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准确测量气固相光热催化体系中催化剂温度的方法及使用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8403570A

    公开(公告)日:2024-07-30

    申请号:CN202310092382.4

    申请日:2023-01-2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准确测量气固相光热催化体系中催化剂温度的方法及使用装置,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催化剂粉末均匀铺展于绝缘样品架上,保证催化剂粉末的铺展厚度不超过0.5mm;使用匀光器,使到达气固相光热催化体系的光束的光通量空间分布均匀;将热电偶的感温头插入催化剂粉末中;热电偶显示温度即为催化剂的温度。本发明的方法通过光热催化体系的优化与改进,使催化剂层温度空间均匀分布,从而实现基于热电偶测温法准确可靠的测试催化剂温度,解决了光热催化长期以来存在的温度评估不准确的问题,为温度基的光热催化性能评估和催化机制研究奠定了基础。

    一种光热协同吸附催化剂的合成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6060015A

    公开(公告)日:2023-05-05

    申请号:CN202111274239.4

    申请日:2021-10-29

    Inventor: 张铁锐 吴良专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效果良好的吸附‑光热催化剂的制备方法,该方法用FeCl3活化的活性碳作为芬顿反应催化剂,催化TiO2‑CeO2的过氧化前驱体在活性炭介孔内原位分解生成TiO2‑CeO2纳米颗粒。TiO2具有良好的光催化性能,CeO2具有良好的热催化活性,TiO2‑CeO2复合材料的界面存在光催化剂TiO2和热催化剂CeO2之间的协同作用。同时,通过活性炭对VOCs的吸附及对太阳光红外部分的热效应,实现吸附驱动光热高级氧化降解有机污染物。相较于传统结构催化剂来说,根据本发明的方法中介孔封装催化剂能够将活性组分限制在封闭空间内,阻止活性组分的高温聚结和中毒失活。最后,在催化氧化低浓度有机污染物过程中,还可以通过吸附富集污染物,提高降解效率。

    一种臭氧吸附催化剂的低温光沉积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5999619A

    公开(公告)日:2023-04-25

    申请号:CN202111227953.8

    申请日:2021-10-21

    Inventor: 张铁锐 吴良专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臭氧吸附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过氧化钛前驱体合成;复合催化剂前驱体的合成;负载步骤和光沉积步骤,得到介孔封装的TiO2‑MnO2催化剂粉体。较于传统结构催化剂来说,根据本发明的介孔封装催化剂能够将活性组分限制在封闭空间内,阻止活性组分的高温聚结和中毒失活。金属氧化物催化材料结晶过程一般需要高温烧结,高温过程通常会导致结构坍塌和固相反应破坏催化剂活性,本发明通过引入光合成工艺,在介孔内原位沉积金属氧化物催化剂,无需经过高温煅烧,可避高温下晶体长大堵塞孔道,制备方法工艺简单适合工业化生产。

    一种高载量单分散铁单原子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4792814A

    公开(公告)日:2022-07-26

    申请号:CN202110096405.X

    申请日:2021-01-2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用高载量单分散铁单原子催化剂,所述催化剂中包含活性组分铁单原子,以及负载所述活性组分的载体;其中,所述铁单原子在载体上呈现原子级分散;所述载体为MOF‑5衍生得到的超高比表面积碳材料,其比表面积为2000‑3500m2g‑1。该催化剂在酸性ORR中表现出优异的催化活性和稳定性,将其用作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的负极催化剂时,该电池具有高功率密度。本发明还公开了该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和应用。

    一种浸润性可调控的光催化气-固-液三相界面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1039347B

    公开(公告)日:2022-05-20

    申请号:CN201911250016.7

    申请日:2019-12-0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浸润性可调控的光催化气‑固‑液三相界面,包括疏水碳纸层、涂覆在碳纸上的亲水光催化剂层、在光催化剂层上接枝形成疏水剂层;其中疏水剂层经过了等离子体处理。该三相界面在应用中,通过调节控制疏水剂层的浸润性,调控到达光催化剂层的水的量,进而使气体、水以及光催化剂层之间达到有利于光催化反应的状态,促进光催化反应的进行,提高其在水处理以及杀菌中的应用效果。同时,本发明还提供了此三相界面的制备方法以及在水处理和杀菌中的应用。

    一种介孔二氧化硅保护的超薄氮化镍铁复合材料及其制备

    公开(公告)号:CN107585748B

    公开(公告)日:2019-08-30

    申请号:CN201710942821.0

    申请日:2017-10-1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介孔二氧化硅保护的超薄氮化镍铁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所述复合材料的结构为Ni3FeN@SiO2,包括:超薄氮化镍铁基层和包覆在其表面的介孔二氧化硅。本发明通过反向微乳液法得到镍铁水滑石前体;在表面活性剂、硅源存在下,用溶胶‑凝胶法在镍铁水滑石前体表面包覆具有介孔结构的二氧化硅材料,得到原始复合材料;将原始复合材料在氨气氛围中煅烧,得到最终的介孔二氧化硅保护的超薄氮化镍铁复合材料。该制备方法条件温和、普遍适用,避免了在煅烧过程中的团聚;得到的介孔二氧化硅保护的超薄氮化镍铁复合材料在催化氨硼烷水解产氢反应中显示出优异的活性。

    一种非层状金属硫化物纳米片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9928369A

    公开(公告)日:2019-06-25

    申请号:CN201910313329.6

    申请日:2019-04-1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非层状金属硫化物纳米片的制备方法。所述非层状金属硫化物纳米片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将金属盐、硫源溶解于有机溶剂中,混匀反应,得第一浑浊溶液;加热至澄清透明,通入惰性气体,进行光照反应,然后冷却至室温,得第二浑浊溶液;洗涤、离心分离、干燥得非层状金属硫化物纳米片。本发明提供的制备方法原料种类少、工艺简单、条件温和、具有普适性,且纳米片形貌可控。且由该方法制备得到的非层状金属硫化物纳米片厚度小,为1.2-9nm,具有良好的各向异性和结晶性,以及良好的应用前景。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