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9234799A
公开(公告)日:2025-01-03
申请号:CN202411423925.7
申请日:2024-10-12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兰州化学物理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凹凸棒石/氯虫苯甲酰胺纳米悬浮剂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采用解聚打散机并结合湿法得到高纯高分散凹凸棒石,并以此凹凸棒石为载体,加入适量的改性剂和分散剂,经球磨处理后得到纳米级氯虫苯甲酰胺悬浮剂。本发明制备的凹凸棒石/氯虫苯甲酰胺水悬浮剂平均粒径小于100 nm,在60℃下密封储存15天后不分层、不析水。本发明制备工艺简单、高效,原料易得且绿色环保,易于实现规模化生产。
-
公开(公告)号:CN110294482B
公开(公告)日:2023-01-17
申请号:CN201910672767.1
申请日:2019-07-24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兰州化学物理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半干法转白杂色凹凸棒石的方法,是将天然杂色凹凸棒石黏土矿粉碎成粉末,然后与转白制剂均匀混合后用对辊机压制成厚度为1~4 mm的薄片;再将压制的薄片经微波处理10~30 min,然后再80~160℃下反应2~12 h,最后经水洗、分离、干燥、粉碎,得到白色凹凸棒石产品。所述转白制剂是由酸、还原剂和络合剂组成的组合物。本发明采用了简单、绿色环保、高效的半干法工艺,将自然界中储量丰富但品位较低、色泽较深的杂色凹凸棒石转变为白色,提升了凹凸棒石的综合性能,产品在抗菌组分载体、锂离子电池隔膜涂层、涂料填料以及塑料或橡胶补强剂等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19976979A
公开(公告)日:2025-05-13
申请号:CN202411423527.5
申请日:2024-10-12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兰州化学物理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利用赤芍提取物介导原位制备氧化铁纳米粒子及其复合材料的方法,是以中药材赤芍的提取物为还原剂和稳定剂,以具有一维棒状和二维片状形貌的混维凹凸棒石黏土为载体,原位绿色合成尺寸小、协同止血效果明显和生物相容性优异的氧化铁纳米粒子及其复合材料,有效解决了非绿色原位法制备复合材料存在引入颗粒尺寸较大、活性较低、制备过程繁琐和生物相容性差等实际应用问题。本发明选用天然中药提取物和黏土矿物为主要原料,通过绿色、清洁和简易方法所制备的氧化铁纳米粒子及其复合材料,在止血和伤口愈合方面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18986759A
公开(公告)日:2024-11-22
申请号:CN202411274927.4
申请日:2024-09-12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兰州化学物理研究所
IPC: A61K8/26 , A61K8/19 , A61K8/23 , A61K8/27 , A61K8/9789 , A61K8/98 , A61Q15/00 , A61Q17/00 , A61L9/01 , A61L9/013 , A61L9/0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养殖用凹凸棒石基动物爽身粉及其制备方法,是将铁盐改性的凹凸棒石与抗菌液改性的凹凸棒石、活性炭、石膏、炉甘石、植物原粉、高吸水性树脂置于粉体搅拌机中,充分混合而得到。其中,改性凹凸棒石70~80份,活性炭3~10份,石膏3~5份,炉甘石3~10份,植物原粉3~5份,高吸水性树脂0.25~1份。本发明制备的养殖用凹凸棒石基动物爽身粉粉质细腻、手感温和,具有干爽保温、杀菌消毒、吸附有害气体等作用,可广泛运用于初生仔猪的身体涂抹、产后母猪的外阴护理以及动物畜舍的环境改善。
-
公开(公告)号:CN116253329B
公开(公告)日:2024-08-13
申请号:CN202310271744.6
申请日:2023-03-20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兰州化学物理研究所
IPC: C01B33/40 , C10M125/30 , C10N30/06 , C10N30/0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混维凹凸棒石黏土基润滑油减摩添加剂的制备方法。首先是将混维凹凸棒石黏土破碎和除砂后,分散到无机酸和有机酸混合溶液中反应,得到活化混维凹凸棒石黏土;再以润滑油基础油和酯、醚类物质为复合改性剂对其进行改性和球磨处理得到润滑油减摩添加剂。本发明充分利用混维凹凸棒石黏土的一维棒晶和二维片层结构,提升其作为减摩添加剂在固‑液复合润滑体系中的分散性和悬浮稳定性的同时,改善了油膜的强度和韧性,起到了减摩抗磨作用,可实现混维凹凸棒石黏土在润滑油领域的高值化应用。
-
公开(公告)号:CN116726193A
公开(公告)日:2023-09-12
申请号:CN202310062116.7
申请日:2023-01-18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兰州化学物理研究所
IPC: A61K47/69 , A61K31/722 , A61K31/702 , A61K36/195 , A61K36/315 , A61K33/12 , A61P31/0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板蓝根‑壳寡糖改性凹凸棒石纳米杂化抗菌材料的制备方法。通过壳寡糖改性凹凸棒石,引入活性基团增强凹凸棒石对板蓝根活性物质的吸附,进一步通过机械研磨得到杂化抗菌材料。本发明利用凹凸棒石丰富的孔道结构和表面活性功能基团,使壳寡糖和板蓝根分子与其吸附结合,实现稳定和缓释活性抗菌因子的作用。该制备方法简单,可实现规模化生产;得到的抗菌材料稳定性高,生物相容性好,对革兰氏阳性菌和革兰氏阴性菌均表现出较强的抗菌活性,在动物健康养殖方面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16253329A
公开(公告)日:2023-06-13
申请号:CN202310271744.6
申请日:2023-03-20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兰州化学物理研究所
IPC: C01B33/40 , C10M125/30 , C10N30/06 , C10N30/0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混维凹凸棒石黏土基润滑油减摩添加剂的制备方法。首先是将混维凹凸棒石黏土破碎和除砂后,分散到无机酸和有机酸混合溶液中反应,得到活化混维凹凸棒石黏土;再以润滑油基础油和酯、醚类物质为复合改性剂对其进行改性和球磨处理得到润滑油减摩添加剂。本发明充分利用混维凹凸棒石黏土的一维棒晶和二维片层结构,提升其作为减摩添加剂在固‑液复合润滑体系中的分散性和悬浮稳定性的同时,改善了油膜的强度和韧性,起到了减摩抗磨作用,可实现混维凹凸棒石黏土在润滑油领域的高值化应用。
-
公开(公告)号:CN110371994A
公开(公告)日:2019-10-25
申请号:CN201910672736.6
申请日:2019-07-24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兰州化学物理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固相反应除铁转白杂色黏土矿物的方法,固相反应除铁转白杂色黏土矿物的方法,是将天然产出的富铁黏土矿物粉末与酸、还原剂、络合剂混合后球磨处理1~6h后经对辊处理压成厚度为1~3 mm的薄片,再在80~160℃条件下反应4~12h,然后经充分洗涤、分离、干燥、粉碎处理,得到白色纳米硅酸盐产品。本发明采用了简单、绿色环保、高效的固相反应工艺,将自然界中储量丰富但品位较低、色泽较深的杂色黏土矿物除铁转白,转白后得到产品的综合性能显著提升,在抗生素、霉菌毒素吸附富集或脱除以及涂料、塑料或橡胶补强剂等领域应用前景广阔。
-
公开(公告)号:CN119235916A
公开(公告)日:2025-01-03
申请号:CN202411423157.5
申请日:2024-10-12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兰州化学物理研究所
IPC: A61K33/38 , B01J23/66 , B01J35/45 , A01N59/16 , A01P1/00 , B22F1/054 , A61K33/244 , A61K47/02 , A61K9/51 , A61P31/04 , A61P39/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植物介导绿色合成银‑氧化铈‑凹凸棒石多功能复合纳米酶的方法,是将硝酸铈和硝酸银与凹凸棒石悬浮液混合后,加入金银花提取物并调节pH加热反应,离心洗涤干燥后,氮气气氛煅烧制得银‑氧化铈‑凹凸棒石多功能复合纳米酶。铈离子与金银花提取物中的活性成分形成配合物并与凹凸棒石以氢键结合,煅烧后得到氧化铈纳米粒子,银离子被金银花提取物还原得到银纳米粒子。本发明制备过程绿色环保,工艺简洁,容易操作,易于放大,制得的纳米复合材料具有pH响应的抗菌抗氧化的多酶活性,可作为抗耐药菌纳米材料应用于生物医药等领域。
-
公开(公告)号:CN119234800A
公开(公告)日:2025-01-03
申请号:CN202411424056.X
申请日:2024-10-12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兰州化学物理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伊蒙混层黏土基氯虫苯甲酰胺纳米悬浮剂的制备方法,针对目前氯虫苯甲酰胺水悬浮剂存在水分散性差、粒径大等问题,本发明采用高压均质技术对伊蒙混层黏土进行剥片,得到高分散浆液,然后添加高效改性剂和分散剂,采用水基纳米球磨工艺制备具有高悬浮性、热稳定性的氯虫苯甲酰胺纳米悬浮剂。本发明以片层剥离后的高分散伊蒙混层黏土作为氯虫苯甲酰胺悬浮剂的载体,形成的三维网络结构可提高氯虫苯甲酰胺悬浮稳定性,同时纳米薄片也能协助分散剂进一步阻止氯虫苯甲酰胺分子间的团聚,使其悬浮剂达到纳米级分散。本发明制备工艺简单、高效,原料易得且绿色环保,适宜规模化工业生产。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