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8212655A
公开(公告)日:2024-06-18
申请号:CN202410309901.2
申请日:2024-03-19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
IPC: G06V40/10 , G06V10/80 , G06V10/82 , G06V20/40 , G06V10/40 , G06V10/62 , G06F18/213 , G06F16/732 , G06N3/0895 , G06N3/045 , H04W4/8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双流网络的多模态行人重新识别和检索方法,包括:获取目标行人的视频序列和经目标行人散射和反射的WiFi信号;将视频序列和WiFi信号输入至行人重识别模型中,完成目标行人的重识别任务;其中,行人重识别模型包括:视频特征提取模块、WiFi特征提取模块和特征融合模块;所述行人重识别模型的损失函数包括交叉熵损失、三元组损失、视觉‑WiFi对比损失、视觉‑WiFi距离损失,其中,交叉熵损失和三元组损失用于完成多模态行人重识别任务,视觉‑WiFi对比损失和视觉‑WiFi距离损失用于完成WiFi信号和视频对应检索任务。本发明能够在各种背景下识别出同一行人目标。
-
公开(公告)号:CN118172592A
公开(公告)日:2024-06-11
申请号:CN202410230940.3
申请日:2024-02-29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
IPC: G06V10/764 , G06V10/82 , G06V10/44 , G06N3/0455 , G06N3/046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CSI伪数据生成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噪声数据输入CSI数据生成模型获得CSI伪数据,所述CSI数据生成模型包括:编码器,用来提取输入图像的特征图;扩散模型,用来根据所述特征图生成伪特征图;解码器,用来将所述伪特征图复原为CSI伪数据。本发明能够生成可信的多分类CSI伪数据,且通过将编解码器嵌入扩散模型实现了CSI数据生成模型的轻量化,能够节约大量算力。
-
公开(公告)号:CN116600365A
公开(公告)日:2023-08-15
申请号:CN202310417820.X
申请日:2023-04-18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无线传感器网络分簇路由方法及装置、存储介质和终端,其中方法包括:获取待分簇无线传感器网络;基于生物地理学优化算法从待分簇无线传感器网络中筛选出初始簇首节点集合,将初始簇首节点集合中簇首作为初始聚类中心,基于预设聚类算法从待分簇无线传感器网络中筛选出最优簇首节点集合;基于最优簇首节点集合中的簇首节点,对待分簇无线传感器网络中的非簇首节点进行分簇,获取多个簇;基于遗传算法获取最优簇首节点集合中所有簇首节点到基站的最优传输路径,最优簇首节点集合中所有簇首节点均基于最优传输路径将节点数据传输至基站。本发明方法降低传感器节点的能量消耗,有效延长了传感器网络的生存周期。
-
公开(公告)号:CN111479306B
公开(公告)日:2023-08-04
申请号:CN202010255387.0
申请日:2020-04-02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一种基于Q‑learning的飞行自组网QoS路由方法,包括:以Q‑learning强化学习框架为基础,将邻居节点度、链路持续时间和链路可用带宽三个因素作为路由度量信息,定义一种提供QoS保证的Q‑learning奖励函数;各个网络节点作为发送节点将各自本地的路由度量信息发送给其邻居节点,邻居节点作为接收节点根据所述路由度量信息和Q‑learning奖励函数计算并更新Q值,以维护Q值表,所述发送节点在存在待转发的数据分组时,根据其维护的Q值表智能选择下一跳转发节点。本发明在吞吐量和平均端到端时延上具有较好的性能,能为高动态飞行自组网中数据传输提供稳定性好、服务质量高的通信链路。
-
公开(公告)号:CN109831787B
公开(公告)日:2023-07-14
申请号:CN201811570257.5
申请日:2018-12-21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力无线通信系统中基站间资源协调方法,其包括:步骤S0,为所有基站预留可共用的备用频率池;步骤S1,当基站受到突发强干扰而无法继续在原使用频段正常工作时,将该基站作为源基站,并启用备用频率机制;步骤S2,当所述源基站切换至确定备用频率池后,释放备用频率机制。本发明通过为所有基站预留配置一个共用备用频率池,从而使得基站在受到突发强干扰时可启动备用频率使用机制,并且在待切换至备用频率后,可启动释放备用频率机制,同时通过使基站间通过X2接口交互相关信息,从而及时避开干扰频点,尽快恢复终端通信,完成数据传输。
-
公开(公告)号:CN111510232B
公开(公告)日:2022-02-18
申请号:CN202010276787.X
申请日:2020-04-10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
IPC: H04B17/382 , H04L67/1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神经网络的车联网组合频谱感知方法,包括:获取其协方差矩阵,通过接收信号的能量值和协方差矩阵的特征值来提取特征参数;划分训练集、验证集和测试集;以所述特征参数作为输入参数,以主用户的存在情况作为输出参数,建立神经网络;采用训练集和验证集来对神经网络训练和验证,得到频谱感知神经网络,随后采用测试集来对频谱感知神经网络进行调节;接收新的接收信号,进行频谱感知,得到频谱感知结果。本发明还提供一种车联网。本发明的车联网组合频谱感知方法综合考虑信号能量值和协方差矩阵的特点,利用神经网络较强的多分类能力,从而在车联网环境下提高频谱感知成功率,有效提高车联网环境下频谱感知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09618414B
公开(公告)日:2021-08-20
申请号:CN201910085708.4
申请日:2019-01-29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
IPC: H04W72/1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优先级的免调度传输方法,其包括:基站为不同的业务优先级配置不同的免调度传输延迟时间;基站将优先级对应的免调度传输延迟时间发送给终端;基站为终端配置免调度传输资源;当终端的上行数据到达时,终端使用预分配的免调度传输资源发送数据,且发送数据的起始时间不早于该数据的业务优先级所对应的免调度传输延迟时间。本发明通过由基站为终端配置业务优先级对应的免调度传输延迟时间,避免了具有不同优先级的业务之间的冲突问题,增加了高优先级业务的数据传输成功率,保障了系统的服务质量。
-
公开(公告)号:CN109451551B
公开(公告)日:2020-11-27
申请号:CN201811383760.X
申请日:2018-11-20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
IPC: H04W36/2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力无线通信系统中的快速信道切换方法,其中,基站为终端设备配置一个或多个备用信道;如果强干扰造成下行传输失败,则终端设备向基站反馈重传指示和备用信道切换指示,备用信道切换指示中包含优选的备用信道索引;基站接收到重传指示和备用信道切换指示后,使用优选并可用的备用信道进行数据重传;终端设备在优选的备用信道上监听下行数据,直至接收到重传数据。本发明可在出现突发强干扰的情况下实现快速的信道切换,从而及时避开干扰频点,尽快完成数据传输。
-
公开(公告)号:CN111510232A
公开(公告)日:2020-08-07
申请号:CN202010276787.X
申请日:2020-04-10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
IPC: H04B17/382 , H04L29/0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神经网络的车联网组合频谱感知方法,包括:获取其协方差矩阵,通过接收信号的能量值和协方差矩阵的特征值来提取特征参数;划分训练集、验证集和测试集;以所述特征参数作为输入参数,以主用户的存在情况作为输出参数,建立神经网络;采用训练集和验证集来对神经网络训练和验证,得到频谱感知神经网络,随后采用测试集来对频谱感知神经网络进行调节;接收新的接收信号,进行频谱感知,得到频谱感知结果。本发明还提供一种车联网。本发明的车联网组合频谱感知方法综合考虑信号能量值和协方差矩阵的特点,利用神经网络较强的多分类能力,从而在车联网环境下提高频谱感知成功率,有效提高车联网环境下频谱感知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09688626A
公开(公告)日:2019-04-26
申请号:CN201811504170.8
申请日:2018-12-10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4W72/0446 , H04W72/048 , H04W74/080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帧的设备的先听后说参数配置方法,其中,基站为终端配置FBE LBT执行次数N,或为终端配置FBE LBT执行次数N和FBE LBT时隙长度;所述基站每次执行上行资源分配时,所述终端执行FBE LBT的次数不超过所述FBE LBT执行次数N;所述终端基于所述FBE LBT时隙长度配置FBE LBT时隙,并在所述FBE LBT时隙中执行FBE LBT信道检测。本发明通过为终端合理地配置FBE LBT参数,满足了不同业务的时延要求和不同终端的能耗要求,并能够适应于复杂动态的干扰环境,改善了系统的传输性能。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