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取代二氢苯并呋喃—咪唑盐类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3408537A

    公开(公告)日:2013-11-27

    申请号:CN201210465477.8

    申请日:2012-11-1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系列5-取代二氢苯并呋喃-咪唑盐类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以2,3-二氢苯并呋喃为原料,进行Vilsmeier反应,合成5-醛基二氢苯并呋喃,将其在醇溶液中用硼氢化钠还原为5-苄醇取代二氢苯并呋喃,再转换为甲磺酸酯,接着与咪唑或苯并咪唑等在溶剂中回流反应合成1-(5-取代二氢苯并呋喃)咪唑,在此基础上与卤代物反应合成5-取代二氢苯并呋喃-咪唑盐类化合物。本发明以天然产物中具有显著抗肿瘤活性的药效团为先导,进行抗肿瘤药物分子的设计和合成,经过合成后的化合物具有非常好的体外抗肿瘤细胞毒活性。研究表明,当咪唑结构单元为5,6-二甲基苯并咪唑,且其3-位取代基为2-溴苄基、萘甲酰甲基或4-溴苯甲酰甲基时,化合物具有非常好的体外抗癌生理活性。

    5-甲基-二氢苯并呋喃-咪唑盐类化合物在制药中的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0123809A

    公开(公告)日:2019-08-16

    申请号:CN201811652117.2

    申请日:2018-12-31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5-甲基-二氢苯并呋喃-咪唑盐类化合物在制备PI3K激酶抑制剂,mTOR信号通路抑制剂以及预防和治疗肿瘤药物中的应用。本发明中的以3-(2-bromobenzyl)-1-((2,3-dihydrobenzofuran-5-yl)methyl)-5,6-dimethyl-1H-benzo[d]imidazol-3-ium bromide(B591)为代表的化合物能够靶向PI3K激酶抑制mTOR信号通路,抑制肿瘤的生长。更重要的是,与普通肿瘤细胞相比,B591更加显著地抑制肿瘤干细胞,有效阻止乳腺癌细胞转移及化疗药物紫杉醇治疗后乳腺癌的复发。本发明所述的化合物药理活性强,作用机制明晰,安全低毒,稳定性好,可作为新型药物,保健品和/或膳食添加剂,用于制备抗肿瘤药物,为肿瘤治疗领域提供了新的选择,极具应用价值,也可以作为研究PI3K/Akt/mTOR信号通路的化学工具分子。

    环吡酮及环吡酮胺在制备防治黑色素瘤的药物中的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03191110A

    公开(公告)日:2013-07-10

    申请号:CN201310103668.4

    申请日:2013-03-28

    Abstract: 环吡酮(ciclopirox)及环吡酮胺(ciclopirox olamine)在制备防治黑色素瘤的药物中的应用。环吡酮胺具有很强的抗黑色素瘤的作用,能显著抑制黑色素瘤细胞A375和B16-F10的细胞增殖,并呈现剂量依赖性,其半数抑制浓度(IC50)分别为1.07μM和4.71μM;但对正常细胞的毒性较小,其IC50值大于20μM。机理研究表明,环吡酮胺能够显著阻滞人黑色素瘤细胞周期于G0/G1期,并能显著诱导人黑色素瘤细胞凋亡。可以单独用作抗黑色素瘤的药物和辅助药物,以及用于制备防治黑色素瘤的药物、预防黑色素瘤的化妆品(面霜、防晒霜和乳液等)。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