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7662151B
公开(公告)日:2024-07-12
申请号:CN202311685439.8
申请日:2023-12-08
Applicant: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 陕煤集团神木红柳林矿业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煤层U型井开采方法和系统。所述方法应用于煤层U型井开采系统,所述系统包括:第一地面设施单元、第二地面设施单元、射流破煤单元和气举反循环抽采单元;煤层开采系统设置于U型开采通道,U型开采通道包括破煤段、抽采孔和破煤孔;破煤段包括多个子破煤段。迭代执行如下操作直到完成破煤段的抽采:第一地面设施单元输送射流液至射流破煤单元;射流破煤单元对当前位置处的子破煤段进行破煤得到破碎煤渣;气举反循环抽采单元抽采煤水混合物;第二地面设施单元接收煤水混合物;射流破煤单元和气举反循环抽采单元响应于确定子破煤段抽采完成,利用第一地面设施单元和第二地面设施单元提供的动力移动至下一子破煤段处。
-
公开(公告)号:CN117703270A
公开(公告)日:2024-03-15
申请号:CN202311579008.3
申请日:2023-11-23
Applicant: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 陕煤集团神木红柳林矿业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开采系统及方法。所述系统包括:机械扩孔破煤模块包括:钻杆旋转装置、钻杆和扩孔掏槽钻头;钻杆旋转装置、钻杆和扩孔掏槽钻头依次连接,对采煤钻孔中的煤层进行旋切扩孔掏槽作业;气举反循环提升模块利用空压机将煤气水混合物通过双壁钻杆的内管通道运输至煤气水分离模块;磨料射流水力破煤模块包括压裂车、钻杆旋转装置、钻杆和射流工具串,其依次连接对煤层进行开采。本申请实施例通过结合机械扩孔和水力耦合采煤能够有效避免井下开采因煤与瓦斯突出、冲击地压或突水水害等问题带来的安全风险,又因地面配套设施的可移动性,能够良好的适应多种煤层赋存状态,且通过水射流破煤能够有效防止爆炸,提高开采过程的安全性。
-
公开(公告)号:CN116753026A
公开(公告)日:2023-09-15
申请号:CN202310531801.X
申请日:2023-05-11
Applicant: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 陕西华电榆横煤电有限责任公司 , 陕煤集团神木红柳林矿业有限公司 , 陕西陕煤曹家滩矿业有限公司 , 矿业大学(北京)内蒙古研究院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煤矿离层发育状态的辨识方法以及相关设备,所述方法包括:获取预设时间间隔内煤矿地表的沉降变化数据、与所述煤矿地表相应的垮落带的岩石应力变化数据以及水压变化数据;根据所述岩石应力变化数据以及所述水压变化数据确定所述垮落带的高度下降量;根据所述高度下降量以及所述沉降变化数据确定煤矿离层发育状态。
-
公开(公告)号:CN115788579A
公开(公告)日:2023-03-14
申请号:CN202210515441.X
申请日:2022-05-11
Applicant: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 陕西陕煤曹家滩矿业有限公司 , 陕煤集团神木张家峁矿业有限公司 , 陕西华电榆横煤电有限责任公司 , 陕煤集团神木红柳林矿业有限公司 , 河北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第四地质大队
Abstract: 本公开提供一种煤层开采覆岩三带时空演化监测方法,沿煤层推的垂向对监测区域地下进行分层持续监测获取地下层位变形数据;沿煤层推采方向对监测区域地表定期进行区域测量获取地表变形数据;通过地下层位变形数据和地表变形数据,构建煤层开采覆岩三带发育动态模型,获取煤层开采覆岩三带发育规律数据;利用煤层开采覆岩三带发育规律数据,获得井下煤层工作面推采进度与覆岩三带发育高度之间的时空关系数据,将时空关系数据作为井下安全开采的监测依据。本公开融合无人机航摄测绘、地表移动观测、导水裂隙带探测与光纤监测技术,为覆岩三带发育高度的最佳探查时机提供帮助,有利于井下安全开采。
-
公开(公告)号:CN117703270B
公开(公告)日:2025-03-04
申请号:CN202311579008.3
申请日:2023-11-23
Applicant: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 陕煤集团神木红柳林矿业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开采系统及方法。所述系统包括:机械扩孔破煤模块包括:钻杆旋转装置、钻杆和扩孔掏槽钻头;钻杆旋转装置、钻杆和扩孔掏槽钻头依次连接,对采煤钻孔中的煤层进行旋切扩孔掏槽作业;气举反循环提升模块利用空压机将煤气水混合物通过双壁钻杆的内管通道运输至煤气水分离模块;磨料射流水力破煤模块包括压裂车、钻杆旋转装置、钻杆和射流工具串,其依次连接对煤层进行开采。本申请实施例通过结合机械扩孔和水力耦合采煤能够有效避免井下开采因煤与瓦斯突出、冲击地压或突水水害等问题带来的安全风险,又因地面配套设施的可移动性,能够良好的适应多种煤层赋存状态,且通过水射流破煤能够有效防止爆炸,提高开采过程的安全性。
-
公开(公告)号:CN117662151A
公开(公告)日:2024-03-08
申请号:CN202311685439.8
申请日:2023-12-08
Applicant: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 陕煤集团神木红柳林矿业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煤层U型井开采方法和系统。所述方法应用于煤层U型井开采系统,所述系统包括:第一地面设施单元、第二地面设施单元、射流破煤单元和气举反循环抽采单元;煤层开采系统设置于U型开采通道,U型开采通道包括破煤段、抽采孔和破煤孔;破煤段包括多个子破煤段。迭代执行如下操作直到完成破煤段的抽采:第一地面设施单元输送射流液至射流破煤单元;射流破煤单元对当前位置处的子破煤段进行破煤得到破碎煤渣;气举反循环抽采单元抽采煤水混合物;第二地面设施单元接收煤水混合物;射流破煤单元和气举反循环抽采单元响应于确定子破煤段抽采完成,利用第一地面设施单元和第二地面设施单元提供的动力移动至下一子破煤段处。
-
公开(公告)号:CN116753026B
公开(公告)日:2024-01-30
申请号:CN202310531801.X
申请日:2023-05-11
Applicant: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 陕西华电榆横煤电有限责任公司 , 陕煤集团神木红柳林矿业有限公司 , 陕西陕煤曹家滩矿业有限公司 , 矿业大学(北京)内蒙古研究院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煤矿离层发育状态的辨识方法以及相关设备,所述方法包括:获取预设时间间隔内煤矿地表的沉降变化数据、与所述煤矿地表相应的垮落带的岩石应力变化数据以及水压变化数据;根据所述岩石应力变化数据以及所述水压变化数据确定所述垮落带的高度下降量;根据所述高度下降量以及所述沉降变化数据确定煤矿离层发育状态。
-
公开(公告)号:CN119939399A
公开(公告)日:2025-05-06
申请号:CN202411592419.0
申请日:2024-11-08
Applicant: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 陕西省地质环境监测总站(陕西省地质灾害中心) , 矿业大学(北京)内蒙古研究院 , 鄂尔多斯市应急管理局
IPC: G06F18/243 , G06F18/2411 , G06N20/20 , G06Q50/02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黄土地区采煤沉陷区上覆边坡稳定性预测与空间识别方法及相关设备。预测方法包括:根据黄土地区边坡的环境因素、结构因素和地区调整系数,确定目标区域中第一隐患区域;第一隐患区域包括至少一个采用井工开采的采煤矿区及其采煤沉陷区;根据采空区变形影响范围、开采煤层的采深采厚比,采煤工艺和边坡类型,确定第一隐患区域中的第二隐患区域;获取多个采煤沉陷区边坡的稳定性情况、影响因素及其量化值,输入影响因素量化值训练随机森林模型并验证得到沉陷区边坡稳定性预测模型,针对第二隐患区域内有失稳隐患边坡,输入影响其稳定性因素量化值至边坡稳定性预测模型中,得到第二隐患区域有失稳隐患边坡的预测结果。
-
公开(公告)号:CN118309400B
公开(公告)日:2024-11-12
申请号:CN202410249162.2
申请日:2024-03-05
Applicant: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煤、气、热协调共采系统,包括:煤气开采单元、煤水地热提升单元、气热利用单元,本申请通过水力破煤、气举反循环抽煤的方式,实现了钻井液循环利用,降低了开采成本,同时能有效将地热资源、煤层气资源与煤炭同步回收利用,解决了常规煤系共伴生资源单一靶向性开发投资成本高,协同开发技术难度大、瓦斯抽采与煤炭开采的时空接替矛盾突出等相关技术壁垒,结合煤气热资源禀赋特征,通过创新开采技术模式并设计开发配置系统装备,将煤气地热资源打包整合开发,降低资源开发成本,实现传统能源与非化石能源一体化开发与利用新模式,推动了矿山开采技术的革新。
-
公开(公告)号:CN110513149B
公开(公告)日:2024-08-20
申请号:CN201910656980.3
申请日:2019-07-19
Applicant: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 中赟国际工程有限公司
IPC: E21F17/1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突水监测装置及突水监测方法,该突水监测装置包括至少一个通讯终端、至少一个处理终端和多个液位探头;其中:多个液位探头,分别设置在地下空间的不同点位,用于获取不同点位的水压或水位数据;处理终端,与多个所述液位探头连接,用于接收与处理多个所述液位探头获取的所述水压或水位数据,并将处理后的数据集中传输给所述通讯终端;通讯终端,与所述处理终端连接,用于接收与处理所述处理终端上传的数据,并将处理后的数据向外传输。该突水监测装置监测相同点位的水压或水位数据,能够减少处理终端与通讯终端的使用数量,最大程度地降低突水监测装置的成本,实现突水全过程的实时监测。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