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头孢氨苄的回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8084211A

    公开(公告)日:2018-05-29

    申请号:CN201711391343.5

    申请日:2017-12-21

    Inventor: 刘庆芬 王新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头孢氨苄的回收方法,所述方法以酚类物质为络合剂,对溶液中的头孢氨苄进行富集;以胺类物质为解络合剂,对头孢氨苄进行分离。本发明利用酚类物质作为络合剂,实现了对溶液中头孢氨苄的高效络合富集,络合收率可以达到97%;以胺类物质为解络合剂,实现了对头孢氨苄的绿色分离,解络合收率可以达到99%,并从工艺源头消除有机溶剂挥发造成的VOC污染,大大降低了解络合剂的用量。本发明提供的方法能够实现对溶液中头孢氨苄的高效回收,头孢氨苄的总收率≥90%。回收过程中采用化学法回收胺类物质解络合剂,解络合剂的回收收率≥90%,实现了解络合剂的循环利用,降低了能耗,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和广阔的应用前景。

    一种高效生物转化制备11α,17α-二羟基黄体酮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6916872A

    公开(公告)日:2017-07-04

    申请号:CN201511001354.9

    申请日:2015-12-28

    Inventor: 刘庆芬 贾慧敏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高效生物转化制备11α,17α-二羟基黄体酮的方法。该方法以17α-羟基黄体酮为原料,通过在生物转化过程中补加碳源,从而为菌体生长提供充足的碳源,使菌丝体内羟化酶保持高活力,延长菌体高效生物转化稳定期,使得发酵培养基中17α-羟基黄体酮投料量可以高于2%(w/v),制备的11α,17α-二羟基黄体酮的转化得率达到90%以上。发酵培养基中17α-羟基黄体酮最佳投料比范围为2-20%,11α,17α-二羟基黄体酮的转化得率最高可达到98%。有效地解决了反应物投料比低导致的设备产出率低、污染物排放量大等问题,提高了产出效率,降低了生产成本。

    萃取及测定两相传质效果的装置和操作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304082C

    公开(公告)日:2007-03-14

    申请号:CN200410009006.1

    申请日:2004-04-13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轻重两相同时分散或分别分散的萃取青霉素的装置和操作方法,以及用该装置对萃取轻重两相分散的萃取速率的测定方法。本发明装置包括电动机、转轴及轴套、搅拌器、混合槽等。一轴套(2)将一转轴的一端与电动机(1)的轴固定连结在一起,转轴的另一端与伸入混合槽(13)中的自吸式搅拌器(3)的一端连结;搅拌器(3)由开孔的空腔上转盘(7)和开孔的空腔下转盘(9)及空腔圆柱体组成;上转盘是连结在搅拌器空腔通道圆柱体的上部,下转盘是连结在搅拌器空腔通道圆柱体的下部。本发明适用于易乳化体系的萃取,特别是轻重两相同时分散可提高传质速率和萃取率;同时也解决了轻重两相分散的萃取速率测定问题。

    萃取及测定两相传质效果的装置和操作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683045A

    公开(公告)日:2005-10-19

    申请号:CN200410009006.1

    申请日:2004-04-13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轻重两相同时分散或分别分散的萃取青霉素的装置和操作方法,以及用该装置对萃取轻重两相分散的萃取速率的测定方法。本发明装置包括电动机、转轴及轴套、搅拌器、混合槽等。一轴套(2)将一转轴的一端与电动机(1)的轴固定连结在一起,转轴的另一端与伸入混合槽(13)中的自吸式搅拌器(3)的一端连结;搅拌器(3)由开孔的空腔上转盘(7)和开孔的空腔下转盘(9)及空腔圆柱体组成;上转盘是连结在搅拌器空腔通道圆柱体的上部,下转盘是连结在搅拌器空腔通道圆柱体的下部。本发明适用于易乳化体系的萃取,特别是轻重两相同时分散可提高传质速率和萃取率;同时也解决了轻重两相分散的萃取速率测定问题。

    一种头孢氨苄的回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8084211B

    公开(公告)日:2020-06-05

    申请号:CN201711391343.5

    申请日:2017-12-21

    Inventor: 刘庆芬 王新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头孢氨苄的回收方法,所述方法以酚类物质为络合剂,对溶液中的头孢氨苄进行富集;以胺类物质为解络合剂,对头孢氨苄进行分离。本发明利用酚类物质作为络合剂,实现了对溶液中头孢氨苄的高效络合富集,络合收率可以达到97%;以胺类物质为解络合剂,实现了对头孢氨苄的绿色分离,解络合收率可以达到99%,并从工艺源头消除有机溶剂挥发造成的VOC污染,大大降低了解络合剂的用量。本发明提供的方法能够实现对溶液中头孢氨苄的高效回收,头孢氨苄的总收率≥90%。回收过程中采用化学法回收胺类物质解络合剂,解络合剂的回收收率≥90%,实现了解络合剂的循环利用,降低了能耗,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和广阔的应用前景。

    离子液体溶剂体系溶解发酵菌渣制备高聚物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7573401A

    公开(公告)日:2018-01-12

    申请号:CN201610523005.1

    申请日:2016-07-05

    Inventor: 刘庆芬 杨杰荣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离子液体溶剂体系溶解发酵菌渣制备高聚物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用离子液体溶剂体系在常温或加热条件下溶解发酵菌渣,得到菌渣溶解液和可选地未溶解组分;(2)将菌渣溶解液与再生试剂混合,高聚物从菌渣溶解液中沉淀和/或凝固出来,得到第一高聚物;可选地,将未溶解组分洗涤,干燥,得到第二高聚物。所述方法将发酵菌渣经离子液体处理后制备得到天然高聚物,高聚物可以用于制备可降解材料或作为其他用途的原料,有利于菌渣的进一步加工和资源化利用,为菌渣资源化利用提供了新的途径,对实现菌渣高值化利用具有重要意义。

    一种抗生素发酵菌渣固化脱水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6925593A

    公开(公告)日:2017-07-07

    申请号:CN201511006120.3

    申请日:2015-12-29

    Inventor: 刘庆芬 周畅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09B3/00 C10L5/4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抗生素发酵菌渣固化脱水的方法,所述方法为:将抗生素发酵菌渣与固化脱水剂混合,进行固化反应,脱除抗生素发酵菌渣中的水分;其中,所述固化脱水剂为:可形成水合物、可吸收水分或可与水反应的无机物和/或有机物中的任意种或至少两种的组合。所述固化反应产生的菌渣固态混合物可直接或脱水后资源化利用或进行焚烧处理。所述方法能够将发酵菌渣的快速脱水温度和完全脱水温度降低10-90%;解决了抗生素发酵湿菌渣常温下储存运输困难、容易二次发酵产生污染、脱水等处理过程成本高的问题,为抗生素发酵湿菌渣低成本资源化利用和无害化处理提供了一种新方法。

    一种盐湖老卤中镁、锂、硼一体化分离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4528782B

    公开(公告)日:2017-01-18

    申请号:CN201410772723.3

    申请日:2014-12-12

    Abstract: 一种盐湖老卤中镁、锂、硼一体化分离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在含有镁、锂、硼的盐湖老卤中加水稀释;(2)在稀释后的溶液中加入沉镁试剂,然后进行固液分离,得到除镁母液和含镁盐;(3)加入水溶性高分子聚合物和有机萃取剂与稀释剂的混合溶液,震荡混合;(4)把混合液静置或离心分相,得到三液相体系,硼、锂、镁元素分别在上相、中相、下相富集,从而实现盐湖老卤中锂、硼、镁元素的分离。本发明的方法可在中性或弱酸性条件下进行萃取锂和硼,可实现高镁锂比盐湖老卤中镁、锂、硼元素的高效分离,实现盐湖老卤资源的有效利用。

    一种铝合金表面锰-钛系无铬钝化液及钝化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3668161A

    公开(公告)日:2014-03-26

    申请号:CN201310566335.5

    申请日:2013-11-1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铝合金表面锰-钛系无铬钝化液及利用所述钝化液进行钝化的方法。所述钝化液中含有钛盐和高锰酸盐。锰-钛系无铬钝化处理步骤包括:除去铝合金表面的油脂后,进行碱洗脱氧活化,对铝合金进行浸渍或喷淋钝化处理。本发明所述的铝合金表面锰-钛系无铬钝化处理方法,可以在铝合金表面形成具有较强耐腐蚀能力的黄色化学转化膜,便于在线观察产品质量,具有操作简单,成本低,无铬污染等优点。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