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禽类粪便污染荧光定量PCR检测探针及检测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1118122A

    公开(公告)日:2020-05-08

    申请号:CN202010056465.4

    申请日:2020-01-1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禽类粪便污染荧光定量PCR检测探针及检测方法,属于生物检测技术领域。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禽类粪便污染荧光定量PCR检测探针,该探针核苷酸序列为5’-AGATGGTTCTGCTATCGCTTT-3’;SEQ ID NO.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取得的有益效果为:解决了国外设计的禽类粪便污染物标记物无法在我国进行使用的现状,提供了一种适宜中国使用、灵敏度高、特异性好的禽类粪便污染荧光定量PCR检测探针。本发明设计的探针灵敏度达到了86.55%,特异性达到了93.48%。

    一种除磷微生物菌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06119150B

    公开(公告)日:2019-10-11

    申请号:CN201610456790.3

    申请日:2016-06-2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除磷微生物菌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该微生物菌剂中包含假单胞菌和链霉菌,假单胞菌为假单胞菌W12,保藏于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保藏编号为CGMCC No.12460,保藏日期为2016年5月17日;链霉菌为链霉菌GS14,保藏于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保藏编号为CGMCC No.7095,保藏日期为2013年1月8日。该微生物菌剂通过将活化的假单胞菌或链霉菌发酵培养后混合制备得到。该除磷微生物菌剂用于强化生活污水的生物除磷。本发明提供了两种新的除磷微生物菌:假单胞菌W12和链霉菌GS14;本发明的除磷微生物菌剂应用于生活污水的处理中,不仅能够去除污水中总磷的含量;而且对总氮也具有良好的去除效果。

    一种基于底栖丝状绿藻的微塑料清除藻床及方法、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4956339B

    公开(公告)日:2024-10-11

    申请号:CN202110221756.9

    申请日:2021-02-27

    Abstract: 本发明适用于生态修复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基于底栖丝状绿藻的微塑料清除藻床及方法、应用。一种基于底栖丝状绿藻的微塑料清除藻床,包括若干间隔排列的网帘;所述网帘通过固定钢槽固定在河床底部;所述网帘由若干纵横交错的钢筋骨架固定连接而成;所述钢筋骨架上缠绕粗糙的麻绳作为基质。本发明利用底栖丝状绿藻对微塑料强大的捕集能力,在河道中原位构建高效藻床,在有效吸收氮磷的同时,对河水中的微塑料实施高效收集,达到生物浓缩微塑料,削减水环境中微塑料丰度的目的;且藻床所有材料未采用塑料制品,可避免引入新的塑料污染物。

    一种以农业废弃物为发酵底物的弱电强化制氢工艺

    公开(公告)号:CN115074394A

    公开(公告)日:2022-09-20

    申请号:CN202210868805.2

    申请日:2022-07-2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以农业废弃物为发酵底物的弱电强化制氢工艺:将农业废弃物进行粉碎、研磨,将粉末加入稀H2SO4进行加热酸洗水解,用Ca(OH)2水溶液调节pH值为7±2,加入生物反应器中作为反应底物;将活性污泥加入生物反应器中作为菌剂来源;将微生物生长用营养物和水加入生物反应器中,得到混合物,调节反应温度为37±1℃;将生物反应器接入电化学系统,调节电化学系统微弱输出电压为0.4‑0.8V,通入氮气排除生物反应器中的空气后立即密封,进行遮光处理,保证生物反应器内微生物在厌氧无光的条件下进行反应。本发明使厌氧发酵产氢的微生物在电化学系统的辅助作用下,能够产生更多的氢气,同时提高氢气的转化效率。

    一种基于底栖丝状绿藻的微塑料清除藻床及方法、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4956339A

    公开(公告)日:2022-08-30

    申请号:CN202110221756.9

    申请日:2021-02-27

    Abstract: 本发明适用于生态修复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基于底栖丝状绿藻的微塑料清除藻床及方法、应用。一种基于底栖丝状绿藻的微塑料清除藻床,包括若干间隔排列的网帘;所述网帘通过固定钢槽固定在河床底部;所述网帘由若干纵横交错的钢筋骨架固定连接而成;所述钢筋骨架上缠绕粗糙的麻绳作为基质。本发明利用底栖丝状绿藻对微塑料强大的捕集能力,在河道中原位构建高效藻床,在有效吸收氮磷的同时,对河水中的微塑料实施高效收集,达到生物浓缩微塑料,削减水环境中微塑料丰度的目的;且藻床所有材料未采用塑料制品,可避免引入新的塑料污染物。

    一种除磷微生物菌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06119150A

    公开(公告)日:2016-11-16

    申请号:CN201610456790.3

    申请日:2016-06-2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除磷微生物菌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该微生物菌剂中包含假单胞菌和链霉菌,假单胞菌为假单胞菌W12,保藏于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保藏编号为CGMCC No.12460,保藏日期为2016年5月17日;链霉菌为链霉菌GS14,保藏于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保藏编号为CGMCC No.7095,保藏日期为2013年1月8日。该微生物菌剂通过将活化的假单胞菌或链霉菌发酵培养后混合制备得到。该除磷微生物菌剂用于强化生活污水的生物除磷。本发明提供了两种新的除磷微生物菌:假单胞菌W12和链霉菌GS14;本发明的除磷微生物菌剂应用于生活污水的处理中,不仅能够去除污水中总磷的含量;而且对总氮也具有良好的去除效果。

    一种对纤维素热解液水解产物脱毒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5801633A

    公开(公告)日:2016-07-27

    申请号:CN201610175092.6

    申请日:2016-03-25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07H3/02 C07H1/00 C07H1/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对纤维素热解液水解产物脱毒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在热解液中添加硫酸进行反应,使热解液中的脱水糖类100%转化为葡萄糖,向水解液中添加Ca(OH)2调节pH至6.0,并用2:1体积比的乙酸乙酯来萃取处理,移除上层的乙酸乙酯,添加10%质量浓度的硅藻土振荡处理,过滤后放置在60℃的烘箱里直至残留的乙酸乙酯完全挥发。本发明的有益之处在于:可以高效快速地去除纤维素热解产物水解液中的有毒化合物,所用材料和试剂廉价易得且处理过程具有环境友好性,便于后续生物发酵生产清洁能源。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