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7629632A
公开(公告)日:2024-03-01
申请号:CN202311475185.7
申请日:2023-11-07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 , 中广核工程有限公司
IPC: G01M13/045 , F16C41/00 , G06F30/27 , G06N3/045 , G06F119/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燃汽轮机组轴承全生命周期预测方法及系统,运用于计算机科学技术领域,其方法包括:获取燃气轮机组的震动数据并建立数据集;对所述数据集进行降采样和平滑处理;输入处理后的数据集并通过数字孪生模型和深度学习预测模型的混合模型进行轴承全生命预测;评估预测的准确性;使用真实轴承数据的仿真证明了所提出的混合模型的有效性,实现对核电设备使用寿命的进行准确预测。
-
公开(公告)号:CN117609772A
公开(公告)日:2024-02-27
申请号:CN202311468593.X
申请日:2023-11-07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 , 中广核工程有限公司
IPC: G06F18/2131 , G06F18/2135 , G06F18/214 , G06F18/2415 , G06F18/15 , G06N3/0455 , G06N3/084 , F01D21/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核汽轮机的故障预测方法及系统,运用于计算机信息处理技术领域,其方法包括:获取核汽轮机的故障数据并进行特征提取,得到数据集;对所述数据集进行分类后与所述故障数据生成故障数据集;构建故障预测模型对所述故障数据集进行故障预测,得到高维数据;将所述高维数据投影到低维空间进行故障分类;实现了对核汽轮机数据的实时监控,保证了核汽轮机早期的故障预警,有助于提高核汽轮机的运行状态监测效率与系统故障诊断的准确度。
-
公开(公告)号:CN114239885A
公开(公告)日:2022-03-25
申请号:CN202210024613.3
申请日:2022-01-11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 , 中广核工程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运行故障预测方法及装置。该方法包括:获取核电设备运行过程中多个时刻的多模态数据,对所述多模态数据进行处理得到多个特征数据;从所述多个特征数据中选取目标特征数据,建立特征数据库;基于所述特征数据库中的目标特征数据以及所述目标特征数据对应的所述核电设备的运行状态,对待训练聚类模型进行训练得到预测模型;将所述核电设备的多模态实时数据输入到所述预测模型中,确定所述核电设备的运行状态。采用本发明实施例,可以提高对核电设备的运行故障预测的效率和准确度。
-
公开(公告)号:CN114705415B
公开(公告)日:2025-04-18
申请号:CN202210296261.7
申请日:2022-03-24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 , 中广核工程有限公司
IPC: G01M13/003 , G06F17/16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核电阀门设备的监测方法,该方法包括:确定核电阀门设备在第一时刻的第一参数值,第一参数值表征核电阀门设备在第一时刻的工作状况,第一时刻指待确定核电阀门设备的监测结果的时刻;根据第一参数值和核电阀门设备在第二时刻的第二参数值,构建参数数据矩阵,第二参数值表征核电阀门设备在第二时刻的历史工作状况,第二时刻是第一时刻相对的历史时刻;基于参数数据矩阵和第一参数值的第一协方差矩阵,通过主元分析方法,确定核电阀门设备的第一统计指标;根据第一统计指标,确定第一时刻的核电阀门设备的监测结果。本申请还公开一种核电阀门设备的监测装置、电子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
公开(公告)号:CN114705415A
公开(公告)日:2022-07-05
申请号:CN202210296261.7
申请日:2022-03-24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 , 中广核工程有限公司
IPC: G01M13/003 , G06F17/16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核电阀门设备的监测方法,该方法包括:确定核电阀门设备在第一时刻的第一参数值,第一参数值表征核电阀门设备在第一时刻的工作状况,第一时刻指待确定核电阀门设备的监测结果的时刻;根据第一参数值和核电阀门设备在第二时刻的第二参数值,构建参数数据矩阵,第二参数值表征核电阀门设备在第二时刻的历史工作状况,第二时刻是第一时刻相对的历史时刻;基于参数数据矩阵和第一参数值的第一协方差矩阵,通过主元分析方法,确定核电阀门设备的第一统计指标;根据第一统计指标,确定第一时刻的核电阀门设备的监测结果。本申请还公开一种核电阀门设备的监测装置、电子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
公开(公告)号:CN117634148A
公开(公告)日:2024-03-01
申请号:CN202311459431.X
申请日:2023-11-02
Applicant: 深圳中广核工程设计有限公司 , 中广核工程有限公司
IPC: G06F30/20 , G06F119/14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主系统建模方法、装置、设备、存储介质和程序产品。所述方法包括:获取对核电厂主系统预先划分得到多个建模部分;对于每个建模部分,接收用户输入的待从上游抓取的参数名称;基于数据抓取程序,从上游抓取各个建模部分对应的参数名称所对应的建模参数;根据建模参数创建核电厂主系统的有支撑三回路模型。这样实现核电厂主系统力学分析中建模工作的自动化,大幅缩短建立模型和分析模型所需的时间,减少了人工干预,提高了建模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06408182B
公开(公告)日:2022-02-22
申请号:CN201610814583.0
申请日:2016-09-09
Applicant: 中广核工程有限公司 , 中国广核集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核电设计项目工作量统计系统和方法,该系统包括用于制作个人工时记录卡和设计成品工时记录卡的记录卡制作模块;用于分析和处理工时元数据,纠正数据差异并固化标准工作量的数据管理系统;用于进行个人工时记录卡和设计成品工时记录卡交叉组合查询、数据分项统计分析的统计分析模块;用于存储信息的数据库管理中心,本发明通过智能化的管理系统实现了对核电设计项目设计过程工作量的高效管理,完整记录设计过程的工时分配、实施和验证的转变过程,利于追踪和分析相关操作;系统稳定、实用且经济成本低;填补了核电设计领域过程中生产工时管理系统的空缺。
-
公开(公告)号:CN106326202A
公开(公告)日:2017-01-11
申请号:CN201610727710.3
申请日:2016-08-26
Applicant: 中广核工程有限公司 , 中国广核集团有限公司
IPC: G06F17/2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6F17/246 , G06F17/2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数据分析报告自动生成的方法及装置,方法包括数据准备、数据处理、报告模板生成、报告生成以及报告审查,并同时启用任务追踪机制对上述数据处理、报告模板生成及报告生成进行任务跟踪,形成日志;装置包括数据计算模块、上传模块、数据处理模块、模板生成模块、数据迁移模块、日志模块、审核模块及报告修改模块。本发明可用于核级管道力学分析,在各种工况均满足RCC-M规范及相关质保要求前提下,通过建立核级管道力学分析报告智能生产系统,对SYSPIPE软件产生的力学计算结果进行数据挖掘、数据修正及数据迁移工作,智能生成符合设计质保要求的核级管道力学分析报告,以此来提高核级管道设计的工作效率和质量。
-
公开(公告)号:CN106408182A
公开(公告)日:2017-02-15
申请号:CN201610814583.0
申请日:2016-09-09
Applicant: 中广核工程有限公司 , 中国广核集团有限公司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6Q10/06398 , G06Q50/0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核电设计项目工作量统计系统和方法,该系统包括用于制作个人作业/设计成品工时记录卡的记录卡制作模块;用于分析和处理工时元数据,纠正数据差异并固化标准工作量的数据管理系统;用于进行个人作业/设计成品工时记录卡交叉组合查询、数据分项统计分析的统计分析模块;用于存储信息的数据库管理中心,本发明通过智能化的管理系统实现了对核电设计项目设计过程工作量的高效管理,完整记录设计过程的工时分配、实施和验证的转变过程,利于追踪和分析相关操作;系统稳定、实用且经济成本低;填补了核电设计领域过程中生产工时管理系统的空缺。
-
公开(公告)号:CN116130130A
公开(公告)日:2023-05-16
申请号:CN202310052652.9
申请日:2023-02-02
Applicant: 深圳中广核工程设计有限公司 , 中广核工程有限公司 , 中国广核集团有限公司 , 中国广核电力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核电厂瞬态智能识别及归类方法及装置,包括输入核电厂运行过程中的电厂数据;电厂数据包括多个监测参数;对每一个监测参数进行起点识别,获得每一个监测参数的瞬态起点;对每一个监测参数中识别到瞬态起点的瞬态数据进行终点识别,获得每一个监测参数的瞬态终点;根据每一个监测参数的瞬态起点和瞬态终点,组成每一个监测参数的瞬态区间;对每一个监测参数的瞬态区间进行合并处理,获得核电厂运行过程中的最终瞬态。本发明通过对监测参数直接进行瞬态的识别,同时对瞬态进行自动归类,识别和分类准确度高,不需要以瞬态数据进行神经网络的构建,避免了因实际瞬态数据量少导致的识别准确度低的问题,有效降低识别成本。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