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干法转白杂色凹凸棒石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0294482B

    公开(公告)日:2023-01-17

    申请号:CN201910672767.1

    申请日:2019-07-2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半干法转白杂色凹凸棒石的方法,是将天然杂色凹凸棒石黏土矿粉碎成粉末,然后与转白制剂均匀混合后用对辊机压制成厚度为1~4 mm的薄片;再将压制的薄片经微波处理10~30 min,然后再80~160℃下反应2~12 h,最后经水洗、分离、干燥、粉碎,得到白色凹凸棒石产品。所述转白制剂是由酸、还原剂和络合剂组成的组合物。本发明采用了简单、绿色环保、高效的半干法工艺,将自然界中储量丰富但品位较低、色泽较深的杂色凹凸棒石转变为白色,提升了凹凸棒石的综合性能,产品在抗菌组分载体、锂离子电池隔膜涂层、涂料填料以及塑料或橡胶补强剂等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一种混维凹凸棒石黏土基润滑油减摩添加剂的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6253329B

    公开(公告)日:2024-08-13

    申请号:CN202310271744.6

    申请日:2023-03-2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混维凹凸棒石黏土基润滑油减摩添加剂的制备方法。首先是将混维凹凸棒石黏土破碎和除砂后,分散到无机酸和有机酸混合溶液中反应,得到活化混维凹凸棒石黏土;再以润滑油基础油和酯、醚类物质为复合改性剂对其进行改性和球磨处理得到润滑油减摩添加剂。本发明充分利用混维凹凸棒石黏土的一维棒晶和二维片层结构,提升其作为减摩添加剂在固‑液复合润滑体系中的分散性和悬浮稳定性的同时,改善了油膜的强度和韧性,起到了减摩抗磨作用,可实现混维凹凸棒石黏土在润滑油领域的高值化应用。

    一种混维凹凸棒石黏土基润滑油减摩添加剂的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6253329A

    公开(公告)日:2023-06-13

    申请号:CN202310271744.6

    申请日:2023-03-2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混维凹凸棒石黏土基润滑油减摩添加剂的制备方法。首先是将混维凹凸棒石黏土破碎和除砂后,分散到无机酸和有机酸混合溶液中反应,得到活化混维凹凸棒石黏土;再以润滑油基础油和酯、醚类物质为复合改性剂对其进行改性和球磨处理得到润滑油减摩添加剂。本发明充分利用混维凹凸棒石黏土的一维棒晶和二维片层结构,提升其作为减摩添加剂在固‑液复合润滑体系中的分散性和悬浮稳定性的同时,改善了油膜的强度和韧性,起到了减摩抗磨作用,可实现混维凹凸棒石黏土在润滑油领域的高值化应用。

    固相反应除铁转白杂色黏土矿物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0371994A

    公开(公告)日:2019-10-25

    申请号:CN201910672736.6

    申请日:2019-07-2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固相反应除铁转白杂色黏土矿物的方法,固相反应除铁转白杂色黏土矿物的方法,是将天然产出的富铁黏土矿物粉末与酸、还原剂、络合剂混合后球磨处理1~6h后经对辊处理压成厚度为1~3 mm的薄片,再在80~160℃条件下反应4~12h,然后经充分洗涤、分离、干燥、粉碎处理,得到白色纳米硅酸盐产品。本发明采用了简单、绿色环保、高效的固相反应工艺,将自然界中储量丰富但品位较低、色泽较深的杂色黏土矿物除铁转白,转白后得到产品的综合性能显著提升,在抗生素、霉菌毒素吸附富集或脱除以及涂料、塑料或橡胶补强剂等领域应用前景广阔。

    一种伊蒙混层黏土基氯虫苯甲酰胺纳米悬浮剂的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9234800A

    公开(公告)日:2025-01-03

    申请号:CN202411424056.X

    申请日:2024-10-1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伊蒙混层黏土基氯虫苯甲酰胺纳米悬浮剂的制备方法,针对目前氯虫苯甲酰胺水悬浮剂存在水分散性差、粒径大等问题,本发明采用高压均质技术对伊蒙混层黏土进行剥片,得到高分散浆液,然后添加高效改性剂和分散剂,采用水基纳米球磨工艺制备具有高悬浮性、热稳定性的氯虫苯甲酰胺纳米悬浮剂。本发明以片层剥离后的高分散伊蒙混层黏土作为氯虫苯甲酰胺悬浮剂的载体,形成的三维网络结构可提高氯虫苯甲酰胺悬浮稳定性,同时纳米薄片也能协助分散剂进一步阻止氯虫苯甲酰胺分子间的团聚,使其悬浮剂达到纳米级分散。本发明制备工艺简单、高效,原料易得且绿色环保,适宜规模化工业生产。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