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9661323A
公开(公告)日:2025-03-21
申请号:CN202311222148.5
申请日:2023-09-21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IPC: C07C29/32 , C07C31/20 , C07C41/30 , C07C43/10 , C07C67/293 , C07C69/16 , B01J21/06 , B01J23/42 , B01J35/39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光催化脱羧制备二醇及其衍生物的方法。该方法以带有羟基的羧酸化合物及其衍生物为原料,光照条件下在光催化剂上发生脱羧反应产生碳自由基中间体,而后发生偶联反应生成二醇及其衍生物。本发明可以利用生物质发酵所得的低碳羧酸化合物为反应原料,反应条件温和,无需使用昂贵有毒的添加剂,且产物收率较高,反应后催化剂经过过滤可回收催化剂,经清洗干燥后可多次循环使用。#imgabs0#
-
公开(公告)号:CN119430276A
公开(公告)日:2025-02-14
申请号:CN202310965867.X
申请日:2023-08-02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金属掺杂的p型纳米钛酸铋及其制备方法,属于纳米催化材料领域。本发明首先将二氧化钛、氧化铋和掺杂金属的前驱体球磨充分混合,随后在马弗炉中高温煅烧,冷却后得到金属掺杂的p型纳米钛酸铋。该方法具有简单可控、重现性好、成本低、适合工业化高效生产等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16120150A
公开(公告)日:2023-05-16
申请号:CN202111339250.4
申请日:2021-11-12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由乙醇制备2,3‑丁二醇的方法。该方法在光照下利用半导体光催化剂和金属盐添加剂将乙醇转化为2,3‑丁二醇,并同时产生氢气。该方法由乙醇出发,通过金属盐添加剂提高了2,3‑丁二醇的选择性和乙醇的转化速率,具有原料来源广泛、原子经济性高、反应选择性好和反应条件温和的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11233603B
公开(公告)日:2023-01-24
申请号:CN201811432120.3
申请日:2018-11-28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氢化光催化脂肪酸脱羧制备烷烃的方法。该方法在氢气、催化剂和溶剂存在条件下,通过氢化和光催化脱羧串联步骤,一锅法将脂肪酸转化为烷烃。使用的催化剂为金属表面修饰的二氧化钛。其反应过程如下:将脂肪酸、溶剂和催化剂混合放入石英反应器中,将反应器中气氛置换为低压氢气(≤0.5MPa)后密闭,在不加光情况下在一定温度(20℃~100℃)下搅拌一段时间发生加氢反应,然后在外加光源照射下发生脱羧反应生成烷烃。使用本发明的方法可以在温和条件下,实现脂肪酸的高效转化,烷烃的收率可高达96%。反应后催化剂与反应体系易分离且可多次循环使用。得到的烷烃可用于代替传统的化石柴油、航空煤油的使用。
-
公开(公告)号:CN113024352B
公开(公告)日:2022-06-14
申请号:CN201911249581.1
申请日:2019-12-09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光催化甲醇转化制备乙二醇的方法。涉及到乙二醇和光催化剂。该方法以甲醇为原料,在固体光催化剂的作用下,在室温下使甲醇直接转化成乙二醇和H2。其反应过程如下:将甲醇、催化剂加入到耐压玻璃容器中,常温可见光或紫外光光照搅拌反应,反应一定时间后即可得到乙二醇和H2。该方法具有普适性,能够扩展到其它光催化体系,且主产物乙二醇的光量子产率是目前文献和专利报道结果在同波长下的2.5倍以上。
-
-
公开(公告)号:CN110759861A
公开(公告)日:2020-02-07
申请号:CN201810840456.7
申请日:2018-07-27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IPC: C07D215/0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喹啉衍生物的制备方法。该方法以芳香胺类化合物和脂肪醇为原料,以含氧二硫化钼为催化剂,在惰性气氛或者在含氧的气氛、120~200℃条件下反应2~12h,反应完成后,分离液相成分,浓缩,经硅胶柱分离,得到取代喹啉化合物。该合成方法在喹啉化合物合成方面可能有重要的应用。
-
公开(公告)号:CN111233942B
公开(公告)日:2023-01-03
申请号:CN201811430392.X
申请日:2018-11-28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IPC: C07G99/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光催化木质素模型化合物转化的方法。该方法利用原位还原的硫化镉作为光催化剂,在惰性气氛下,可见光(400~600nm)照射下,实现木质素模型化合物到芳香酮类化合物和芳香酚类化合物的转化。该方法具备催化剂合成简便、价格低廉、易于回收,反应条件温和,过程简单,产物选择性高等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13024370B
公开(公告)日:2022-05-17
申请号:CN201911250187.X
申请日:2019-12-09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二氧化铈基催化剂光热催化生物质多元醇C–C键氧化断裂制备甲酸的方法。该方法用甘油、木糖、葡萄糖、果糖、蔗糖、纤维二糖或淀粉作为反应底物,以氧气为氧化剂,用二氧化铈或负载二氧化铈为催化剂,在一定温度下,400~650nm可见光的照射,实现其选择氧化到甲酸。其反应过程如下:将底物溶解于溶剂中,加入催化剂,密封反应器,用氧气置换三次,并保持一定的压力,在40~150℃的温度下用400~650nm可见光照射进行反应,生成甲酸。该合成方法对生物质多元醇高选择性氧化制备甲酸可能有重要作用。
-
公开(公告)号:CN114177907A
公开(公告)日:2022-03-15
申请号:CN202010959479.7
申请日:2020-09-14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IPC: B01J23/648 , B01J35/10 , B01J37/08 , C01G33/00 , B82Y30/00 , C07C249/02 , C07C251/2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钯改性孔状氧化铌材料的制备方法。该材料的制备方法利用一步焙烧法,即是将三聚氰胺、含有Nb5+的化合物和含钯的金属盐分散在乙醇中,再将乙醇蒸发然后转移至坩埚中,从室温升温到500~700℃焙烧,焙烧1~10h。冷却至室温后,得到一种钯改性孔状氧化铌材料。该材料为多孔片状结构,在催化、电容器和传感器等领域具有潜在应用。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