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7702093A
公开(公告)日:2024-03-15
申请号:CN202311554125.4
申请日:2023-11-17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 , 阜阳师范大学 , 安徽昊源化工集团有限公司
IPC: C23C18/12 , G01N27/33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亲脂性高分散二硫化钼的单片式镉离子选择性电极及其制备方法,步骤主要包括:制备钼源和硫源的混合液→将混合液和长链烷基混合,得到产物A→将产物A加入离子选择性膜溶液中→浇筑电极上,通风、蒸发后即得单片式镉离子选择性电极。通过表面/层间调控二硫化钼的电容及表面润湿性,实现了高亲脂性二硫化钼材料的超疏水及高电容特性,同时在膜的关键流动组分中显示出较高的分散性。本发明所设计的高分散性膜组分材料为全固态离子选择性电极的简化制造提供了的可替代方法,同时为批量化生产提供了新思路。
-
公开(公告)号:CN116984013A
公开(公告)日:2023-11-03
申请号:CN202310778104.4
申请日:2023-06-28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 , 阜阳师范大学 , 安徽昊源化工集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铂团簇负载的空位氮化碳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其制备方法包括:(1)制备氮化碳g‑C3N4;(2)制备钴单原子掺杂的空位氮化碳材料Co SACs/VN‑C3N4;(3)制备铂团簇Pt NCs;(4)制备铂团簇负载的空位氮化碳材料。本申请制备的Pt NCs/VN‑C3N4的催化剂在中性的条件下对于铅离子具有优异的检测效果,其对中性缓冲溶液中0.1‑0.8μM的Pb(II)的检测,检测的灵敏度高达102.16μA/μM、检出限为0.018μM;对中性实际水样中Pb(II)的检测,检测灵敏度高达93.8μA/μM、检出限为0.036μM。均远低于世界卫生组织设定的饮用水中的耐受值。
-
公开(公告)号:CN116626136B
公开(公告)日:2024-02-27
申请号:CN202310619347.3
申请日:2023-05-30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
IPC: G01N27/41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基团相互作用实现不同铬离子形态检测的方法,其是在电场诱导下,将功能化材料修饰电极与含铬溶液进行电化学作用;所述功能化材料为氨基化修饰的钴基石墨烯和/或羧基化修饰的钴基石墨烯。本发明在电场作用下,通过静电吸引和基团相互作用进一步固定HCrO4‑和Cr(OH)2+,得到的检测下限分别为0.10μg/L和0.12μg/L,检测灵敏度分别为19.46μg/L和13.44μg/L,较传统光谱法的检测下限提高了2‑3个数量级,操作过程简洁温和,成本低廉,显示出良好的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17023531A
公开(公告)日:2023-11-10
申请号:CN202310778114.8
申请日:2023-06-28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 , 阜阳师范大学 , 安徽昊源化工集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Fe‑CoP纳米材料、制备方法及在电化学检测中的应用,其制备方法为:将六水合硝酸钴、二茂铁、CTAB溶于无水甲醇中搅拌均匀形成溶液A;将二甲基咪唑溶于无水甲醇中搅拌均匀形成溶液B快速加入溶液A搅拌反应,洗涤、干燥得Fe(C5H5)2@ZIF67,煅烧,得到中间体粉末Fe‑Co3O4;将NaH2PO2放在管式炉的上游、中间体粉末Fe‑Co3O4放在管式炉的下游,在保护气氛围中煅烧,得到Fe‑CoP纳米材料。将Fe‑CoP纳米材料包覆在GCE电极表面构成工作电极,在三电极系统中可用于实际水样中金属检测,对Cd(II)的检测限(LOD)为0.01μM,且灵敏度高、选择性高。
-
公开(公告)号:CN116626136A
公开(公告)日:2023-08-22
申请号:CN202310619347.3
申请日:2023-05-30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
IPC: G01N27/41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基团相互作用实现不同铬离子形态检测的方法,其是在电场诱导下,将功能化材料修饰电极与含铬溶液进行电化学作用;所述功能化材料为氨基化修饰的钴基石墨烯和/或羧基化修饰的钴基石墨烯。本发明在电场作用下,通过静电吸引和基团相互作用进一步固定HCrO4‑和Cr(OH)2+,得到的检测下限分别为0.10μg/L和0.12μg/L,检测灵敏度分别为19.46μg/L和13.44μg/L,较传统光谱法的检测下限提高了2‑3个数量级,操作过程简洁温和,成本低廉,显示出良好的应用前景。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