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1293337B
公开(公告)日:2020-12-25
申请号:CN201811486280.6
申请日:2018-12-06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IPC: H01M8/04313 , G01F23/4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燃料电池储液器内液位检测的方法。本检测方法由装置和电控两部分组成。装置包括储液腔、连通管、磁芯浮球、线性霍尔感应器、回液口、困液腔、方向软管、重锤、排液口等。线性霍尔感应器通过感应磁芯浮球的位置来知晓储液腔内某一方向的液位。电控部分包括三轴电子陀螺仪、信号处理电路和控制算法。三轴电子陀螺仪来感知储液腔所处的姿态,进而通过算法得知储液腔内的液体体积。
-
公开(公告)号:CN111293337A
公开(公告)日:2020-06-16
申请号:CN201811486280.6
申请日:2018-12-06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IPC: H01M8/04313 , G01F23/4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燃料电池储液器内液位检测的方法。本检测方法由装置和电控两部分组成。装置包括储液腔、连通管、磁芯浮球、线性霍尔感应器、回液口、困液腔、方向软管、重锤、排液口等。线性霍尔感应器通过感应磁芯浮球的位置来知晓储液腔内某一方向的液位。电控部分包括三轴电子陀螺仪、信号处理电路和控制算法。三轴电子陀螺仪来感知储液腔所处的姿态,进而通过算法得知储液腔内的液体体积。
-
公开(公告)号:CN106887630B
公开(公告)日:2019-07-05
申请号:CN201510932913.1
申请日:2015-12-15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IPC: H01M8/12 , H01M8/04007 , H01M8/0432
Abstract: 高温燃料电池电堆,包括N节单体电池和M个燃料处理单元;其中M和N均为自然数;所述N节单体电池与M个燃料处理单元紧密贴接构成高温燃料电池电堆;于所述燃料处理单元中设置有燃料重整反应催化剂;所述燃料处理单元的反应产物为所述单体电池的阳极燃料,所述燃料处理单元的反应产物出口与所述单体电池的阳极燃料入口相连;所述单体电池包括膜电极中的电解质膜为最高耐受温度150℃‑250℃的电解质膜。采用上述控制方法,使该高温燃料电池系统能够在稳定条件下运行,避免了运行过程中温度过低导致的电池性能低及温度过高导致的重整器中催化剂的烧结机MEA性能的破坏,本发明优化方案中的燃料预处理装置增加了燃料的重整率,使电池的运行条件更加稳定。
-
公开(公告)号:CN108233512A
公开(公告)日:2018-06-29
申请号:CN201611156912.3
申请日:2016-12-15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IPC: H02J7/3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燃料电池复合电源系统,具体为一种用于不连续工作的负载的燃料电池复合电源系统,通过系统内的充放电管理电路调整储能部件的串并联结构,在并联状态下由燃料电池通过充电器为储能部件充电,在串联状态下储能部件为负载供电。本发明根据负载的工作特性,调整储能部件的结构,降低了对充电器要求,实现了燃料电池输出的电能由连续小功率输出到短时间高功率输出的转化、实现了不使用DC/DC模块的低电压到高电压的匹配,降低了电能的损耗,提高了燃料利用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08172873A
公开(公告)日:2018-06-15
申请号:CN201611114814.3
申请日:2016-12-07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IPC: H01M8/04858 , H01M8/04537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恒压模式直流电子负载的燃料电池限压方法,将恒压模式直流电子负载并联到燃料电池的正负极上,当燃料电池电压小于或等于电子负载的设定值时电子负载不工作,当燃料电池电压大于电子负载的设定值时电子负载工作,将燃料电池的最高输出电压限制在电子负载的设定值。恒压模式的电子负载由运算放大器、功率电阻、功率MOSFET、分压电阻等元件构成。本发明提供的方法不使用DC/DC限制燃料电池的电压,当外部负载启动燃料电池已额定功率放电后,限压用的电子负载不工作,避免了主回路上由于电压变换部件的效率而带来的电能损失问题,防止了输出电压过高引起的外部负载的损坏。
-
公开(公告)号:CN103883426B
公开(公告)日:2016-03-02
申请号:CN201210563276.1
申请日:2012-12-21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IPC: F02G1/055 , H01M8/04029
Abstract: 一种基于斯特林发动机的散热器,包括斯特林发动机、热交换器和阴极物料散热器;热交换器将热量传递给斯特林发动机,斯特林发动机把热能转换成动能,带动飞轮转动,飞轮上的扇叶产生的气流辅助阴极物料散热器散热。本发明所述散热器应用于直接液体燃料电池系统中时利用电堆阳极出口排出的物料携带的热量,为电堆阴极排出的物料散热。本发明所述散热器应用于氢氧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系统中时利用电堆冷却水携带的热量,为电堆阴极排出的物料散热。应用本发明所述散热器有利于燃料电池电堆阴极水的回收,还可以节省电能。
-
公开(公告)号:CN104713608A
公开(公告)日:2015-06-17
申请号:CN201310696062.6
申请日:2013-12-15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IPC: G01F9/00
Abstract: 一种测定液体燃料消耗量的计量装置,包括一计量罐,一控制器,设置于计量罐壁面上的第一和第二液位传感器,一连接密闭的燃料供应装置和计量罐、一连接计量罐与燃料消耗装置的第一和第二燃料流通管路,以及控制燃料流入或流出计量罐的一个或多个系统部件。测定过程中,先将燃料输送到计量罐中,燃料液位到达第一液位传感器时停止,再将计量罐中的燃料输送到燃料消耗装置中,燃料液位到达第二液位传感器时停止。然后再往计量罐中输送燃料,周而复始。计量罐上两个液位传感器间的容量为定值,控制器根据液位传感器的信号变化情况可以计算出消耗了多少燃料。该装置具有结构简单,成本低廉等优点,同时利用该装置测量燃料消耗量具有精度高、准确性好、易于实现等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03575125A
公开(公告)日:2014-02-12
申请号:CN201210261792.9
申请日:2012-07-26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B90/1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基于碳导热管的管带式散热器,具体地说是管带式散热器及其在直接醇类燃料电池系统中的应用。本发明所述换热器由碳导热管带和折叠金属翅片层叠堆压而成的核心散热部件以及第一密封端板和第二密封端板构成。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有利于在环境湿度变化条件下维持燃料电池系统的水热平衡,换热器件换热效率高,体积小,重量轻,耐腐蚀,适用于需求高能量的应急电源、电子产品电源及动力电源。
-
公开(公告)号:CN102104183B
公开(公告)日:2013-03-27
申请号:CN200910248484.0
申请日:2009-12-16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IPC: H01M12/0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用于水下的金属-氧气电池系统的氧气自动补给控制装置,包括氧气存储装置和氧气气量自动调节装置;氧气气量自动调节装置包括储气仓、气囊或气缸,电磁阀,控制开关或传感器;储气仓、气囊或气缸通过气体管路与氧气存储装置连接,在连接管路上设置有电磁阀,于气囊或气缸内设置有控制开关或传感器;储气仓、气囊或气缸通过气体管路与金属-氧气电池系统的阴极氧气腔相连;控制开关通过导线与电磁阀电连接;传感器的输出信号经由一控制器处理后,由控制器通过导线与电磁阀电连接。本发明不但解决了水下用金属-氧气电池系统的供氧问题,实现了氧气的自动补给,同时也解决了金属-氧气电池作为水下电源时氧气阴极两侧的气液压力动态平衡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02104160A
公开(公告)日:2011-06-22
申请号:CN200910248448.4
申请日:2009-12-16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直接液体燃料电池系统的燃料进料方法,直接液体燃料电池系统包括电池电堆、换热器、气液分离器、燃料罐,电堆阴极出口的气液混合物经换热器后进入气液分离器,电堆阳极出口的气液混合物直接进入气液分离器,气液分离器物料出口经由液体泵与电堆的阳极入口管路连接,在它们的连接管路上设置有一支路,支路经由有截止功能的微型泵或电磁阀和微型泵与燃料罐管路连接,燃料罐中的燃料经由气液分离器物料出口与电堆的阳极入口间的连接管路进入电堆阳极,且在阳极入口设有浓度传感器;其输出信号经由一控制器处理后,由控制器通过导线与电磁阀电连接。本发明有利于降低气液分离器中燃料的浓度,进而减少由挥发而引起的燃料损失,有利于提高电池系统的燃料利用率。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