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0619967B
公开(公告)日:2023-07-21
申请号:CN201910821220.3
申请日:2019-09-02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
IPC: G21C19/2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可适配异型操作头的换料抓手,包括抓具、异型抓具导向杆组件和抓手升降套筒,其中,抓具与异型抓具导向杆组件设于抓手升降套筒的内筒;抓具包括夹爪、凸轮、连接销和伸缩杆;至少三个伸缩杆对称分布于内筒下端的异型抓具导向杆外侧,各伸缩杆末端通过连接销转动连接夹爪,夹爪上设有凸轮;异型抓具导向杆组件包括导向杆和定位器;导向杆设置于抓手升降套筒内,导向杆上部设有定位器,导向杆下部的两侧表面设有凹点。本发明换料抓手,结构简单,体积小,满足小型反应堆的燃料的抓取要求,并且,可适配不同型号的燃料操作头,普适性较强;此外,其还具有机械防跌落功能。
-
公开(公告)号:CN110767331B
公开(公告)日:2022-07-15
申请号:CN201911071247.1
申请日:2019-11-05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小型液态金属反应堆箱式堆顶盖,涉及核反应堆顶盖结构设计领域,通过设置内顶盖和主顶盖;内顶盖上设有主泵接口部和控制棒驱动机构接口部;主顶盖上设有用于引出换热器管束的换热器接口;主顶盖的下部设有用于安装换热器的腔体结构;内顶盖定位安装在主顶盖上。本发明通过在主顶盖的箱体内集成换热器;运行期间,液态重金属冷却剂会流过箱体,起到堆顶屏蔽的作用,以减少堆顶盖屏蔽材料用量,减轻堆顶盖质量。本发明通过在箱体不同位置的板壳分别采用具备中子屏蔽或伽马屏蔽功能的结构材料,以优化堆顶屏蔽效果,减少屏蔽用量。
-
公开(公告)号:CN110565002B
公开(公告)日:2021-12-03
申请号:CN201910989180.3
申请日:2019-10-17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
IPC: C22C32/00 , B22F3/105 , B22F3/24 , C22C33/02 , C22C38/02 , C22C38/06 , C22C38/18 , C22C38/28 , B33Y10/00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3D打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适用于氧化物强化钢的选区激光熔化增材制造方法。所述方法首先通过将含钇纳米氧化物与9‑18Cr铁素体/奥氏体钢粉末混合均匀后装入送粉箱中;其次在计算机中建立三维实体模型,并进行分层切片处理,设定每层粉末层的铺粉厚度和沉降补偿;再次采用激光束按照分层切片形状对粉末层进行依次成型,最后进行热处理后得到。所述方法可一次实现高性能ODS钢的成型,具有成型质量好、无微裂纹、致密度高、和综合力学性能好的优点;成型后残余应力小且分布均匀,工件变形小,成型精度高。
-
公开(公告)号:CN111059008B
公开(公告)日:2021-03-30
申请号:CN201911402971.8
申请日:2019-12-31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新型热离子‑热声组合热电转换系统,包括热离子发电模块与热声发电模块,其中,热离子发电模块的一端接收高温热源,另一端释放余热;热声发电模块则接收热离子发电模块释放的余热,并将其转化为电能;热离子发电模块包括热离子转换器,热离子转换器沿高温热源传递方向划分为发射极、电极间隙、接收极和碳纳米管换热层;热声发电模块包括谐振管、发电机以及设置在谐振管内的回热器、加热器和冷却器;其中,谐振管外周壁上与加热器相对应的位置设有碳纳米管换热层,碳纳米管换热层传递余热。本发明利用热离子发电模块排出的余热作为热声发电模块的热源,高效回收利用了热离子发电模块低品位热能,大大提高了系统热电转换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09594009B
公开(公告)日:2021-02-26
申请号:CN201811636716.5
申请日:2018-12-29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纳米析出相强化的抗辐照低活化钢制备方法,属于核电用钢技术领域。所述方法首先制备FeTaC中间合金,然后再依次经过熔炼工艺、锻造工艺、轧制工艺和热处理工艺后制备得到所述钢。本发明通过制备FeTaC中间合金代替纯金属Ta,避免该钢在熔炼过程中由于Ta金属氧化活性较高造成的烧损,并在熔炼过程中通过高温碳脱氧技术抑制Ta元素烧损,Ta收得率可以达到90%以上;通过优化轧制工艺促进纳米析出相TaC的高密度均匀弥散析出产生强化和细化晶粒作用,获得具有优异高温蠕变性能和抗中子辐照性能的超细晶马氏体钢。所述抗辐照低活化钢在550℃、195MPa加载条件下的蠕变持久时间超过5000h。
-
公开(公告)号:CN108562929B
公开(公告)日:2020-11-13
申请号:CN201810349388.4
申请日:2018-04-18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
IPC: G01T3/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重金属倍增的宽能中子源强测量系统,可适用于高能加速器、反应堆等单能及宽能中子辐射场源强测量及量值传递,其包括中子探头、信号处理系统和数据分析系统;中子探头由中心热中子探测器、内层慢化体、中子倍增层、外围热中子探测器、反射层、侧向热中子吸收体、外层慢化体、前向热中子吸收体组成。其中,中心热中子探测器采用位置灵敏型中子探测器,获取辐射场的能谱信息,并设置能量权重因子对中心热中子探测器的能量响应进行补偿,进而提高测量精度。本发明具有结构新颖,测量能区范围宽,角响应特性好,能够进行能量响应补偿,源强测量精度高等特点。
-
公开(公告)号:CN111059008A
公开(公告)日:2020-04-24
申请号:CN201911402971.8
申请日:2019-12-31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新型热离子-热声组合热电转换系统,包括热离子发电模块与热声发电模块,其中,热离子发电模块的一端接收高温热源,另一端释放余热;热声发电模块则接收热离子发电模块释放的余热,并将其转化为电能;热离子发电模块包括热离子转换器,热离子转换器沿高温热源传递方向划分为发射极、电极间隙、接收极和碳纳米管换热层;热声发电模块包括谐振管、发电机以及设置在谐振管内的回热器、加热器和冷却器;其中,谐振管外周壁上与加热器相对应的位置设有碳纳米管换热层,碳纳米管换热层传递余热。本发明利用热离子发电模块排出的余热作为热声发电模块的热源,高效回收利用了热离子发电模块低品位热能,大大提高了系统热电转换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1048220A
公开(公告)日:2020-04-21
申请号:CN201911408387.3
申请日:2019-12-31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盘式快速停堆系统,包括首尾断开的旋转滑轨、控制球组件以及控制球组件驱动机构;所述控制球组件驱动机构包括转动电机,所述控制球组件滑动连接在所述旋转滑轨上,所述控制球组件与所述转动电机可拆卸连接;正常工况下,连上所述控制球组件与所述转动电机之间的连接,通过所述转动电机带动所述控制球组件在所述旋转滑轨上往复滑动,需要停堆时,断开所述控制球组件与所述转动电机之间的连接,所述控制球组件可在自身重力作用下从所述旋转滑轨上向下滑落。本发明将刚性的控制棒优化成柔性串行的控制球组件,不需要控制球组件整体进行往复上升和下降,从而有效降低了快速停堆系统高度方向的尺寸,有利于反应堆结构小型化。
-
公开(公告)号:CN110660494A
公开(公告)日:2020-01-07
申请号:CN201910821231.1
申请日:2019-09-02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适用于小型液态重金属反应堆的功率调节装置,包括驱动杆、牵引组件、驱动电机、以及支撑箱体,驱动杆一端与牵引组件相连,另一端与控制棒相连。通过设置驱动杆与控制棒相连,由牵引组件牵引驱动杆上下移动,驱动杆与控制棒相连,带动控制棒在高密度的液态重金属冷却剂内上下移动,从而驱动控制棒实现功率调节和快速自动停堆,且整个装置的部件均收容在封闭的支撑箱体内,可整体拆除和更换,维修方便,放射性物质包容性好,可有效保护环境和公众健康。
-
公开(公告)号:CN110619967A
公开(公告)日:2019-12-27
申请号:CN201910821220.3
申请日:2019-09-02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
IPC: G21C19/2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可适配异型操作头的换料抓手,包括抓具、异型抓具导向杆组件和抓手升降套筒,其中,抓具与异型抓具导向杆组件设于抓手升降套筒的内筒;抓具包括夹爪、凸轮、连接销和伸缩杆;至少三个伸缩杆对称分布于内筒下端的异型抓具导向杆外侧,各伸缩杆末端通过连接销转动连接夹爪,夹爪上设有凸轮;异型抓具导向杆组件包括导向杆和定位器;导向杆设置于抓手升降套筒内,导向杆上部设有定位器,导向杆下部的两侧表面设有凹点。本发明换料抓手,结构简单,体积小,满足小型反应堆的燃料的抓取要求,并且,可适配不同型号的燃料操作头,普适性较强;此外,其还具有机械防跌落功能。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