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9880028B
公开(公告)日:2021-11-02
申请号:CN201910152391.1
申请日:2019-02-28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
IPC: C08F292/00 , C08F220/36 , C08F8/06 , H01M4/36 , H01M4/583 , H01M4/62 , H01M4/60 , H01M10/052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石墨烯表面接枝自由基聚合物复合材料及制备方法和用途。制备方法如下:1)将石墨烯均匀分散在溶剂中,再与2,2,6,6‑四甲基‑4‑哌啶基甲基丙烯酸酯单体混合均匀,除氧,与引发剂混合均匀,反应1‑72小时,过滤分离,得中间产物;石墨烯、单体和引发剂的质量比为1:(11.25‑90):(0.08‑0.64);其中,石墨烯为氧化石墨烯和/或还原氧化石墨烯;2)将中间产物、乙二胺四乙酸二钠、钨酸钠和过氧化氢在溶剂中混合均匀,搅拌反应,再过滤分离,即可。本发明的方法简化,适合大批量生产,石墨烯片层表面共价键接枝含量易于控制;所得复合材料应用于锂离子电池阴极时,得到的二次电池性能更高。
-
公开(公告)号:CN106905152A
公开(公告)日:2017-06-30
申请号:CN201710161592.9
申请日:2017-03-17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
IPC: C07C67/11 , C07C69/73 , C08F138/00 , C08G81/02 , C09D187/00 , C09D5/1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含2‑羰基溴和炔基的丙烯酸酯类单体及其聚合物、合成方法和用途。单体和聚合物分别具有如下结构式:所得聚合物用于制备结构规整的致密的两亲性聚合物分子刷;该两亲性聚合物分子刷可以简单地涂刷于固体表面,即可形成高质量的抗生物污染的表面保护膜,操作方便快捷,适合于工业规模化应用。
-
公开(公告)号:CN103864046B
公开(公告)日:2016-06-01
申请号:CN201410114921.0
申请日:2014-03-25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
IPC: C01B31/0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制备氢化石墨烯的方法,将由氟化石墨悬浮在液态胺中制成的氟化石墨分散液滴加到钠钾合金和无水液态胺混合得到的混合溶液中反应,1-15小后加入脂肪醇淬灭反应得到氢化石墨烯。本发明的方法反应条件温和、简单高效,成本低廉,能够大规模地制备带隙可调节的氢化石墨烯。
-
公开(公告)号:CN103044493A
公开(公告)日:2013-04-17
申请号:CN201210550556.9
申请日:2012-12-18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
IPC: C07F17/02 , C08F130/04 , C08F8/1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类含有二茂铁结构的丙烯酰胺类单体及其两亲性聚合物、制备方法和用途。单体的制备方法包括三步反应:首先将二茂铁甲酸与脂肪族二胺反应生成含有氨基的二茂铁化合物,然后与4-溴-1-丁酸叔丁酯反应引入羧酸酯结构,最后与丙烯酰氯反应得到含有二茂铁结构的丙烯酰胺类单体。将这类单体通过自由基聚合或活性自由基聚合得到含有二茂铁结构的丙烯酰胺类聚合物,将所得的聚合物在三氟乙酸的作用下选择性水解生成含有二茂铁结构的丙烯酰胺类两亲性聚合物。这类两亲性聚合物能够在选择性溶剂中形成具有微观形貌的自组装聚集体,进而应用于化学修饰电极,在催化、光电、分子识别和传感器等领域有潜在应用。
-
公开(公告)号:CN101445511B
公开(公告)日:2011-09-14
申请号:CN200810207912.0
申请日:2008-12-26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
IPC: C07F5/02 , C07C69/12 , C08G61/12 , C08F120/4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全氟环丁基芳基醚齐聚物和使用迭代Suzuki偶联反应制备的方法。首先制备了迭代Suzuki偶联反应的中间体3,芳基硼酸与中间体3进行Suzuki偶联反应在产物中引入一个全氟环丁基芳基醚单元;产物还原为硼酸,再次与中间体3进行Suzuki偶联反应,引入全氟环丁基芳基醚单元。重复Suzuki偶联反应和还原为硼酸的反应,制备含有精确全氟环丁基芳基醚单元数目的全氟环丁基芳基醚齐聚物。所得的齐聚物含有的活性反应端基能够进一步反应制备含有全氟环丁基芳基醚结构的功能性齐聚物或聚合物。
-
公开(公告)号:CN101492520A
公开(公告)日:2009-07-29
申请号:CN200910046988.4
申请日:2009-03-04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
IPC: C08F297/00 , C08F220/30 , B01F17/52 , A61K47/32 , G02B1/0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含有全氟环丁基芳基醚聚合物嵌段的两嵌段聚合物、制备方法及用途。制备方法包括两步反应:首先制备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的大分子引发剂,然后使用大分子引发剂引发含有全氟环丁基芳基醚结构的丙烯酸酯类和甲基丙烯酸酯类单体进行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得到含有全氟环丁基芳基醚聚合物嵌段的两嵌段聚合物。所得的两嵌段聚合物能够制备具有微观形貌的聚集体,在抗污试剂、表面活性剂、乳化剂、药物载体、光导材料、光子晶体等领域有潜在应用。
-
公开(公告)号:CN101298486A
公开(公告)日:2008-11-05
申请号:CN200810038928.3
申请日:2008-06-13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
IPC: C08F136/14 , C08F8/00 , H01M4/6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聚联烯氮氧自由基,是具有如右结构的聚4-联烯-2,2,6,6-四甲基哌啶-1-氮氧自由醚,X=9~400,Y=13~550。数均分子量的范围为5,400至170,000g/mol,分子量分布为1.9-3.3。由商品化的2,2,6,6-四甲基-4-哌啶醇和炔丙基溴为原料,经两步反应制备得到联烯单体,单体聚合后得到聚联烯氮氧自由基前体,然后经氧化得到目标聚合物。本发明的聚联烯氮氧自由基是一种具有能量存储功能的锂二次电池正极材料。
-
公开(公告)号:CN117293413A
公开(公告)日:2023-12-26
申请号:CN202210687398.5
申请日:2022-06-16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 , 上海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5,10‑二烷基‑5,10‑二氢吩嗪类聚合物的应用和水系锌离子电池。具体公开了一种5,10‑二烷基‑5,10‑二氢吩嗪类聚合物作为水系锌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的应用,所述5,10‑二烷基‑5,10‑二氢吩嗪类聚合物由如式I所示的单体聚合得到;所述聚合物的数均分子量为2340~334000g/mol;其中,R1和R2独立地为C1~C4烷基。本申请的5,10‑二烷基‑5,10‑二氢吩嗪类聚合物作为水系锌离子电池正极材料可实现220mAh/g的高实际比容量和超过10000次的高循环寿命,同时在高电流密度下也能实现优异的倍率性能和容量输出。#imgabs0#
-
公开(公告)号:CN116936746A
公开(公告)日:2023-10-24
申请号:CN202210346756.6
申请日:2022-03-31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
IPC: H01M4/137 , H01M4/1399 , H01M4/36 , H01M4/587 , H01M4/60 , H01M10/05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石墨烯复合材料的应用和锌离子电池。石墨烯表面接枝自由基聚合物复合材料(GO‑g‑PTMA或rGO‑g‑PTMA)作为锌离子二次电池正极材料的用途中,所述复合材料中聚(4‑甲基丙烯酰氧基‑2,2,6,6‑四甲基哌啶氮氧自由基)的接枝含量为45%‑55%。本发明的锌离子电池在高电压时也达到较高容量,此外,本发明的锌离子电池在高电压和电流下,也具有优异的倍率和循环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13801255B
公开(公告)日:2022-11-22
申请号:CN202111054347.0
申请日:2021-09-09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
IPC: C08F112/14 , C08F138/00 , C07D241/46 , H01M4/60 , H01M10/0525 , H01M10/05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5,10‑二烷基‑5,10‑二氢吩嗪类聚合物、制备方法及其应用。本发明将如式I所示的单体通过聚合反应制备了5,10‑二烷基‑5,10‑二氢吩嗪类聚合物,研究了其作为锂二次电池正极材料的电化学性能,得到了具有高电势平台、高比容量、高循环稳定性的新型电池正极材料。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