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9639376B
公开(公告)日:2021-10-29
申请号:CN201811446870.6
申请日:2018-11-29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
IPC: H04B17/382 , H04B17/345 , H04W24/0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电力无线专网系统的频谱扫描方法,包括:在帧结构内确定扫频时隙,并在其中进行频谱扫描;将需扫描的扫描频段划分为多个子带;以抽取因子为间隔对数据抽取,抽取出扫描频段中尚未确定干扰情况的子带信号;对抽取的信号进行快速傅立叶变换,根据得到频谱信号获取其能量值,根据能量值的判断结果确定子带所在的频点的干扰情况;重复上述步直到频谱扫描完整;拼接出整个系统的各频点的干扰情况,并将该情况上报。本发明的电力无线专网系统的频谱扫描方法可以降低频谱扫描对用户通信质量和电力无线专网系统的吞吐量的影响避免各个频点的相互干扰,在快速感知频率干扰情况的同时,降低信号采样速率要求和减少计算复杂度。
-
公开(公告)号:CN109640391A
公开(公告)日:2019-04-16
申请号:CN201910086241.5
申请日:2019-01-29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4W72/005 , H04L5/0048 , H04L5/006 , H04L5/0062 , H04L5/0094 , H04W72/042 , H04W72/082 , H04W72/08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力无线通信系统中的同步信号和广播信道切换方法,其包括:基站预设多个用于传输同步信号和/或广播信道的信道组合;基站向终端发送信道组合监测命令;终端根据所述信道组合监测命令,监测各个信道组合的信道质量,并向基站发送信道状态报告;基站对所有信道组合进行综合排序,选择其中最优的信道组合传输同步信号和/或广播信道,并向终端广播所有信道组合的综合排序信息;终端根据基站发送的所有信道组合的综合排序信息,接收同步信号和/或广播信道。本发明选择最优的信道组合传输同步信号和广播信道,并能够及时避开干扰频点,保障了同步信号和广播信道的成功传输。
-
公开(公告)号:CN103338434B
公开(公告)日:2016-03-02
申请号:CN201310287383.0
申请日:2013-07-09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D70/12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智能电网中基于位置的干扰避免方法,应用于蜂窝系统,蜂窝的频带包括M个子频带,包括:根据每个用户设备的位置将用户设备分为N个簇;基站根据子频带的信道质量在M个子频带中选出N个子频带分别分配给N个簇;当一干扰源进入蜂窝系统,工作在被干扰子频带且在干扰区域的用户设备检测到干扰,采用第一干扰信息报告并发送至基站;基站根据第一干扰信息报告估计干扰区域;每个簇中预先指定的用户设备采用第二干扰信息报告,并发送至基站;基站根据两次所述第一干扰信息报告确认干扰区域,根据第二干扰信息报告确认干净的子频带,并将干净的子频带重新分配给在干扰区域的簇,从而减少因干扰带来的重新分配子频带的开销。
-
公开(公告)号:CN103227695B
公开(公告)日:2016-01-20
申请号:CN201310066823.X
申请日:2013-03-01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 , 中科院-南京宽带无线移动通信研发中心
IPC: H04L1/0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服务质量保证的多跳数据传输方法,当正常传输时,在2k-1个时隙中,第2n个传感器节点接收第2n+1个传感器节点发送的正常数据;在2k个时隙中,第2n-1个传感器节点接收第2n个传感器节点发送的正常数据,最后由控制中心节点接收正常数据;当第i个传感器节点发送紧急数据传输时,第i-m个传感器节点接收第i个传感器节点发送的紧急数据,并将所述紧急数据以m为传感器节点之间的跳数间隔传输至下一传感器节点,直至最终传输至控制中心节点。根据传输正常数据和紧急数据的不同情况,采用不同的传输方式进行传输,以确保紧急数据及时传输至控制中心。
-
公开(公告)号:CN102724060A
公开(公告)日:2012-10-10
申请号:CN201210109342.8
申请日:2012-04-13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带状网络的自适应传输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各传输塔的本地网关区分场景;各本地网关进行初始化;各本地网关进行数据交互;以及当某一本地网关出现问题时,其相邻的本地网关根据网段标识自动按场景进行反转传输,通过本发明,解决了现有智能电网的带状网络中可能存在的传输死锁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02665283A
公开(公告)日:2012-09-12
申请号:CN201210109988.6
申请日:2012-04-13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
IPC: H04W72/1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适用于智能电网的分布式无线信道分配方法及装置,通过终端用户依据信道,建立与基站之间的连接,然后当发送干扰后,终端用户通过控制信道,发送反馈信息至基站,接着基站接收到反馈信息后,将对可用信道进行扫频,利用广播帧通知受干扰的终端用户可用信道信息,然后终端用户收到基站发送的广播帧后,根据优先级机制,选择新的信道重新建立与基站的通信。当智能电网中终端用户受外部干扰信道中断后,本方案可减少终端用户和基站之间信令的开销。
-
公开(公告)号:CN109511125B
公开(公告)日:2021-12-03
申请号:CN201811360516.1
申请日:2018-11-15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无线网络中识别邻区干扰与异系统干扰的方法,包括:当前基站获取当前基站子带使用图谱和待测区域处的子带的受干扰情况;判断该区域是否为当前基站覆盖范围的边缘区域,若是,则当前基站请求邻区基站将邻区基站子带使用图谱发给当前基站,否则识别是否存在异系统干扰;邻区基站获取邻区基站子带使用图谱并将其发送给当前基站;当前基站根据每个子带的受干扰情况及其在当前基站子带使用图谱、邻区基站子带使用图谱中的状态判断干扰源类型。本发明还提供待测区域不是当前基站覆盖范围的边缘区域时的识别方法。本发明的方法通过当前基站获得的受干扰情况、各基站子带使用图谱等信息来判断邻区干扰和异系统干扰,能有效识别干扰源类型。
-
公开(公告)号:CN109618413A
公开(公告)日:2019-04-12
申请号:CN201910001704.3
申请日:2019-01-02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
IPC: H04W72/08 , H04W72/10 , H04W72/12 , H04B17/38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力无线专网系统多业务隔离方法,其包括:频率资源扫描与干扰统计、配置控制和数据信道资源池、广播业务列表与信道资源、获知随机接入资源池、建立连接并上报业务ID以及基站配置控制和数据信道资源。本发明采用频谱感知技术获得230MHz频谱范围内频率使用和干扰情况,从而有效评估各频率子带的干扰水平,并且当发现频点已使用和干扰较大时需及时进行避让,动态选择无干扰或干扰较小的子带,更新可分配频率资源,为高优先级业务划分专用资源,配置多个相互间物理隔离的传输资源池,供不同类型的业务使用,并支持多个传输资源池的灵活配置,以适配地域性频谱资源差异和终端分布差异,提高资源使用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09451551A
公开(公告)日:2019-03-08
申请号:CN201811383760.X
申请日:2018-11-20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
IPC: H04W36/2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4W36/2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力无线通信系统中的快速信道切换方法,其中,基站为终端设备配置一个或多个备用信道;如果强干扰造成下行传输失败,则终端设备向基站反馈重传指示和备用信道切换指示,备用信道切换指示中包含优选的备用信道索引;基站接收到重传指示和备用信道切换指示后,使用优选并可用的备用信道进行数据重传;终端设备在优选的备用信道上监听下行数据,直至接收到重传数据。本发明可在出现突发强干扰的情况下实现快速的信道切换,从而及时避开干扰频点,尽快完成数据传输。
-
公开(公告)号:CN107104742A
公开(公告)日:2017-08-29
申请号:CN201710215261.9
申请日:2017-04-02
Applicant: 上海无线通信研究中心 , 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
IPC: H04B17/14 , H04B17/21 , H04B17/30 , H04B1/711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面向并行多通道无线信道测量的校准方法,同时也公开了用于实现该校准方法的校准系统。在该校准方法中,首先在发送端和接收端分别添加一路校准接收通道和一路校准发送通道。在校准过程中,通过射频线直接连通发送端和接收端,断开校准接收通道和校准发送通道,测试无源器件的响应特性;在测量过程中,保持发送端和接收端断开,分别连接校准接收通道和校准发送通道,在空口测量中由校准接收通道/校准发送通道配合测量通道校准发送端和接收端的信道响应特性。利用本发明,能够实时在线监督当前时刻下多通道相互之间的信道响应的特性,保证了在信道测量过程中能够避免由于多通道之间的相互干扰影响带来的测量误差。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