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2874814A
公开(公告)日:2021-06-01
申请号:CN202110100656.0
申请日:2021-01-25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微小卫星创新研究院 , 上海微小卫星工程中心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航空航天技术领域,提出了一种红外低轨星座的任务星调度方法,包括:将卫星对于目标的不可见观测角度范围投影到地球表面得到不可测范围Db;将卫星的最大探测距离L投影到地球表面并刨除不可测范围Db得到可探测范围Dl;将目标投影到地球表面进行卫星与目标的可探测分析;由轨道面升交点经度范围与目标的地理位置筛选轨道面;以及由卫星与目标的相对运动关系和可观测条件从筛选出的轨道面中筛选任务星。至少部分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任务星调度过程中计算较为复杂,星上资源开销大,任务规划时效性低的问题,提升了任务星优选效能和时效性,对于红外低轨星座的任务星调度以及星座的设计优化具有应用价值。
-
公开(公告)号:CN118862406A
公开(公告)日:2024-10-29
申请号:CN202410669840.0
申请日:2024-05-28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微小卫星创新研究院 , 上海微小卫星工程中心
IPC: G06F30/20 , G06F17/15 , G06F119/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可靠的空间目标连续实时定位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S1,使用当前统计模型估计目标的当前状态,建立加速度的非零均值时间相关模型,得到当前的状态方程;步骤S2,进行多测元分类组合,将测量数据按照不同权重进行测元组合;步骤S3,对多源数据融合处理,通过动态加权无味卡尔曼滤波算法,针对不同测量信息对渐消因子贡献大小不同,设置动态权系数进行控制和平衡。本方法可实时输出定位信息,提高了系统的冗余性,能够连续输出定位信息,进行高精度定位,并无需地面操作,代表了一项在航天测量与控制的创新,有望为太空活动的安全性、可持续性以及碎片监测与防护提供前所未有的支持。
-
公开(公告)号:CN116681235B
公开(公告)日:2024-09-06
申请号:CN202310627245.6
申请日:2023-05-30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微小卫星创新研究院 , 上海微小卫星工程中心
IPC: G06Q10/0631 , G06Q50/26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星载分布式星座协同自主任务规划系统及其方法。系统采用的任务规划框架包括:协同规划单元、单星规划单元、任务执行单元。协同规划单元生成调度方案并发送给单星规划单元,单星规划单元生成任务模板指令并发送给任务执行单元,任务执行单元生成控制指令并发送给卫星的星上单机或载荷,任务执行单元根据接收到的卫星的星上单机或载荷的响应指令生成任务状态遥测帧,并发送给单星规划单元,单星规划单元生成任务应答信息并发送给协同规划单元。在星座协同任务场景下,本发明基于目前卫星常用星载任务处理设计情况,可适用于不同类型的星座任务和不同类型卫星任务,具有广泛的星载自主任务规划适用性。
-
公开(公告)号:CN117540951A
公开(公告)日:2024-02-09
申请号:CN202311287539.5
申请日:2023-10-07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微小卫星创新研究院 , 上海微小卫星工程中心
IPC: G06Q10/0631 , G06F8/30 , H04B7/18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适用于单星及星座的多类型多任务星载自主规划系统和方法。本发明采用五层规划框架,包括采集控制层、通信交互层、算法数据层、任务插件层、规划应用层,各层功能模块间松耦合,可根据不同任务类型卫星设计对应的任务规划系统,具有模块化、插件化、可增量扩展等优点,针对星上任务规划系统,支持部分功能补丁式上注更新,支持多类型任务并行规划和执行,支持卫星在轨自主生成并执行任务,可适用于单星单类型、单星多类型、星座单类型及星座多类型任务场景,也可适用于地面系统任务规划应用。
-
公开(公告)号:CN113496103B
公开(公告)日:2023-08-29
申请号:CN202110774338.2
申请日:2021-07-08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微小卫星创新研究院 , 上海微小卫星工程中心
IPC: G06F30/27 , G06F18/23 , G06N3/126 , G06F111/04 , G06F111/0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多重原则与链条组合的敏捷卫星多目标协同观测方法,包括:敏捷卫星在轨接收引导信息后,多颗卫星针对大量待观测目标的观测分配的规划调度进行问题描述;通过问题描述设置协同观测问题;根据协同观测问题生成目标函数并进行符号定义,得到前后向链条优化组合的单星规划方法;基于约束的分层协同规划方法,结合不同策略下的分配原则与前后向链条优化组合的单星规划方法快速求解出收益较高的协同任务规划方案,形成多星对区域目标的协同观测序列。
-
公开(公告)号:CN112874814B
公开(公告)日:2023-01-06
申请号:CN202110100656.0
申请日:2021-01-25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微小卫星创新研究院 , 上海微小卫星工程中心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航空航天技术领域,提出了一种红外低轨星座的任务星调度方法,包括:将卫星对于目标的不可见观测角度范围投影到地球表面得到不可测范围Db;将卫星的最大探测距离L投影到地球表面并刨除不可测范围Db得到可探测范围Dl;将目标投影到地球表面进行卫星与目标的可探测分析;由轨道面升交点经度范围与目标的地理位置筛选轨道面;以及由卫星与目标的相对运动关系和可观测条件从筛选出的轨道面中筛选任务星。至少部分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任务星调度过程中计算较为复杂,星上资源开销大,任务规划时效性低的问题,提升了任务星优选效能和时效性,对于红外低轨星座的任务星调度以及星座的设计优化具有应用价值。
-
公开(公告)号:CN115184973B
公开(公告)日:2024-04-16
申请号:CN202210799712.9
申请日:2022-07-08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微小卫星创新研究院 , 上海微小卫星工程中心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惯性测量与激光测距的星载超远距离目标测速和定位系统及其测速和定位方法。测速和定位系统包括激光测距仪、二维转台和二个光纤陀螺,二维转台分为俯仰向和方位向,二个光纤陀螺分别安装在转台方位向和转台俯仰向上,激光测距仪安装在转台俯仰向上,光纤陀螺用于测量二维转台的俯仰向和方位向角速度,激光测距仪用于测量卫星和目标之间的相对距离。基于本发明的星载超远距离目标测速和定位方法具有单星自主定位、测距精度高、定位精度高、定位速度快等优点,可实现单星的快速定位。
-
公开(公告)号:CN117332969A
公开(公告)日:2024-01-02
申请号:CN202311311224.X
申请日:2023-10-10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微小卫星创新研究院 , 上海微小卫星工程中心
IPC: G06Q10/0631 , G06Q50/26 , G06N3/12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卫星星座重访问任务的规划方法、系统及计算机可读介质,该规划方法用于生成任务分配表从而协调卫星星座中的卫星在重访问周期对目标观测点进行重复观测,包括:步骤S1:根据遗传算法生成任务分配系数;步骤S2:根据任务分配系数和所有卫星的可见窗口信息进行种群适应度评估,获得任务分配表;步骤S3:根据选择处理方法、交叉处理方法和变异处理方法中的一种或任意种的组合更新任务分配系数;步骤S4:判断当前遗传迭代次数是否大于等于预设迭代次数,若判断为否,则执行步骤S2;若判断为是,则执行步骤S5;步骤S5:将当前的任务分配表作为最终的任务分配表。本发明可以自动化地规划重访问任务,提高了任务规划的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6681235A
公开(公告)日:2023-09-01
申请号:CN202310627245.6
申请日:2023-05-30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微小卫星创新研究院 , 上海微小卫星工程中心
IPC: G06Q10/0631 , G06Q50/26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星载分布式星座协同自主任务规划系统及其方法。系统采用的任务规划框架包括:协同规划单元、单星规划单元、任务执行单元。协同规划单元生成调度方案并发送给单星规划单元,单星规划单元生成任务模板指令并发送给任务执行单元,任务执行单元生成控制指令并发送给卫星的星上单机或载荷,任务执行单元根据接收到的卫星的星上单机或载荷的响应指令生成任务状态遥测帧,并发送给单星规划单元,单星规划单元生成任务应答信息并发送给协同规划单元。在星座协同任务场景下,本发明基于目前卫星常用星载任务处理设计情况,可适用于不同类型的星座任务和不同类型卫星任务,具有广泛的星载自主任务规划适用性。
-
公开(公告)号:CN115184973A
公开(公告)日:2022-10-14
申请号:CN202210799712.9
申请日:2022-07-08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微小卫星创新研究院 , 上海微小卫星工程中心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惯性测量与激光测距的星载超远距离目标测速和定位系统及其测速和定位方法。测速和定位系统包括激光测距仪、二维转台和二个光纤陀螺,二维转台分为俯仰向和方位向,二个光纤陀螺分别安装在转台方位向和转台俯仰向上,激光测距仪安装在转台俯仰向上,光纤陀螺用于测量二维转台的俯仰向和方位向角速度,激光测距仪用于测量卫星和目标之间的相对距离。基于本发明的星载超远距离目标测速和定位方法具有单星自主定位、测距精度高、定位精度高、定位速度快等优点,可实现单星的快速定位。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