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4380663B
公开(公告)日:2024-01-19
申请号:CN202111592417.8
申请日:2021-12-23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广州能源研究所 , 南方海洋科学与工程广东省实验室(广州)
IPC: C07C31/125 , C07C29/4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聚烯烃塑料废弃物热转化定向制备高碳醇的方法。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将经过预处理后得到的聚烯烃塑料废弃物颗粒首先经螺旋输送器输送至氢解反应器内,贵金属负载催化剂作为氢解催化剂,聚烯烃经催化作用解聚为C8~C40的长链烷烃,自氢解反应器流出的C8~C40的长链烷烃输送至羟基化反应器,羟基化反应器内以大/介孔钛硅分子筛为羟基化催化剂,H2O2为氧化剂,长链烷烃发生羟基化反应,获得高碳醇及酸和醛类产物;反应结束后,产物经分离提纯后获得目标产物高碳醇。本发明获取的产物经分离提纯步骤即可制取高纯度的高碳醇化学品,较之燃油制备需进行二次加工而言,该路线具有工艺步骤少、经济效益高的优势,更加具有工业化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14251668B
公开(公告)日:2023-10-27
申请号:CN202111460001.0
申请日:2021-12-02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广州能源研究所 , 南方海洋科学与工程广东省实验室(广州)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废印刷电路板高温热解气化综合回收方法及装置,先预热然后750‑1000℃高温使废印刷电路板有机树脂组分快速转化为气态小分子产物迅速脱离金属和玻纤部分,有机小分子进一步循环供热,经高温焚烧后降低有害成分含量,焚烧后烟气经净化排放,实现废印刷电路板全组分回收利用,实现全自动连续化运行,工艺流程易于放大,具有资源利用效率高、环境友好的特点,避免液态燃油分离和回收利用问题,进一步降低残炭量,不失为一种高效清洁的热处理方式,解决了现有技术液态产物难利用、脱溴效果欠佳、固态产物残碳含量高致热解残渣资源化处理难度增加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5627366B
公开(公告)日:2023-10-10
申请号:CN202211288039.9
申请日:2022-10-20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广州能源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退役新能源器件热解残渣稀贵金属回收的方法。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将退役新能源器件热解残渣经冷冻球磨机研磨后,再经反应容器中强化浸出得到贱金属富集液和稀贵金属富集体;(2)将氢键供体和氢键受体在反应容器中105℃~160℃进行DES合成反应,反应过程中搅拌直至变为清澈透明体反应结束,得到DES;(3)将稀贵金属富集体与DES放入电浮耦合分离器进行电浮耦合分离,得到贵金属渣、浮碳、不溶物和浸出液;(4)将浸出液通过进行净化除杂,得到净化液和杂质残余物。本发明适合处置稀贵金属含量低、贱金属含量高等具有相同/类似物料属性的退役新能源器件,可实现处理多种固体废弃物的效果,具有巨大的经济、环境和资源效益。
-
公开(公告)号:CN114956946B
公开(公告)日:2023-08-15
申请号:CN202210557676.5
申请日:2022-05-19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广州能源研究所 , 南方海洋科学与工程广东省实验室(广州)
IPC: C07C15/04 , C07C15/06 , C07C15/073 , C07C15/08 , C07C1/22 , B01J29/03 , B01J29/04 , B01J29/08 , B01J29/40 , B01J29/8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改性分子筛催化木薯渣快速热解制备单环芳烃的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在水中加入磷酸二氢铵和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搅拌,再缓慢滴加氨水调节pH值为12,获得溶液A;将硝酸镧溶液加入溶液A中搅拌均匀,获得溶液B,将溶液B加入分子筛进行冷凝回流,再经洗涤、过滤并收集固体,过夜烘干获得催化剂前驱体,催化剂前驱体煅烧后获得催化剂;(2)将木薯渣与催化剂混合后置于反应容器中进行反应,得到单环芳烃。本发明提出的方法以分子筛作为载体,负载了La及磷酸基团制备高活性催化剂,采用快速热解方法,在极短的时间内将木薯渣转化为化学品,且具备优异的芳烃选择性,为木薯渣的工业应用提出了一种新的可能的途径。
-
公开(公告)号:CN114653729B
公开(公告)日:2023-07-25
申请号:CN202111549094.4
申请日:2021-12-17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广州能源研究所 , 南方海洋科学与工程广东省实验室(广州)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退役风机叶片真空热解处理回收方法,包括:(1)叶片预处理:将退役风机叶片进行破碎处理后,加入热解催化剂混合均匀;然后通入高温处理后的燃烧烟气作预热处理;(2)真空热解:对预处理后的退役风机叶片在真空负压状态下进行催化热解处理,得到热解气、热解油和热解渣;(3)将热解渣经涡电流分选分离得到金属,再经风力分选分离得到热解碳、纤维材料和热解残渣;(4)将步骤(1)中产生的燃烧烟气进行冷却脱氮,(5)对冷却脱氮后的燃烧烟气进行除尘除溴。本发明能高效处理退役风机叶片并回收其中的纤维材料和金属等资源。
-
公开(公告)号:CN115959670A
公开(公告)日:2023-04-14
申请号:CN202211627554.5
申请日:2022-12-16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广州能源研究所
IPC: C01B32/98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废旧轻质光伏组件热解回收产物并制备碳化硅的方法,利用废旧轻质光伏组件热解产物中的非金属组分作为基体材料制备碳化硅的新方法,该方法能够实现废旧轻质光伏组件的全组分高效回收和高值利用,具有工艺简单、资源利用率高及环境友好等特点,可应用于轻质光伏组件的大规模回收,解决了现有技术没有实现废旧轻质光伏组件的全组分高效回收和高值利用的问题,也解决了现有技术采用高纯度硅砂和无烟煤做碳化硅的制备原料导致碳化硅生产成本较高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5624953A
公开(公告)日:2023-01-20
申请号:CN202211256009.X
申请日:2022-10-13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广州能源研究所
IPC: B01J20/20 , B01J20/30 , C02F1/28 , C02F101/3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磺胺甲恶唑生物炭吸附剂的制备方法及应用,利用棕榈纤维、尿素和FeSO4·7H2O采用一步热解法合成了一种新型的Fe‑N共掺杂的生物炭,具有较大的比表面积和较强吸附能力,与磺胺甲恶唑分子间有较强的亲和力,将其用作水中磺胺甲恶唑吸附剂,既能实现环境水体中磺胺甲恶唑的去除,又能扩大棕榈纤维废弃物的应用范围,且该吸附剂在多次吸附‑解吸循环吸附中能保持较高的吸附能力和较低的质量损失,具有良好的循环使用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15283397A
公开(公告)日:2022-11-04
申请号:CN202210939655.X
申请日:2022-08-05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广州能源研究所 , 南方海洋科学与工程广东省实验室(广州)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污泥厨余垃圾水热生物炭与氧化钙共热解固定重金属的方法。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将厨余垃圾预处理得到均匀的固体废弃物粉末,固体废弃物粉末与去离子水以质量比1:3~5混合放置于反应容器中230℃~270℃炭化0.5~1.5h,洗涤烘干后得到水热生物炭;S2、将污泥、CaO和步骤S1得到的水热生物炭混合均匀,并于550℃~750℃惰性氛围下共热解0.5~1.5h,得到共热解生物炭。本发明利用水热炭化和共热解反应,显著降低了重金属的生物利用度和生态毒性,实现了危废污泥的无害化处置以及厨余垃圾的资源化利用。
-
公开(公告)号:CN114656313A
公开(公告)日:2022-06-24
申请号:CN202210386528.1
申请日:2022-04-11
Applicant: 南方海洋科学与工程广东省实验室(广州) , 中国科学院广州能源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天然气水合物协同PET类塑料转化制备单环芳烃的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以二氧化钛作为载体,采用等体积浸渍法负载Pt、Ni双金属,干燥后煅烧,随后在H2/N2混合气气氛下对其进行活化,制得催化剂;2)将天然气水合物、PET类塑料与步骤1)中制备的催化剂置于反应容器中,再加入去离子水搅拌加热进行反应,自然冷却后萃取有机相获得单环芳烃,并回收固体催化剂。本发明采用一步法,实现了PET解聚、加氢脱氧和天然气水合物的重整的协同耦合,氢气、PET单体等中间产物在反应过程中被原位消耗,促进了化学平衡的前移,大大提高了化学品的制备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4316906A
公开(公告)日:2022-04-12
申请号:CN202111478524.8
申请日:2021-12-06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广州能源研究所 , 南方海洋科学与工程广东省实验室(广州)
IPC: C09K5/0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长链烃及长链烃基聚合物新型相变体系。该长链烃及长链烃基聚合物新型相变体系,由相变材料和相构建剂组成,所述的相变材料为长链烃基聚合物或长链烃,相构建剂为氮气、惰性气体或沸点低于90℃的液体,所述的相变材料的体积占相变体系的体积的1/50~1/7,所述的相变体系的原始升温速率>10℃/min,相变体系内的初始压力为0.5~4MPa。本发明提出的长链烃及长链烃基聚合物新型相变体系基于高压氛围和较高温度区间的液‑液相变实现剧烈的自放热效应,上述效应的发现对长链分子相变研究具有重要意义,并且在诸多领域具备潜在应用价值。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