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8308050A
公开(公告)日:2024-07-09
申请号:CN202410455336.0
申请日:2024-04-16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
IPC: C09J151/08 , C08F283/06 , C08F222/02 , C08F222/14 , C08G65/26 , C08G65/2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耐水型压敏胶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所述耐水型压敏胶的制备原料包括含双键聚醚、含双键羧酸和含双键交联剂;所述含双键聚醚具有烷基侧链。本发明中提供的耐水型压敏胶具有优异的粘接强度,在水下或潮湿环境仍能保持优异的粘接强度,耐水性好。
-
公开(公告)号:CN116769150A
公开(公告)日:2023-09-19
申请号:CN202310759157.1
申请日:2023-06-26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
IPC: C08G64/34 , C07F15/06 , C07D309/30 , C07C51/41 , C07C59/245 , C07C59/265 , C07C59/0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合成聚酯多元醇的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所述合成聚酯多元醇的催化剂包括以果酸作为有机配体的M1/M2双金属氰化物催化剂;所述M1和M2代表不同的金属元素。本发明提供的合成聚酯多元醇的催化剂,将果酸引入双金属氰化物催化剂中,实现了一种可用于合成聚酯多元醇的双金属氰化物催化剂的制备,采用生物质材料实现催化剂的绿色化合成,同时降低了制备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113087891B
公开(公告)日:2022-05-17
申请号:CN202110361580.7
申请日:2021-04-02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
IPC: C08G65/06 , C10M107/3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油溶性聚醚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所述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非氧化性气氛下,混合环氧单体与催化剂,进行聚合反应;(2)加入终止剂终止聚合反应,依次进行水洗、萃取与减压蒸馏,得到所述油溶性聚醚。本发明所述油溶性聚醚能够作为基础油。本发明制备油溶性聚醚的聚合条件简单、温和、高效,同时后处理方法简单,十分有潜力替代传统工业制备油溶性聚醚碱催化体系工艺。
-
公开(公告)号:CN113087891A
公开(公告)日:2021-07-09
申请号:CN202110361580.7
申请日:2021-04-02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
IPC: C08G65/06 , C10M107/3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油溶性聚醚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所述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非氧化性气氛下,混合环氧单体与催化剂,进行聚合反应;(2)加入终止剂终止聚合反应,依次进行水洗、萃取与减压蒸馏,得到所述油溶性聚醚。本发明所述油溶性聚醚能够作为基础油。本发明制备油溶性聚醚的聚合条件简单、温和、高效,同时后处理方法简单,十分有潜力替代传统工业制备油溶性聚醚碱催化体系工艺。
-
公开(公告)号:CN116764666A
公开(公告)日:2023-09-19
申请号:CN202210234292.X
申请日:2022-03-10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双金属氰化物负载型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所述制备方法包括:有机配体与金属盐溶液混合形成混合溶液,将分子筛加入所述混合溶液后进行加热得到分散液,随后在所述加热的条件下,向所述分散液中滴加金属氰化物盐溶液,得到所述双金属氰化物负载型催化剂。本发明通过简单的浸渍混合法即可得到具有高催化活性和高稳定性的双金属氰化物负载型催化剂,分子筛载体和双金属氰化物活性物质之间的协同作用,能够进一步提升双金属氰化物催化剂的活性和催化效率。此外,本发明提供的双金属氰化物负载型催化剂可以有效降低催化过程中双金属氰化物的用量,从而降低工业化生产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114940752A
公开(公告)日:2022-08-26
申请号:CN202210735169.6
申请日:2022-06-27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
IPC: C08G65/2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环氧开环聚合用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所述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混合载体、活性组分与溶剂,混合后进行干燥,研磨得到所述环氧开环聚合用催化剂,所述载体包括氮化硼和/或改性氮化硼。通过载体与活性组分配合,能够提高环氧化合物的开环聚合反应的反应活性,提高聚合速率,因此,本发明提供制备方法所得催化剂的催化活性较强,适用于环氧化合物的开环聚合反应。
-
公开(公告)号:CN113801314A
公开(公告)日:2021-12-17
申请号:CN202111293109.5
申请日:2021-11-03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
IPC: C08G64/3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聚碳酸酯的制备方法,所述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环氧丁烷、双金属氰化物催化剂、助催化剂与二氧化碳混合,反应得到所述聚碳酸酯。所述制备方法采用双金属氰化物催化剂与助催化剂的催化体系,实现在较温和的条件下由环氧丁烷和二氧化碳制备得到环氧丁烷基聚碳酸酯;并且由于双金属氰化物催化剂与助催化剂的协同作用,所述制备方法提升了二氧化碳的固定量,降低了副反应发生的概率,提高了单体的转化率。
-
公开(公告)号:CN116836669A
公开(公告)日:2023-10-03
申请号:CN202310726870.6
申请日:2023-06-19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
IPC: C09J171/00 , C09J197/00 , C09J11/06 , C08G65/2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热熔胶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所述热熔胶的制备原料包括超支化聚醚共聚物和多酚类化合物。本发明通过将超支化聚醚共聚物和多酚类化合物混合后加热制备得到热熔胶,制备工艺简单,所述热熔胶对各种不同基材具有卓越的粘接强度、良好的重复使用性和耐水性。
-
公开(公告)号:CN113801314B
公开(公告)日:2023-01-10
申请号:CN202111293109.5
申请日:2021-11-03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
IPC: C08G64/3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聚碳酸酯的制备方法,所述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环氧丁烷、双金属氰化物催化剂、助催化剂与二氧化碳混合,反应得到所述聚碳酸酯。所述制备方法采用双金属氰化物催化剂与助催化剂的催化体系,实现在较温和的条件下由环氧丁烷和二氧化碳制备得到环氧丁烷基聚碳酸酯;并且由于双金属氰化物催化剂与助催化剂的协同作用,所述制备方法提升了二氧化碳的固定量,降低了副反应发生的概率,提高了单体的转化率。
-
公开(公告)号:CN118308058A
公开(公告)日:2024-07-09
申请号:CN202410454866.3
申请日:2024-04-16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
IPC: C09J171/02 , C08G65/2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光固化胶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所述光固化胶组合物由聚醚、丙烯酸和光引发剂组成;所述聚醚的制备原料包括不饱和羧酸链转移剂和环氧烷烃;所述聚醚具有烷基侧链,本发明所述光固化胶组合物具有固化速度快,固化后粘接强度高,能在水、人工海水、碱性溶液或酸性溶液中使用的特点。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