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1011612A
公开(公告)日:2020-04-17
申请号:CN202010084670.1
申请日:2020-02-10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兰州化学物理研究所盱眙凹土应用技术研发中心 , 中国科学院兰州化学物理研究所
IPC: A23K20/28 , A23K10/30 , A23K20/111 , A23K20/105 , A23K20/158 , A23K20/16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利用凹凸棒石孔道固载植物精油制备天然抗菌剂的方法,是在搅拌下将天然抗菌剂植物精油喷洒于凹凸棒石粉末表面,经机械研磨后,再依次喷洒液态状月桂酸单甘油酯和季铵盐水溶液,搅拌混匀后利用挤出机挤出、烘干、破碎、包装即可。本发明利用凹凸棒石的吸附功能,通过机械力化学作用将天然抗菌剂植物精油驻留在凹凸棒石孔道结构中;利用月桂酸单甘油酯热融冷固在凹凸棒石表面形成一次包封,通过季铵盐阳离子实现二次包封,解决了天然抗菌剂植物精油在饲料中应用易挥发和易氧化的技术难题。
-
公开(公告)号:CN110835172A
公开(公告)日:2020-02-25
申请号:CN201911231624.3
申请日:2019-12-05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兰州化学物理研究所盱眙凹土应用技术研发中心 , 中国科学院兰州化学物理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利用脱色废土制备富营养化水体修复材料的方法,是将脱色凹凸棒石废土送入回转窑中,氮气气氛下于300~600℃炭化处理1~3h,冷却,得到碳化脱色凹凸棒石废土;再将碳化脱色凹凸棒石废土与复合菌混合均匀,然后在28~30℃下培养6~24h,风干造粒,得到凹凸石炭化废土-生物菌反硝化细菌耦合体系的富营养化水体修复材料。本发明制备的水体修复材料对于废水中氮磷分子具有很好的吸附性能;以吸附氮磷的水体修复材料作为养分库用于土壤环境修复,具有良好缓释营养性能。因此,本申请不仅实现了富营养废水的处理,同时实现了氮磷养分的有效利用,获得了修复材料,在水体净化、土壤环境修复等方面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11328918A
公开(公告)日:2020-06-26
申请号:CN202010280575.9
申请日:2020-04-10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兰州化学物理研究所盱眙凹土应用技术研发中心 , 中国科学院兰州化学物理研究所
IPC: A23K20/28 , A23K40/30 , A23K20/105 , A23K20/163 , A23K20/111 , A23K20/12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凹凸棒石基pH响应抗菌材料的制备方法,是在搅拌状态下,将醛类天然抗菌剂直接喷洒于凹凸棒石粉末表面,再置于球磨机研磨,然后于搅拌罐中喷雾壳聚糖-柠檬酸水溶液;喷雾结束后持续搅拌30~120min,所得物料烘干、过筛、包装即得。本发明利用机械力化学法,将醛类物质驻留在凹凸棒石孔道中,然后在凹凸棒石表面喷涂壳聚糖溶液,使得醛类物质与壳聚糖反应形成席夫碱,克服了醛类天然抗菌剂易挥发和刺激性气味浓烈等问题,同时利用壳聚糖赋予抗菌材料pH响应性:在酸性条件下,壳聚糖氨基被质子化,抗菌物质不释放,而在中性和弱碱性条件下,席夫碱水解后持续释放抗菌物质,可替代抗生素用于动物安全养殖中。
-
公开(公告)号:CN110790612A
公开(公告)日:2020-02-14
申请号:CN201911231373.9
申请日:2019-12-05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兰州化学物理研究所盱眙凹土应用技术研发中心 , 中国科学院兰州化学物理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利用脱色废土制备有机矿物肥的方法,是先将凹凸棒石脱色废土喷酸处理10~12h,再在氮气气氛下于200~500℃煅烧处理1~3h,然后加入复合菌,于28~30℃下培养6h~24h,烘干造粒,得到有机矿物肥。经检测,有机矿物肥含SiO2≥50%、CaO≥8%、K2O≥2%,同时还含有Fe、Mg、Mo、Zn、Mn等中微量元素,是典型的多元素矿物肥。本发明既实现了脱色废土的资源化利用,又能提高土壤的营养水平,对环境保护和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另外,原料来源丰富,生产成本低廉,施入土壤不会污染环境,具有较好的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
-
公开(公告)号:CN119235916A
公开(公告)日:2025-01-03
申请号:CN202411423157.5
申请日:2024-10-12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兰州化学物理研究所
IPC: A61K33/38 , B01J23/66 , B01J35/45 , A01N59/16 , A01P1/00 , B22F1/054 , A61K33/244 , A61K47/02 , A61K9/51 , A61P31/04 , A61P39/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植物介导绿色合成银‑氧化铈‑凹凸棒石多功能复合纳米酶的方法,是将硝酸铈和硝酸银与凹凸棒石悬浮液混合后,加入金银花提取物并调节pH加热反应,离心洗涤干燥后,氮气气氛煅烧制得银‑氧化铈‑凹凸棒石多功能复合纳米酶。铈离子与金银花提取物中的活性成分形成配合物并与凹凸棒石以氢键结合,煅烧后得到氧化铈纳米粒子,银离子被金银花提取物还原得到银纳米粒子。本发明制备过程绿色环保,工艺简洁,容易操作,易于放大,制得的纳米复合材料具有pH响应的抗菌抗氧化的多酶活性,可作为抗耐药菌纳米材料应用于生物医药等领域。
-
公开(公告)号:CN119234800A
公开(公告)日:2025-01-03
申请号:CN202411424056.X
申请日:2024-10-12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兰州化学物理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伊蒙混层黏土基氯虫苯甲酰胺纳米悬浮剂的制备方法,针对目前氯虫苯甲酰胺水悬浮剂存在水分散性差、粒径大等问题,本发明采用高压均质技术对伊蒙混层黏土进行剥片,得到高分散浆液,然后添加高效改性剂和分散剂,采用水基纳米球磨工艺制备具有高悬浮性、热稳定性的氯虫苯甲酰胺纳米悬浮剂。本发明以片层剥离后的高分散伊蒙混层黏土作为氯虫苯甲酰胺悬浮剂的载体,形成的三维网络结构可提高氯虫苯甲酰胺悬浮稳定性,同时纳米薄片也能协助分散剂进一步阻止氯虫苯甲酰胺分子间的团聚,使其悬浮剂达到纳米级分散。本发明制备工艺简单、高效,原料易得且绿色环保,适宜规模化工业生产。
-
公开(公告)号:CN119234798A
公开(公告)日:2025-01-03
申请号:CN202411423119.X
申请日:2024-10-12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兰州化学物理研究所
IPC: A01N25/08 , A01N25/22 , A01N59/20 , A01P1/00 , A61K33/34 , A61K47/02 , A61K41/00 , A61P31/04 , B82Y5/00 , B82Y30/00 , B01J23/72 , B01J35/30 , B01J37/16 , A61L2/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利用赤芍提取物制备铜基纳米粒子/凹凸棒石复合抗菌材料的方法,是从中药材赤芍中提取活性物质作为还原剂和稳定剂,以凹凸棒石为载体,通过水热反应制得铜基纳米粒子/凹凸棒石复合抗菌材料。赤芍提取物中的黄酮、萜类、皂苷、酚酸和多糖等活性成分协同起到还原金属离子和稳定纳米颗粒的作用,水热处理促进铜基纳米粒子在凹凸棒石表面的生成,调控反应体系pH值可得到氧化亚铜纳米粒子。制得的纳米复合材料对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和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大肠埃希菌(ESBLs‑E.coli)均具有高效的抗菌活性,同时表现出优异的光热抗菌活性,制备的产物可作为抗耐药菌纳米材料应用于生物医药等领域。
-
公开(公告)号:CN118955055A
公开(公告)日:2024-11-15
申请号:CN202411121738.3
申请日:2024-08-15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兰州化学物理研究所
IPC: C04B28/0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添加混维凹凸棒石黏土基调理剂提升滑膜施工用混凝土工作性能的方法,首先对混维凹凸棒石黏土进行季铵盐阳离子表面活性剂改性和充分水化后得到调理剂浆液,然后将优化配比的水泥、粉煤灰、砂子、碎石、水、功能外加剂(由碳六型聚羧酸减水剂和葡萄糖酸钠、甘油、羟丙基甲基纤维素和脂肪醇聚氧乙烯醚硫酸钠复配而成)和调理剂浆液等物料分步添加和拌合,得到滑膜施工用混凝土。本发明通过添加混维凹凸棒石黏土基调理剂、调控功能外加剂中组分和比例、优化配合比以及分步拌合等多重策略,成功制备出具有优异和易性、小塌损以及高强度的混凝土,在滑模施工、3D打印、复杂构件制造等领域均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17551493A
公开(公告)日:2024-02-13
申请号:CN202311564288.0
申请日:2023-11-22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兰州化学物理研究所
IPC: C10M169/04 , C10N30/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添加凹凸棒石基减摩抗磨剂的固‑液复合润滑油的制备工艺,首先对凹凸棒石原矿进行破碎和除砂得到除砂凹凸棒石;再将润滑油基础油、除砂凹凸棒石和改性剂均匀混合后,进行纳米化砂磨处理得到固‑液复合润滑油产品。本发明充分利用凹凸棒石的层链状晶体结构以及富硅、铝和铁等特性,通过除砂、纳米化砂磨以及同步改性的高效工艺组合,提升了纳米凹凸棒石在复合润滑体系中的分散性和悬浮稳定性;在持续摩擦过程中,固‑液复合润滑油可在接触表面形成高强度和高韧性的摩擦反应膜,并对摩损表面进行快速填补和修复,提升润滑油的减摩抗磨、自修复和承载性能,有利于实现凹凸棒石在润滑油领域中的高值化应用。
-
公开(公告)号:CN116725032A
公开(公告)日:2023-09-12
申请号:CN202310054983.6
申请日:2023-02-03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兰州化学物理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鸡蛋清介导合成银纳米粒子/凹凸棒石复合抗菌材料的方法,它是从鸡蛋中分离出鸡蛋清并溶解于去离子水中,利用滤纸过滤得到澄清鸡蛋清水溶液,然后加入凹凸棒石形成均一悬浮液,接着滴加硝酸银水溶液至悬浮液中,反应24~48h,离心、洗涤、干燥得到银纳米粒子/凹凸棒石复合抗菌材料。本发明以鸡蛋清作为银纳米粒子的还原剂和稳定剂,实现了银纳米粒子在凹凸棒石棒晶表面的原位生成和均匀负载,有效避免了银纳米粒子在传统合成过程中易团聚的技术难题,鸡蛋清价格低廉、合成过程绿色、等特点,制备的纳米复合材料具有优异的抗菌性能,可以作为抗菌功能填料应用于纺织材料、高分子膜材料、塑料和伤口敷料等领域。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