定目标隧道所属的破坏程度;基于不同破坏程度采用隔震减震措施、吸能支护措施联合防治,当隧道严重破坏时,在施加减震措施的基础上运用高应力NPR锚网索强化支护效果,通过模型相似试验对地震破坏的控制效果进行评价,反馈并优化支护方案。
-
公开(公告)号:CN119309942B
公开(公告)日:2025-04-25
申请号:CN202411874377.X
申请日:2024-12-19
Applicant: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岩石冲击剪切模拟的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全剪切‑渗流耦合的动态冲击剪切装置,静态加载框架内部设有用于放置岩石模拟件的试验腔,静态加载框架的一侧连接节理渗流模块,远离节理渗流模块的一侧对应连接渗流盒;静态加载模块包括四个加载件,入射杆平行于其中一个水平分布的加载件,入射杆的一端伸入静态加载框架后抵触在第一试块的外壁,另一端对应连接有气缸通过气缸向入射杆供气,子弹通过入射杆提高动能后冲击第一试块。同时具备渗流和冲击剪切的功能,更加贴合复杂地质环境,揭示深部岩石赋水条件下的动态剪切特性。
-
公开(公告)号:CN119309942A
公开(公告)日:2025-01-14
申请号:CN202411874377.X
申请日:2024-12-19
Applicant: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岩石冲击剪切模拟的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全剪切‑渗流耦合的动态冲击剪切装置,静态加载框架内部设有用于放置岩石模拟件的试验腔,静态加载框架的一侧连接节理渗流模块,远离节理渗流模块的一侧对应连接渗流盒;静态加载模块包括四个加载件,入射杆平行于其中一个水平分布的加载件,入射杆的一端伸入静态加载框架后抵触在第一试块的外壁,另一端对应连接有气缸通过气缸向入射杆供气,子弹通过入射杆提高动能后冲击第一试块。同时具备渗流和冲击剪切的功能,更加贴合复杂地质环境,揭示深部岩石赋水条件下的动态剪切特性。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