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4087646B
公开(公告)日:2025-03-18
申请号:CN202010859789.1
申请日:2020-08-24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理化技术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多源供热的电蓄热暖风供给装置,涉及热能技术领域。其包括保温腔体、蒸气压缩式热泵、低品位热量收集器、换热器及内置于保温腔体的蓄热介质,蓄热介质通过加热元件与外部供电设备相连,加热元件在低谷电阶段进行加热,加热元件在高峰电阶段停止加热,保温腔体设有进气口及出气口,蒸气压缩式热泵安装在进气口,低品位热量收集器安装在保温腔体外,换热器与低品位热量收集器相连并安装在保温腔体内,外部空气经过冷凝器后再经过蓄热介质和换热器,最后从出气口排出。该多源供热的电蓄热暖风供给装置,进气口安装蒸气压缩式热泵,低品位热量集热器持续运行收集热量,减少了用电量并实现热能的梯级利用,提高电加热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17387816B
公开(公告)日:2025-01-17
申请号:CN202311355249.X
申请日:2023-10-18
Applicant: 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 , 中国科学院理化技术研究所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残余应力测量领域,公开了一种温度调整装置及中子衍射残余应力测量系统。该温度调整装置包括容纳箱、第一制冷组件和第二制冷组件。其中,容纳箱内形成有容纳腔,容纳腔内设置有放置部,放置部用于放置测试样品。第一制冷组件导热连接至容纳腔,第一制冷组件能够将测试样品的温度降低至第一温度。第二制冷组件导热连接至容纳腔,且与第一制冷组件相对独立设置,第二制冷组件能够将测试样品的温度降低至第二温度。其中,第二制冷组件的制冷能力大于第一制冷组件的制冷能力,第二温度低于第一温度。本申请提供的温度调整装置具有制冷效率高,能够节省对测试样品的冷却时间,能耗较少的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14087654B
公开(公告)日:2024-12-13
申请号:CN202010859817.X
申请日:2020-08-24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理化技术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多热源供热的蓄热式暖风供给装置,涉及热能技术领域。其保温腔体、维勒米尔热泵、低品位热量收集器、换热器及内置于保温腔体的蓄热介质,蓄热介质通过加热元件与外部供电设备相连,保温腔体设有进气口及出气口,维勒米尔热泵安装在进气口,维勒米尔热泵的高温腔与蓄热介质热连接,低品位热量收集器位于保温腔体外,换热器位于保温腔体内并与蓄热介质热连接,换热器与低品位热量收集器相连。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多热源供热的蓄热式暖风供给装置,在进气口处安装热能驱动的维勒米尔热泵,使用低谷电蓄热的同时还能借助低品位热量收集器收集低品位热量,然后在高峰电阶段供热,减小耗电量,降低供暖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114087829B
公开(公告)日:2024-10-29
申请号:CN202010859800.4
申请日:2020-08-24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理化技术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电蓄冷式供冷装置,涉及热能技术领域。其包括保温腔体、蒸气压缩式制冷机、气液换热器、低品位热量收集器、热能驱动型制冷机及内置于保温腔体的蓄冷介质,气液换热器安装在保温腔体内并与外部供液管连通,蒸气压缩式制冷机安装在气液换热器的出风口,低品位热量收集器位于保温腔体外,低品位热量收集器与热能驱动型制冷机的热端相连,热能驱动型制冷机的冷端位于保温腔体内,保温腔体为密封腔,气液换热器排出的空气经过蒸气压缩式制冷机蓄冷介质和热能驱动型制冷机后与气液换热器内的流体再次进行热交换。本发明提供的电蓄冷式供冷装置,减少了用电量并实现了热量的梯级利用,降低用电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110164744B
公开(公告)日:2024-04-16
申请号:CN201910411555.8
申请日:2019-05-17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理化技术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扫描电子显微镜样品台冷却技术领域,提供基于低温固体冷却的扫描电子显微镜制冷系统及方法,该基于低温固体冷却的扫描电子显微镜制冷系统,包括:容器、第一真空腔体、第二真空腔体、样品台、低温冷头和液体源;样品台设置于容器的上方,低温冷头用于为容器提供冷量,液体源用于为容器提供液体,低温冷头位于第一真空腔体的内部,容器和样品台位于第二真空腔体的内部。该基于低温固体冷却的扫描电子显微镜制冷系统,由液体转化的低温固体的潜热制冷以实现样品台的温度的调控,在切断低温冷头和容器之间的冷量输送后,系统处于零振动状态,并且样品台能够长时间维持在设定温度,温度波动范围很小。
-
公开(公告)号:CN108277334B
公开(公告)日:2023-07-25
申请号:CN201810186006.0
申请日:2018-03-07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理化技术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深冷处理设备及方法,其中设备包括:对待处理工件进行深冷处理的箱体;箱体具有进气口和主排气口,热气体通过进气口进入箱体内部,箱体内的气体通过主排气口排出,在箱体的进气口和主排气口之间、环绕箱体的侧壁设置一环形进液槽,环形进液槽用于向箱体内输送低温介质,箱体内进气口端的气体穿过环形进液槽所在的平面从主排气口排出。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深冷处理设备及方法,随着气体的流动可将箱体中部多余的冷量吹向主排气口,直接对待处理工件进行预冷,实现冷量的连续回收利用,使冷量能够得到充分完全的利用,可节约能源的消耗,提高深冷处理效率;另外,可直接连续的对待处理工件进行回温及回火处理,使处理过程连续高效。
-
-
公开(公告)号:CN110100874B
公开(公告)日:2022-07-22
申请号:CN201910505240.X
申请日:2019-06-12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理化技术研究所
IPC: A23B4/0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鱼类的冷冻工艺,包括以下步骤:包括以下步骤:将待冷冻鱼体放入0℃流态冰中预冷1~2小时,然后对其进行低温速冻,将鱼体速冻后冷藏。本发明提出的方法可实际地长时间(6~12个月)冷冻保存的鱼类并能维持食品品质。本发明工艺可实际应用于鱼类的冷冻保存,预冷和速冻技术对鱼体细胞损坏小,可以极大程度保存鱼类的风味成分和营养特性。本工艺对于鱼类的冷冻保存有着实际的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14279248A
公开(公告)日:2022-04-05
申请号:CN202011034431.1
申请日:2020-09-27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理化技术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深冷处理技术领域,提供低温处理系统及方法。低温处理系统包括壳体,壳体内放置有被冷却物,在被冷却物的相对的第一侧与第二侧设置有蓄冷材料,蓄冷材料与被冷却物之间形成有风道,被冷却物的相对的第三侧与第四侧与壳体的内壁之间形成有间隙;氮喷头,设置于壳体内并与位于壳体的外部的液氮罐连接,液氮喷头位于被冷却物的第三侧;风机,设置于壳体内且位于液氮喷头与壳体的内壁之间。该低温处理系统实现了壳体内液氮冷量能够储存于蓄冷材料中的目的,同时还能够实现对被冷却物的冷却降温。当蓄冷材料储存了足够的冷量时,只需将液氮喷头和风门关闭,可使用蓄冷材料中储存的冷量对被冷却物进行冷却。降低了液氮的消耗量和制冷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114279145A
公开(公告)日:2022-04-05
申请号:CN202011034242.4
申请日:2020-09-27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理化技术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深冷处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低温处理系统及方法,其中低温处理系统包括低温处理装置、冷量回收装置和输送装置,低温处理装置的第一排气口、冷量回收装置的第一进气口、冷量回收装置的第二排气口和低温处理装置的第二进气口依次连通形成第一冷量循环回路;冷量回收装置的第三排气口、低温处理装置的第三进气口、低温处理装置的第四排气口和冷量回收装置的第四进气口依次连通形成第二冷量循环回路;低温处理装置包括深冷箱和制冷组件,制冷组件包括换热器和制冷机,换热器设置于深冷箱的内部,制冷机与换热器连接,输送装置穿过深冷箱,以将待冷处理物料输送通过深冷箱。通过增加输送装置,解决传统人工更换材料造成的效率低的问题。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