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9534210A
公开(公告)日:2025-02-28
申请号:CN202411757655.3
申请日:2024-12-03
Applicant: 中国神华能源股份有限公司神东煤炭分公司 , 中国矿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气体密度直接测定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气体密度直接测定装置,包括测试换气盒体组件,所述测试换气盒体组件的一侧由上至下安装有压力测量装置、温度测量装置和信号接收器;所述测试换气盒体组件的另一侧安装有振动发生装置,所述测试换气盒体组件的另一侧安装有信号处理装置,所述信号处理装置上安装有显示装置。本申请能快速通过真空泵向测试换气盒体组件内供给气体,并且能快速使得振动发生装置发生振动,能有效将振动通过测试换气盒体组件内的气体进行传递,同时通过相应测量部件进行测量,以有效通过声波的数据来实现气体密封的测定,其能有效实现气体密度的实时连续测量;并且适用于各种类型的气体。
-
公开(公告)号:CN119435077A
公开(公告)日:2025-02-14
申请号:CN202411610315.8
申请日:2024-11-12
Applicant: 中国神华能源股份有限公司神东煤炭分公司 , 中国矿业大学
Inventor: 刘兆祥 , 王刚 , 李斌 , 张福成 , 许亚优 , 鲍利民 , 李金刚 , 王宝富 , 郭志有 , 刘欣文 , 王光雄 , 张运增 , 贺兵兵 , 王江龙 , 李龙 , 白富强 , 郭雅豪 , 宋小林 , 王青祥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预防低氧窒息及有害气体的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井下密闭启封预防低氧窒息及有害气体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无人机搭载多种传感器,用以全面收集井下环境数据;基于数据分析,制定氧气输送计划;布设氧气管路系统;开始输送氧气,逐步改善密闭空间环境;无人机持续巡检,监测环境变化;达到安全标准后,人员进入进行启封操作。本申请结合了无人机技术和氧气输送技术的优势,以便实现了安全、高效的超前环境改善;能通过实时数据收集和分析,实现了精准、动态的氧气输送控制,并且控制氧气浓度在安全范围内;并且能实现持续性巡查和保证安全的进行启封操作。
-
公开(公告)号:CN119664425A
公开(公告)日:2025-03-21
申请号:CN202411757602.1
申请日:2024-12-03
Applicant: 中国神华能源股份有限公司神东煤炭分公司 , 中国矿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矿用供氧调节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矿用工作面智能供氧调节系统,包括供氧设备,所述供氧设备的一侧设有空气净化设备,所述供氧设备和空气净化设备的一端均连接有连接管,两个连接管的一侧共同连接有气孔调节设备,所述气孔调节设备的一侧连接有供气管,所述供气管的一端安装有风机设备。本申请能通过净化组件的作用有效对空气进行净化,并且便于进行拆卸更换,还能有效监测矿道内的气体情况,以便于快速控制是否进行气体的供给,同时能控制含氧量,并且保证矿道内的安全性和充分供给矿道内的工作人员,还能根据矿道内的情况进行定点供给氧气,提升矿道内的气体质量。
-
公开(公告)号:CN118013879A
公开(公告)日:2024-05-10
申请号:CN202410130954.8
申请日:2024-01-31
Applicant: 中国矿业大学
IPC: G06F30/28 , G06F30/27 , G06N3/0442 , G06Q50/02 , G01N33/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采空区气体异常涌入工作面的监测控制方法,先获取地面大气压、井下大气压、邻近采空区气压、地面温度、井下温度、邻近采空区温度、回风氧气浓度数据,并建立氧气浓度LSTM神经网络预测模型,以上述参数作为模型训练输入数据集,模型输出变量为工作面氧气浓度;对模型进行训练,使得模型获取上述参数与工作面氧气浓度之间的对应关系;后续监测时,仅需定期采集各个参数的实时数据输入模型后,则模型能输出工作面的O2浓度预测值,同时将工作面的O2浓度进行分级,根据预测值对应等级,确定相应的处理措施,最终能提前预测综采面即将发生低氧的情况,从而及时采取相应措施,防止综采面发生低氧,保证综采面的氧气浓度持续正常。
-
公开(公告)号:CN113431494B
公开(公告)日:2022-03-01
申请号:CN202110880485.8
申请日:2021-08-02
Applicant: 中国矿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直井周向扫略流态化采煤系统,包括煤层定向钻孔部分和流态化采煤部分。本发明的高压输运管包括利用电流变液或磁流变液特性、通过电极组件或电磁线圈组件控制呈刚性管状态或柔性管状态的水力切割段,在利用采煤竖井水力采煤和利用煤层底部的运煤巷道输运煤炭上井技术方案的基础上,利用定向钻技术对应采煤竖井自地面施工开拓沿煤层走向直线延伸的煤层定向钻孔、并将煤层定向钻孔作为水力切割段伸入煤层的长度基础,采用输运管弯折装置配合控制电极组件或电磁线圈组件的方式使水力切割段弯折并通过自进式牵引喷头牵引进入煤层定向钻孔,能够实现大大提高地面钻孔采煤单个钻井的采煤区域范围。
-
公开(公告)号:CN113338932A
公开(公告)日:2021-09-03
申请号:CN202110639146.0
申请日:2021-06-08
Applicant: 中国矿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无巷道地面钻井流态化采煤方法,无巷道地面钻井流态化采煤系统包括物理流态化采煤部分和煤岩混合物输送部分;物理流态化采煤部分包括采煤竖井、高压输运管和高压射流器;煤岩混合物输送部分包括工艺斜井、煤岩混合物提升竖井和煤岩混合物输运管。本发明采用定向钻技术将采煤竖井的底端与煤岩混合物提升竖井的底端贯通连接形成煤岩混合物自流通道,利用采煤竖井与煤岩混合物提升竖井之间的高度差实现被水力切割下的呈流态化的煤岩混合物自流进入煤岩混合物汇集仓、并经吸浆泵泵压上井,实现井下无人的物理流态化采煤作业,采煤竖井、工艺斜井和煤岩混合物提升竖井均可采用相对较小的打设孔径,实现相对较低的煤炭开采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113338802A
公开(公告)日:2021-09-03
申请号:CN202110758111.9
申请日:2021-07-05
Applicant: 中国矿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地面定向钻井流态化水力采煤系统,包括定向钻井水力采煤部分和定向钻井煤岩混合物输送部分;定向钻井水力采煤部分包括钻采定向钻机、定向采煤钻井、采煤定向钻杆和钻采一体化装置;定向钻井煤岩混合物输送部分包括钻吸定向钻机、定向吸煤钻井、吸煤定向钻杆和钻吸一体化装置。本发明以定向钻技术为基础,自地面分别利用钻采一体化装置和钻吸一体化装置打设定向采煤钻井和定向吸煤钻井,通过钻采一体化装置进行水力切割,煤层钻井段底端位置经水力切割与煤层贯通钻井段贯通后,通过钻吸一体化装置将煤岩混合物泵压上井,能够在实现无作业人员井下作业的前提下降低煤炭开采成本,特别适用于对倾斜走向的松软煤层进行煤矿开采。
-
公开(公告)号:CN117007753A
公开(公告)日:2023-11-07
申请号:CN202310946467.4
申请日:2023-07-31
Applicant: 中国矿业大学 , 国能神东煤炭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煤矿井下巷道内CO的溯源方法,先在实验室分别确定当前煤矿中煤炭自然发火的稳定碳13同位素的范围值和尾气排放的稳定碳13同位素的范围值,然后对煤矿特定区域在同一时间段内进行气体采样,通过同位素分析获得每份气样的稳定碳13同位素值,接着依次与煤炭自然发火的稳定碳13同位素的范围值进行比较,从而溯源出每份气样的来源,最后根据气样来源的比例,结合当前时间段内监测的CO浓度平均值,经过计算得出当前时间段内来自煤炭自然发火的CO浓度,最后与阈值比较,从而较为准确的判断是否存在自然发火情况,避免由于尾气排放导致CO浓度超限使得煤矿停产的情况发生,为后续煤矿安全管理提供数据支撑。
-
公开(公告)号:CN116447591A
公开(公告)日:2023-07-18
申请号:CN202310173049.6
申请日:2023-02-28
Applicant: 中国矿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壁面凹腔与喷射助燃协同抑制微管内氨旋流火焰吹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在预混氨气的进气段设置旋流强度可调的旋流器;(2)在进气段的进气喷口和燃烧室之间设置凹腔结构;(3)在凹腔结构上游的进气喷口端面上设置与凹腔连通的环形阵列均匀分布的喷射助燃口;(4)通过进气段向燃烧室内通入预混氨气;(5)在燃烧室内点燃步骤(4)通入的预混氨气,形成根部位于凹腔结构内的微火焰,同时通过二次预混易燃气入口将二次预混易燃气通过喷射助燃口喷入凹腔结构内,在凹腔结构内产生环形阵列均匀分布的多个微小易燃气火焰并作用于微火焰根部,通过壁面凹腔与喷射助燃的协同作用实现微管燃烧室内火焰根部熄火与吹熄的抑制。
-
公开(公告)号:CN115597075A
公开(公告)日:2023-01-13
申请号:CN202211344052.1
申请日:2022-10-31
Applicant: 中国矿业大学(CN)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磁场诱导的超低浓度瓦斯蓄热燃烧系统及方法,基于磁场诱导的超低浓度瓦斯蓄热燃烧系统包括蓄热炉炉体、瓦斯输入部分、固气分离部分、引风部分、蒸汽换热部分和磁场诱导控制部分;基于磁场诱导的超低浓度瓦斯蓄热燃烧方法包括蓄热体填充床预热、低浓度瓦斯混合气氧化燃烧和蒸汽换热利用等步骤。本发明通过控制器控制电磁场产生装置产生磁力线自下而上方向的电磁场以及电磁场的强度大小实现控制颗粒状导磁蓄热体的流化行为,可实现超低浓度瓦斯的连续稳定燃烧蓄热利用,特别适用于对煤矿开采过程中实际产出的包含水汽、粉尘和惰性气体等杂质以及浓度和流量波动大的非稳态低浓度瓦斯的蓄热利用。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