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土壤修复材料的制备及在复合污染农田土壤修复中的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5055508B

    公开(公告)日:2023-12-22

    申请号:CN202210564060.0

    申请日:2022-08-0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土壤修复材料的制备及在复合污染农田土壤修复中的应用,属于固体废弃物资源化和土壤修复领域。将煤基固废材料和混维凹凸棒石原矿以质量比1:1~1:3混合,自然晾晒并风干后,进行粉碎,将粉碎混合原料与尿素溶液混合制成浆料;混合浆料进行超声处理,超声频率20 Khz~30 Khz,超声时间2~4h;超声后放入回转窑中,在500℃~600℃下煅烧1~2 h;最后在混合材料中加入微生物菌剂,即得土壤修复材料。本发明既对重金属‑有机物复合污染土壤、重金属复合污染土壤和有机物复合污染土壤有良好的稳定化修复效果,又可改善土壤的营养水平,同时以废治污具有很好社会和经济价值。

    一种白云石质凹凸棒石土壤改良材料的制备及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4507532A

    公开(公告)日:2022-05-17

    申请号:CN202210202747.X

    申请日:2022-03-0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白云石质凹凸棒石土壤改良材料的制备,白云石质凹凸棒石原矿粉碎至直径2mm以下,将白云石质凹凸棒石原矿粉与无机絮凝剂溶液混合制成浆料;将混合浆料进行超声处理,超声功率为180‑300 W、超声时间为10‑30 min,超声后500~600℃下煅烧1‑2 h;在煅烧后的混合材料中加入腐殖酸,再加入微生物菌剂,制得白云石质凹凸棒石土壤改良材料。本发明既实现了白云石质凹凸棒石共生矿的资源化利用,又可改善土壤的营养水平,在盐碱土壤、连作障碍土壤和重金属污染土壤修复等方面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利用油页岩半焦制备有机矿物肥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1153740A

    公开(公告)日:2020-05-15

    申请号:CN202010082893.4

    申请日:2020-02-0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利用油页岩半焦制备有机矿物肥的方法,是将油页岩半焦破碎到80目以下,先经酸活化处理,压滤脱水后用双螺杆送入回转窑中,在氮气氛下煅烧处理,再经碱处理,然后与复合菌混合,在28℃~35℃下培养6h~24h,烘干造粒,得到产品。本发明通过酸处理半焦可形成植物可吸收的钙、钾、镁、锌等离子态,煅烧处理将小分子类有机质转化为生物炭,既活化了半焦中微孔和介孔结构,同时有效保留了含腐殖酸类的有机质,提高土壤腐殖质的含量;碱处理可活化矿物中硅元素;加入复合菌种易于农作物吸收,从而提高农作物品质。本发明既实现了油页岩半焦废渣的资源化利用,又可提高土壤的营养水平,具有较好的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

    利用低品位凹凸棒石黏土制备硅酸铜纳米管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7804854B

    公开(公告)日:2020-03-17

    申请号:CN201711201368.4

    申请日:2017-11-27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利用低品位凹凸棒石黏土制备硅酸铜纳米管的方法,(1)将低品位凹凸棒石黏土原矿粉碎,矿粉按固液质量比1:10分散到3 mol/L盐酸水溶液中,回流处理2h后固液分离,得白色粉末A;(2)将表面活性剂溶于水中形成质量分数0.5‑2%的水溶液,向其中溶解铜盐形成含Cu2+浓度0.5 mol/L的混合溶液B;(3)将A和B按质量比1:50‑1:80混合,加入浓氨水,搅拌,得悬浮液;(4)将悬浮液转入水热反应釜中,100‑160℃反应6‑24h,以5 ℃/min速度降温至室温,分离出固体,洗涤、干燥、粉碎,得硅酸铜纳米管。本发明水热反应促进黏土中氧化硅组分与Cu2+反应,形成长径比高、管径分布均匀的硅酸铜纳米管,性能稳定,用于染料、抗生素、霉菌毒素等物质的吸附剂、新型抗菌剂和高分复合材料补强剂。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