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8225486A
公开(公告)日:2024-06-21
申请号:CN202410363379.6
申请日:2024-03-28
Applicant: 新疆农业大学 , 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土壤检测设备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土壤盐渍化检测装置及其检测方法,包括主体框架,所述主体框架的内侧面设置有外筒,所述外筒的内部设置有用于土壤采样的内筒,所述连接板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用于驱动内筒垂直移动的液压缸且液压缸的伸缩末端延伸至外筒内部并与内筒固定连接,所述土壤表面除杂组件包括四组对称固定连接在主体框架上的L型滑槽,所述L型滑槽上滑动连接有限位滑块,所述限位滑块与外筒之间通过铰件铰接有连杆一,同侧两组所述限位滑块之间固定连接有连接支架,所述滑动块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用于清理土壤表面杂物的刮刀,本发明有效的避免了因难以对土壤表面杂物与灰尘进行自动去除,使得容易降低检测结果精确性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9056860A
公开(公告)日:2024-12-03
申请号:CN202411396414.0
申请日:2024-10-08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污染土修复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矿山重金属污染土壤修复装置及其修复方法,包括平台板,所述平台板的顶部安装有喷淋机构,所述喷淋机构包括挤压箱,所述挤压箱固定安装在平台板的顶部,所述挤压箱设置有两个,两个所述挤压箱的顶部均固定安装有连通管,所述储液箱固定安装在连通管的顶部,所述储液箱的顶部开设有顶盖,所述储液箱的侧部转动安装有第一从动轮,所述双轴电机固定安装在平台板的顶部。本发明通过喷淋机构的设置,可以对土壤修复液进行搅拌,搅拌可以确保修复液中的各种成分充分混合,使得修复液的组成均匀一致,有效地提高了施用效果,使修复液中的各种成分均匀分散,防止沉淀或析出,提高了修复液的稳定性和持久性。
-
公开(公告)号:CN116814271A
公开(公告)日:2023-09-29
申请号:CN202310560849.3
申请日:2023-05-18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 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
IPC: C09K17/40 , C12N1/14 , G01N33/00 , C12R1/645 , C09K101/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提供一种水热生物质石墨烯协同真菌的添加剂制备方法及测试方法,涉及土壤治理技术领域。该制备方法包括获取秸秆和粪便,制备生物炭混合物;获取生物炭混合物和石墨烯颗粒,经水热反应生成水热生物质石墨烯;使用摩西球囊菌制备植物丛枝菌根菌液;将水热生物质石墨烯与植物丛枝菌根菌液混合,形成添加剂。其将水热生物炭协同石墨烯与植物根菌混合形成添加剂,既实现对土壤污染物的治理,又达到对生物炭和石墨烯的高效资源化利用。
-
公开(公告)号:CN116375189A
公开(公告)日:2023-07-04
申请号:CN202310578086.5
申请日:2023-05-19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 , 山西大同大学
IPC: C02F3/12 , C02F1/28 , C02F101/2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提供一种氧化石墨烯强化膜生物反应器以及废水处理方法,涉及废水处理技术领域。该反应器包括控制器、进水池、GO预处理柱、MBR反应池、膜组件、第一进水泵、第一回水泵以及第二进水泵;第一进水泵的进水端与进水池联通,第一进水泵的出水端与GO预处理柱联通;第一回水泵的进水端与GO预处理柱联通,第一回水泵的出水端与进水池联通;第二进水泵的进水端与GO预处理柱联通,第二进水泵的出水端与MBR反应池联通;膜组件设置于MBR反应池中;控制器分别与第一进水泵、第二进水泵以及第一回水泵连接。其能够实现对矿区污水的高效处理,并且充分满足污水处理的使用需求。
-
公开(公告)号:CN116375132A
公开(公告)日:2023-07-04
申请号:CN202310578116.2
申请日:2023-05-19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 , 山西大同大学
IPC: C02F1/28 , C02F1/00 , C02F1/44 , C02F101/16 , C02F101/2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提供一种氧化石墨烯强化超滤处理系统以及废水处理方法,涉及废水处理技术领域。该系统包括控制器、进水池、筛网、反应柱、进水泵、回流泵、膜组件以及反应池;进水池于反应柱联通;筛网设置于进水池中;进水泵的进水端与反应柱联通,进水泵的出水端与反应池联通;回流泵的进水端与反应池联通,回流泵的出水端与反应柱联通;膜组件设置于反映出中;进水泵和回流泵分别与控制器连接;反应柱和反应池均由生物炭‑氧化石墨烯复合材料组成。其能够实现对矿区为污染水进行更加深度且高效的处理。
-
公开(公告)号:CN119620235A
公开(公告)日:2025-03-14
申请号:CN202411713313.1
申请日:2024-11-27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智慧农业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智慧农业种植用气象监测方法及系统。该方法通过多参数气象传感器实时监测农田环境中的关键气象参数,并收集传感器数据并进行初步处理,将收集到的数据通过无线或有线网络传输到云服务器或中央数据库;利用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处理和分析收集到的数据,提供气象预测和决策支持;用户和农业管理者通过移动应用程序或计算机端软件实时监控气象数据和接收预警信息。本发明为科学决策和精准管理农业生产提供理论依据。
-
公开(公告)号:CN117772161A
公开(公告)日:2024-03-29
申请号:CN202311814547.0
申请日:2023-12-25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 , 山西大同大学
IPC: B01J20/30 , C12N11/14 , C12N11/10 , C12N11/084 , C12N1/00 , B01J20/20 , B01J20/22 , B01J13/04 , C02F1/28 , C02F101/20 , C02F101/3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的羧基化石墨烯和水热炭制备包埋凝胶小球及处理废水中新兴污染物的方法,涉及新兴污染物治理领域。该方法包括羧基化石墨烯制备步骤、水热炭制备步骤、菌悬液制备步骤、凝胶剂制备步骤、交联剂制备步骤、包埋凝胶小球成型步骤以及交联步骤;羧基化石墨烯制备步骤用于制备高纯度的羧基化石墨烯;水热炭制备步骤用于制备水热炭;菌悬液制备步骤用于制备菌悬液;凝胶剂制备步骤用于制备凝胶剂;交联剂制备步骤用于制备交联剂;交联步骤将小球交联,并在预设时间后用生理盐水冲洗。本发明结合羧基化石墨烯、水热碳、大孔树脂和海藻酸钙‑聚乙烯醇‑饱和硼酸对废水中重金属和新兴医药污染物进行降解,具有良好的废水治理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17602720A
公开(公告)日:2024-02-27
申请号:CN202311814539.6
申请日:2023-12-25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 , 山西大同大学
IPC: C02F1/62 , C02F1/58 , C02F3/34 , C02F101/20 , C02F101/30 , C02F103/34 , C02F101/38 , C02F101/36 , C02F101/3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的羟基化石墨烯强化大孔树脂柱处理废水中新兴污染物的方法,涉及新兴污染物处理领域。该方法包括:羟基化石墨烯制备步骤、SiC‑WS2‑HG制备步骤以及大孔树脂改性步骤;其中,羟基化石墨烯制备步骤用于制备羟基化石墨烯,SiC‑WS2‑HG制备步骤用于制备SiC‑WS2‑HG,大孔树脂改性步骤用于大孔树脂改性,包括:取预设固含量的HG加入到DMAC中形成第一分散液;取SiC‑WS2加入到DMAC中形成第二分散液;通过大孔树脂颗粒、第一分散液和第二分散液制成改性树脂颗粒;将改性树脂颗粒倒在洁净的玻璃板上,使材料的一级相变、凝固及溶剂的析出过程充分进行,制得SiC‑WS2‑HG‑MR改性大孔树脂颗粒。本发明降解效率高、成本低、易操作、不造成二次污染,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17247304A
公开(公告)日:2023-12-19
申请号:CN202310999654.9
申请日:2023-08-09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
Abstract: 一种基于盐渍化土壤改良的水热碳基肥及其制备方法,基肥由棉花秸秆、禽畜粪污、市政生活污泥和气化炉渣为原料通过蒸汽爆破技术制备水热碳,再经复配复合微生物菌剂好氧发酵制得,以重量份计具体为:棉花秸秆30—60份,禽畜粪污30—60份,市政生活污泥20—50份,气化炉渣为10—30份,复合微生物菌剂为2—5份。确保物料湿度控制在35%—45%之间,确保蒸汽爆破处理后的水热碳中碳氮比控制在(25—35:1)之间。通过调配棉花秸秆、牛羊粪污和市政生活污泥比例确保整体复合原料碳氮比控制在(25—35:1)之间。
-
公开(公告)号:CN117247293A
公开(公告)日:2023-12-19
申请号:CN202311002261.2
申请日:2023-08-09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
Abstract: 一种基于沙化土壤改良的水热碳基肥及其制备方法,该水热碳基肥由棉花秸秆、牛羊粪污、市政生活污泥和蒙脱土为原料首先通过蒸汽爆破技术制备水热碳,然后再经复配复合微生物菌剂好氧发酵制得,以重量份计各组分如下:粉碎棉花秸秆25—45份,牛羊粪污20—30份,市政生活污泥15—25份,蒙脱土为10—30份,微生物菌剂为0.05—0.1份,以确保物料湿度控制在35%—45%之间,确保蒸汽爆破处理后的水热碳中碳氮比控制在(25‑35:1)之间。通过调配棉花秸秆、牛羊粪污和市政生活污泥比例确保整体复合原料碳氮比控制在(25‑35:1)之间。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