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4776973A
公开(公告)日:2015-07-15
申请号:CN201510129167.2
申请日:2015-03-24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
IPC: G01M9/0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应用于高马赫数喷管喉道的冷却装置,其使得冷却液在热流最高的喉道处具有最大换热性能,并且具有流动无分离、流阻小的优点。其包括冷却液依次流过的进水孔、进口汇流槽、冷却通道、出口汇流槽、出水孔,冷却通道是两个肋之间的空隙或一个肋与冷却装置的壁面之间的空隙,肋的尺寸按照椭圆曲线方程设计。还提供了这种冷却装置的构造方法。
-
公开(公告)号:CN104729824A
公开(公告)日:2015-06-24
申请号:CN201510107934.X
申请日:2015-03-12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
IPC: G01M9/0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冷却高马赫数喷管喉道的换热装置,其大大提高换热性能、有效带走喉道热量、降低壁温、与管道湍流换热方式相比可以使用少量的冷却液获得更好的冷却效果,能够保证高马赫数、高总温与总压喷管长时间安全工作。其包括集流槽、多孔板、进水孔、出水孔,多孔板设在集流槽的底部并具有按照指定方式排列的若干通孔,多孔板的中心对应高马赫数喷管喉道的中心且多孔板的曲率与喉道壁面的曲率相同,多孔板的中心与喉道的中心的间距为H,进水孔设在集流槽的顶部且进水孔的中心对应喉道的中心,出水孔设在多孔板和喉道壁面之间通道的末端。还提供了这种换热装置的构造方法。
-
公开(公告)号:CN119885860A
公开(公告)日:2025-04-25
申请号:CN202411926125.7
申请日:2024-12-25
Applicant: 广东工业大学 , 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
IPC: G06F30/27 , G06F30/28 , G06N3/04 , G06N3/08 , G06F113/08 , G06F119/08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分区域物理信息神经网络的发汗冷却性能的预测方法,包括:将物理信息神经网络分为冷却介质通道和多孔介质区域两个部分;分别运用流体传热控制方程和热层温度分布控制方程作为冷却介质通道和多孔介质区域的损失函数;在基于冷却介质通道和多孔介质区域的交界面建立耦合界面的内连接损失函数,建立发汗冷却性能预测模型;利用所述发汗冷却性能预测模型对待预测目标进行预测。本发明所述的预测方法能够更准确地预测高超声速下发汗冷却的性能;同时降低了成本,缩短了耗时。
-
公开(公告)号:CN111199093B
公开(公告)日:2021-10-15
申请号:CN201911160564.0
申请日:2019-11-23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
IPC: G06F30/20 , G06F30/15 , G06F111/1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再入飞行器端头烧蚀的耦合方法、存储介质及终端;解决了无法真实模拟烧蚀过程的问题,其技术方案要点是,先进行气动计算形成气动参数信息,再进行烧蚀与热传导的耦合计算,通过烧蚀计算形成烧蚀量信息以及热壁热流信息;根据烧蚀量信息更新飞行器端头的形状数据信息;根据热壁热流信息进行热传导计算形成温度数据信息;将经过热传导计算后的温度数据信息更新至烧蚀计算中以供下阶段的烧蚀与热传导的耦合计算;获取更新后的空气域数据信息以及更新后的温度数据信息以供下阶段的气动计算,本发明的将气动、烧蚀以及热传导进行相互耦合以实现对烧蚀过程的模拟,且多种参数耦合计算后使得模拟过程更加准确、真实。
-
公开(公告)号:CN101571428B
公开(公告)日:2010-12-08
申请号:CN200910085367.7
申请日:2009-05-21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多功能传感器及高温下测量热流与温度的方法,其中多功能传感器包括外壳和热流测头,外壳上设置热流测头,热流测头包括热流探头和热沉,热沉与热流探头相连容置在外壳内部与热流探头组成热电偶,所述外壳内还设置有用于冷却热流测头的冷却装置和用于测量热沉温度的另一热电偶,两热电偶与检测仪相连,通过测量出两热电偶的电压信号实现热流和温度的检测。本发明公开的测量方法通过测量低温的温度,建立数学模型推导得出高温处的所测温度。本发明的多功能热传感器能够在高温环境下测量热流和温度,弥补了原有热电偶在2000K以上高温环境下无法测量温度的问题,既能够测量出热流,又能够保证热电偶在高温环境下可以正常工作,有效测量温度。
-
公开(公告)号:CN111199093A
公开(公告)日:2020-05-26
申请号:CN201911160564.0
申请日:2019-11-23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
IPC: G06F30/20 , G06F30/15 , G06F111/1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再入飞行器端头烧蚀的耦合方法、存储介质及终端;解决了无法真实模拟烧蚀过程的问题,其技术方案要点是,先进行气动计算形成气动参数信息,再进行烧蚀与热传导的耦合计算,通过烧蚀计算形成烧蚀量信息以及热壁热流信息;根据烧蚀量信息更新飞行器端头的形状数据信息;根据热壁热流信息进行热传导计算形成温度数据信息;将经过热传导计算后的温度数据信息更新至烧蚀计算中以供下阶段的烧蚀与热传导的耦合计算;获取更新后的空气域数据信息以及更新后的温度数据信息以供下阶段的气动计算,本发明的将气动、烧蚀以及热传导进行相互耦合以实现对烧蚀过程的模拟,且多种参数耦合计算后使得模拟过程更加准确、真实。
-
公开(公告)号:CN105003356A
公开(公告)日:2015-10-28
申请号:CN201510418896.X
申请日:2015-07-16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温高压燃料流量的控制装置,其能够实现流量的连续调节,实现流量的精确控制,并且结构简单,制造成本低,易于实现。其包括一系列不同喉道直径的音速喷管,通过阀门控制各个音速喷管的开启,燃料的流量与喉道直径的平方呈正比,该系列音速喷管的喉道面积按照2倍的关系逐次增大,从而确保最大喉道面积与最小喉道面积的连续变化,并且变化量的精度等于最小喉道面积,从而获得1/2喷管数目-1的流量控制精度。还提供了这种高温高压燃料流量的控制装置的构造方法。
-
公开(公告)号:CN104848217A
公开(公告)日:2015-08-19
申请号:CN201510209803.2
申请日:2015-04-29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超声速高焓地面模拟设备的燃烧室头部,其大大节省空间、降低制造成本、操作比较简单。其包括氢氧喷注环、内环空气喷注单元和外环空气喷注单元,氢氧喷注环突出于内环空气喷注单元和外环空气喷注单元,并且与点火器位于同一平面内,氢氧喷注环具有氢气流道、氧气流道、以及若干个朝向点火器的氢气喷口和氧气喷口,内环空气喷注单元具有内环空气流道、若干个内环空气喷口,每个内环空气喷口设在氢气喷口和氧气喷口的间隙处,外环空气喷注单元具有外环空气流道、若干个朝向燃烧室内壁的外环空气喷口。
-
公开(公告)号:CN104848217B
公开(公告)日:2017-09-26
申请号:CN201510209803.2
申请日:2015-04-29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超声速高焓地面模拟设备的燃烧室头部,其大大节省空间、降低制造成本、操作比较简单。其包括氢氧喷注环、内环空气喷注单元和外环空气喷注单元,氢氧喷注环突出于内环空气喷注单元和外环空气喷注单元,并且与点火器位于同一平面内,氢氧喷注环具有氢气流道、氧气流道、以及若干个朝向点火器的氢气喷口和氧气喷口,内环空气喷注单元具有内环空气流道、若干个内环空气喷口,每个内环空气喷口设在氢气喷口和氧气喷口的间隙处,外环空气喷注单元具有外环空气流道、若干个朝向燃烧室内壁的外环空气喷口。
-
公开(公告)号:CN104776973B
公开(公告)日:2017-06-30
申请号:CN201510129167.2
申请日:2015-03-24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
IPC: G01M9/0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应用于高马赫数喷管喉道的冷却装置,其使得冷却液在热流最高的喉道处具有最大换热性能,并且具有流动无分离、流阻小的优点。其包括冷却液依次流过的进水孔、进口汇流槽、冷却通道、出口汇流槽、出水孔,冷却通道是两个肋之间的空隙或一个肋与冷却装置的壁面之间的空隙,肋的尺寸按照椭圆曲线方程设计。还提供了这种冷却装置的构造方法。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