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4279157A
公开(公告)日:2022-04-05
申请号:CN202011034302.2
申请日:2020-09-27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理化技术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用于食品速冻的容纳盒,涉及食品冷冻装置领域,包括:盒体主体,所述盒体主体的内部形成有容纳腔,所述盒体主体的顶部设置有开口,所述盒体主体的至少一对相对的侧壁与所述盒体主体的底壁之间的夹角均大于90°,形成对所述食品起支撑作用的倾斜侧壁。通过容纳盒来盛装冷冻食品,在速冻过程中可以保护内部食品的结构完整性,避免相互碰撞和挤压产生表面破损与污染,减少加工损失。由于盒体主体相对的一对侧壁与盒体主体的底壁之间的夹角均大于90°,形成对食品起支撑作用的倾斜侧壁,两个倾斜侧壁与底壁构成了槽型结构可对食品进行支撑,避免易破损食品底部与容纳盒大面积接触,减小因粘连或碰撞造成的表皮损伤。
-
公开(公告)号:CN114078658B
公开(公告)日:2025-02-14
申请号:CN202010831008.8
申请日:2020-08-18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理化技术研究所
IPC: H01H37/3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吸附式热电开关,包括:固定元件、移动元件、热负载和柔性元件;柔性元件中填充有吸附剂和吸附质,柔性元件的两端分别与移动元件和固定元件连接,固定元件与热负载间隔设置,移动元件依次穿过柔性元件和固定元件,移动元件随着柔性元件的温度与热负载分离或接触。本发明提供的吸附式热电开关,采用柔性元件作为连接件,分别与移动元件和固定元件连接,内部填充有吸附剂和吸附质,利用物理吸附与温度的关系,调节柔性元件内气体体积,使得柔性元件产生伸缩,带动移动元件靠近/远离热负载,实现电流通路的通断,可实现加热过程的自动控制,无需额外人工操作,有效地提高其控制的加热装置安全性,避免过热故障。
-
公开(公告)号:CN116697635A
公开(公告)日:2023-09-05
申请号:CN202210191420.7
申请日:2022-02-28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理化技术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制冷与低温工程技术领域,并提供一种制冷系统及方法,通过对预冷级制冷机和吸附制冷机的连接进行改进,在冷头与冷凝蒸发端之间连接第一冷量输出热桥,在蓄冷器与吸附泵之间连接第二冷量输出热桥。在冷凝阶段,将预冷级制冷机冷头的冷量通过第一冷量输出热桥导向吸附制冷机的冷凝蒸发端,从而有效降低冷凝蒸发端温度,提高冷凝效果;在蒸发阶段,将预冷级制冷机蓄冷器的冷量通过第二冷量输出热桥导向吸附制冷机的吸附泵,从而为吸附泵提供足够的冷量。整个过程可显著降低吸附制冷机对预冷级制冷机冷头的冷量需求,进而提升制冷效率,达到极低温的制冷目的。
-
公开(公告)号:CN114279158A
公开(公告)日:2022-04-05
申请号:CN202011034379.X
申请日:2020-09-27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理化技术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用于食品速冻的容纳盒及装置,涉及食品冷冻装置领域,所述用于食品速冻的容纳盒包括:冰盒盒体和冰盒顶盖,所述冰盒盒体的内部形成有容纳腔,所述冰盒盒体设置有开口,所述冰盒盒体的材质为冰;所述冰盒顶盖将所述开口封堵。通过容纳盒来盛装需要冷冻的食品,在速冻过程中可以保护食品的结构完整性,避免相互碰撞产生表面破损与污染,减少加工损失;通过使用健康环保、无毒无害、可回收的冰作为容纳盒的材料,既降低了制造和使用成本,又避免对容纳盒对食品造成污染。
-
公开(公告)号:CN114078658A
公开(公告)日:2022-02-22
申请号:CN202010831008.8
申请日:2020-08-18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理化技术研究所
IPC: H01H37/3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吸附式热电开关,包括:固定元件、移动元件、热负载和柔性元件;柔性元件中填充有吸附剂和吸附质,柔性元件的两端分别与移动元件和固定元件连接,固定元件与热负载间隔设置,移动元件依次穿过柔性元件和固定元件,移动元件随着柔性元件的温度与热负载分离或接触。本发明提供的吸附式热电开关,采用柔性元件作为连接件,分别与移动元件和固定元件连接,内部填充有吸附剂和吸附质,利用物理吸附与温度的关系,调节柔性元件内气体体积,使得柔性元件产生伸缩,带动移动元件靠近/远离热负载,实现电流通路的通断,可实现加热过程的自动控制,无需额外人工操作,有效地提高其控制的加热装置安全性,避免过热故障。
-
公开(公告)号:CN114078660A
公开(公告)日:2022-02-22
申请号:CN202010831795.6
申请日:2020-08-18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理化技术研究所
IPC: H01H37/4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负热膨胀式热电开关,包括固定元件、移动元件、热负载和负热膨胀元件;负热膨胀元件的第一端与固定元件连接,第二端与移动元件连接;移动元件和负热膨胀元件均位于热负载和固定元件之间,移动元件的第一端与固定元件相接触,第二端在负热膨胀元件的温度低于预设值时与热负载相接触。本发明提供的负热膨胀式热电开关,采用负热膨胀元件作为连接件,分别与热负载和固定元件连接,利用负热膨胀元件在低温下膨胀,高温下收缩的特性,改变热负载与移动元件之间的距离,可根据温度自动控制加热过程的开启与结束,无需额外的启动/关闭按钮,实现电流通路的导通与断开,可随时感应加热温度,有效提高其控制的电蓄热装置的安全性。
-
公开(公告)号:CN114078659A
公开(公告)日:2022-02-22
申请号:CN202010830990.7
申请日:2020-08-18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理化技术研究所
IPC: H01H37/4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热膨胀式热电开关,包括:固定元件、移动元件、热负载和热膨胀元件;所述热膨胀元件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移动元件和所述固定元件连接,所述固定元件与所述热负载间隔设置,所述移动元件依次穿过所述热膨胀元件和所述固定元件,所述移动元件随着所述热膨胀元件的热胀冷缩与所述热负载分离或接触。本发明提供的热膨胀式热电开关,采用热膨胀元件作为连接件,分别与移动元件和固定元件连接,利用热膨胀元件在高温下膨胀,低温下收缩的特性,改变热负载与移动元件之间的距离,实现电流通路的导通与断开,进而控制加热过程的自动开启与结束。该热电开关部件较少,结构简单,无需额外人工操作,有效地提高其控制的电蓄热装置安全性。
-
公开(公告)号:CN217004971U
公开(公告)日:2022-07-19
申请号:CN202220413913.6
申请日:2022-02-28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理化技术研究所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制冷与低温工程技术领域,并提供一种制冷系统,通过对预冷级制冷机和吸附制冷机的连接进行改进,在冷头与冷凝蒸发端之间连接第一冷量输出热桥,在蓄冷器与吸附泵之间连接第二冷量输出热桥。在冷凝阶段,将预冷级制冷机冷头的冷量通过第一冷量输出热桥导向吸附制冷机的冷凝蒸发端,从而有效降低冷凝蒸发端温度,提高冷凝效果;在蒸发阶段,将预冷级制冷机蓄冷器的冷量通过第二冷量输出热桥导向吸附制冷机的吸附泵,从而为吸附泵提供足够的冷量。整个过程可显著降低吸附制冷机对预冷级制冷机冷头的冷量需求,进而提升制冷效率,达到极低温的制冷目的。
-
公开(公告)号:CN212695078U
公开(公告)日:2021-03-12
申请号:CN202021722945.1
申请日:2020-08-18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理化技术研究所
IPC: H01H37/46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热膨胀式热电开关,包括固定元件、移动元件、热负载和热膨胀元件;所述热膨胀元件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移动元件和所述固定元件连接,所述固定元件与所述热负载间隔设置,所述移动元件依次穿过所述热膨胀元件和所述固定元件,所述移动元件随着所述热膨胀元件的热胀冷缩与所述热负载分离或接触。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热膨胀式热电开关,采用热膨胀元件作为连接件,分别与移动元件和固定元件连接,利用热膨胀元件在高温下膨胀,低温下收缩的特性,改变热负载与移动元件之间的距离,实现电流通路的导通与断开,进而控制加热过程的自动开启与结束。该热电开关部件较少,结构简单,无需额外人工操作,有效地提高其控制的电蓄热装置安全性。
-
公开(公告)号:CN213542944U
公开(公告)日:2021-06-25
申请号:CN202022157599.3
申请日:2020-09-27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理化技术研究所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用于食品速冻的容纳盒,涉及食品冷冻装置领域,包括:盒体主体,所述盒体主体的内部形成有容纳腔,所述盒体主体的顶部设置有开口,所述盒体主体的至少一对相对的侧壁与所述盒体主体的底壁之间的夹角均大于90°,形成对所述食品起支撑作用的倾斜侧壁。通过容纳盒来盛装冷冻食品,在速冻过程中可以保护内部食品的结构完整性,避免相互碰撞和挤压产生表面破损与污染,减少加工损失。由于盒体主体相对的一对侧壁与盒体主体的底壁之间的夹角均大于90°,形成对食品起支撑作用的倾斜侧壁,两个倾斜侧壁与底壁构成了槽型结构可对食品进行支撑,避免易破损食品底部与容纳盒大面积接触,减小因粘连或碰撞造成的表皮损伤。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