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4845680A
公开(公告)日:2022-08-02
申请号:CN202180006242.X
申请日:2021-10-28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
IPC: A61H1/02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步行辅助外骨骼装置,该步行辅助外骨骼装置包括:髋关节组件、第一连接杆、膝关节组件、第二连接杆及髋关节组件,膝关节组件又包括第一壳体,齿环、直齿及拉簧;其中,髋关节组件、第一壳体及小腿组件分别用于穿戴在用户的髋关节部、膝关节部及小腿部,且第一壳体在带动齿环向第一方向转动时,齿环带动直齿向第一方向转动,直齿带动拉簧沿其延伸方向拉伸运动,而在拉簧回弹复位时,拉簧带动直齿向与第一方向相对的第二方向转动,直齿带动齿环向第二方向转动,齿环带动第一壳体向第二方向转动。通过上述方式,本申请中的外骨骼装置能够辅助人体行走,且重量轻,穿戴简单,人机协同性强,能够有效提高人体的运动能力。
-
公开(公告)号:CN118806387A
公开(公告)日:2024-10-22
申请号:CN202310461040.5
申请日:2023-04-20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惯性导航技术的颅内穿刺轨迹定向瞄准方法及瞄准器,包括:设计模块安装装置,将三个IMU模块安装在模块安装装置上,三个IMU模块绕模块安装装置中心位置中心对称且各相差60度;设计辅具,将模块安装装置可拆卸地连接在辅具上,模块安装装置在辅具的辅助下具有3个转动自由度;基于惯性导航技术,使用模块安装装置实时获取穿刺针的方向角度,结合术前规划的穿刺路径的方向角度,实现术中精准导航。本发明通过将多个惯性传感模块与一种个性化定制的机械结构集成使用,旨在解决含有惯性传感模块的穿刺导引装置在三维空间中由人手操控移动行进时容易产生方向角度偏移失准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7918850A
公开(公告)日:2024-04-26
申请号:CN202311720501.2
申请日:2023-12-14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
IPC: A61B5/259 , A61B5/263 , A61B5/296 , C08F220/56 , C08F222/3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适用于婴幼儿运动监测的柔性水凝胶电极的制备方法,包括步骤:将碳导电浆料涂覆在基底上,并经热固化后制得碳导电层;在碳导电层表面涂覆金属导电浆料,并经热固化及经质量分数为10~15%的SEBS溶液进行模具浇注处理后制得复合导电层;通过一锅法,称取水凝胶各组分并置于容器中,经振荡及超声溶解,并经氮气脱氧处理后制得水凝胶预聚合溶液;将水凝胶预聚合溶液加入模具中,将所述复合导电层与水凝胶预聚合溶液贴合,并经过光固化完全后制得水凝胶电极。本发明提供的柔性水凝胶电极,实现在酸性较低条件下仍具备较高粘附性能,且与婴幼儿皮肤的接触更舒适及友好,同时实现肌电信号稳定采集,其制备方法简单且成本低,适于批量化生产。
-
公开(公告)号:CN117644500A
公开(公告)日:2024-03-05
申请号:CN202311256673.9
申请日:2023-09-25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
IPC: B25J9/00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超轻便准被动多自由度髋‑膝关节助力机器人,包括腰带和助力机构,助力机构包括:滑轨模块,其包括滑轨和滑块,滑轨连接于腰带,滑块滑动设于滑轨;髋关节模块,其包括第一壳体、第二壳体和弹性件,第一壳体与滑块转动连接,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转动连接,弹性件两端分别与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连接;连接模块,其一端与第二壳体固定;膝关节模块,连接模块背离髋关节模块的一端与膝关节模块处于人体膝盖处的部分转动连接。本申请通过设置滑轨模块、髋关节模块和膝关节模块以支持腿部运动,人体穿戴后腿部运动更灵活,并通过弹性件的放能助力大腿运动,大大减小了集成部件的数量,减轻了助力机器人的重量,减小了人体穿戴时的负担。
-
公开(公告)号:CN114354567A
公开(公告)日:2022-04-15
申请号:CN202111458938.4
申请日:2021-12-01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
IPC: G01N21/65 , G01N27/416 , G01N27/49 , A61B5/145 , A61B5/29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可拉伸多功能传感器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利用SEBS良好的可拉伸性和极强的粘黏性,通过磁控溅射金在SEBS基底上用于检测体表肌电信号,通过电路修饰制备汗液检测传感器和pH传感器,通过沉积金属铂制备温度传感器,通过聚合物旋涂封提高稳定性和耐久使用性;最后通过外接线与具有无线蓝牙输出功能的柔性PCB电路板连接,实现实时监测,以及和实时传输。本发明提供的可拉伸多功能传感器,不仅能够实时监测和实时传输,能够很好的适应在人体动态活动中皮肤的形变和肌肉的拉伸等场景,在柔性可穿戴电子材料和智能便携式健康医疗设备等领域具有重要应用潜力。
-
公开(公告)号:CN113505638A
公开(公告)日:2021-10-15
申请号:CN202110587569.2
申请日:2021-05-27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车辆监测技术领域,公开了车流量的监测方法、监测装置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该方法包括:在预设时间段内获取道路图像,道路图像通过对道路拍摄得到;将当前帧道路图像输入至目标检测神经网络,以得到当前帧道路图像对应的车辆类型信息;基于车辆类型信息,将当前帧道路图像与历史帧道路图像进行对比,以对车辆数量进行累计;根据预设时间段内累计的车辆数量确定车流量。通过上述方式,能够提高车流量的监测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0840713A
公开(公告)日:2020-02-28
申请号:CN201911200157.8
申请日:2019-11-29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
IPC: A61H3/00
Abstract: 本申请属于仿生驱动器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气动肌肉。但是现有的气动肌肉结构复杂,制作成本高。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气动肌肉,包括气囊,所述气囊外侧设置有编织网管,所述气囊与所述编织网管一端通过第一连接接头组件连接,所述气囊与所述编织网管另一端通过第二连接接头组件连接,所述气囊内设置有导气管,所述第一连接接头组件包括充气通道,所述导气管通过所述充气通道。本申请提供的气动肌肉为囊式人工气动肌肉,此囊式人工气动肌肉与现有的气动肌肉相比,充气并发生膨胀变形的是气囊结构,而膨胀的气囊中间存在不需要充气的空间,此结构节约了压缩气体,同时减小了气囊需要承受的压力,缩短了响应时间,提高了工作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3505638B
公开(公告)日:2024-04-02
申请号:CN202110587569.2
申请日:2021-05-27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
IPC: G06V20/54 , G06V10/25 , G06V10/74 , G06V10/82 , G06V10/774 , G06V10/764 , G08G1/065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车辆监测技术领域,公开了车流量的监测方法、监测装置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该方法包括:在预设时间段内获取道路图像,道路图像通过对道路拍摄得到;将当前帧道路图像输入至目标检测神经网络,以得到当前帧道路图像对应的车辆类型信息;基于车辆类型信息,将当前帧道路图像与历史帧道路图像进行对比,以对车辆数量进行累计;根据预设时间段内累计的车辆数量确定车流量。通过上述方式,能够提高车流量的监测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4098746B
公开(公告)日:2024-07-09
申请号:CN202111211599.X
申请日:2021-10-18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
IPC: A61B5/294
Abstract: 一种超窄高密度多相对独立通道的柔性电极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属于传感器技术领域。本发明方法包括:(1)晶圆硅片旋涂牺牲层,烘干成膜;(2)旋涂弹性体溶液烘干;(3)柔性基底上贴掩模板后溅射或蒸镀金属导电膜,得到具有导电通路的柔性电极;(4)将电极两端的金属膜遮盖,将弹性体溶液稀释液均匀旋涂在未遮盖区域,烘干,或将稀释液烘干成膜后贴合在电极表面;(5)对电极进行切割,从晶圆硅片上释放,将用于检测的一端多余基底切除,制备得到超窄高密度多相对独立通道的柔性电极。本发明制备的柔性电极导通性良好且可重复性高,通道数量多,电极各通道检测端相对独立,可同时检测不同位点的生理电信号,贴合机体而不产生相对滑移。
-
公开(公告)号:CN115969336A
公开(公告)日:2023-04-18
申请号:CN202211646505.6
申请日:2022-12-21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
IPC: A61B5/0205 , A61B5/00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的动物生命体征实时监测系统,包括:信号采集传感器、可穿戴织物及信号分析平台,所述信号采集传感器用来检测生理信息参数,所述信号采集传感器固定于所述可穿戴织物上,所述信号分析平台用于获取所述生理信息参数,并对所述生理信息参数进行分析,所述生理信息参数包括动物心率、呼吸频率、体温、血氧饱和度及运动步数,本申请提供的动物生命体征实时监测系统,克服现有的动物生理信息监测装置的系统复杂、无法穿戴、测量参数单一、需要体内植入等缺陷,实现了在对小动物正常生命活动无干扰的情况下,实时监测小动物在运动过程中心率、呼吸频率、体温、血氧等生理信息。能够实时监测并远程记录小鼠生命体征数据变化,得到较好的数据结果。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