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铝合金气瓶内壁化学镀的装置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5058705B

    公开(公告)日:2024-11-15

    申请号:CN202210481758.6

    申请日:2022-05-05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表面处理技术,具体说是一种铝合金气瓶内壁化学镀的装置及方法。该装置包括化学镀系统、加热系统、控制系统和后处理系统。该装置在使用的时候包括活化、水洗、预镀、化学镀、水洗、干燥六个步骤。本发明通过引入化学镀过程镀液的注入、循环系统,解决了铝合金气瓶内壁化学镀时面临的操作不便、镀液不易控制等问题,提高了生产效率。同时,可以在铝合金气瓶内壁获得光滑、均匀、耐蚀的镀层,可确保铝合金气瓶内存储气体的纯净度和浓度,提升铝合金气瓶产品品质。

    一种实现镁合金表面微弧氧化膜原位封孔的溶液及制备微弧氧化膜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4213175A

    公开(公告)日:2014-12-17

    申请号:CN201310223968.6

    申请日:2013-06-0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实现镁合金表面微弧氧化膜原位封孔的溶液及制备微弧氧化膜的方法,属于镁合金表面处理技术。将氟钛酸盐、多聚磷酸盐、多聚偏磷酸盐溶解于蒸馏水中,然后加入氢氧化物出现大量白色胶状悬浮颗粒,再加入有机添加剂,并调节其pH值至5~10,静置一天后获得所述溶液,将镁合金工件置于该溶液中进行微弧氧化制得微弧氧化膜。本发明中的电解液成分会发生水解反应生成TiO2溶胶颗粒,参与微弧氧化成膜过程,使所形成的微弧氧化膜的主要成分为化学稳定性好的含钛氧化物;同时利用膜层物质凝固点不同的原理,使膜中的微孔在成膜过程被自动封闭,节省了后续的封孔处理步骤。

    镁合金表面微弧氧化制备高耐蚀性陶瓷涂层溶液及其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01994145B

    公开(公告)日:2012-05-23

    申请号:CN200910013246.1

    申请日:2009-08-19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镁合金表面处理技术,具体地说是一种镁合金表面微弧氧化制备高耐蚀性陶瓷涂层溶液及其应用,克服镁合金工件在氟锆酸盐中微弧氧化处理后表面比较粗糙和在氧化溶液中腐蚀严重的缺点。微弧氧化溶液由6~12克/升氟锆酸盐、2~10克/升磷酸二氢盐、2~8克/升氟化物、2~10克/升柠檬酸盐组成。由该溶液制备复合陶瓷涂层的方法为:将分别经过前处理和常规微弧氧化处理的镁合金工件在本发明的微弧氧化处理溶液中进行处理,得到复合陶瓷涂层。与常规镁合金微弧氧化涂层相比,复合陶瓷涂层具有更好的耐蚀性,复合陶瓷涂层厚度均匀、致密、表面粗糙度低,无需进行封孔等后处理;本发明溶液成分简单、原料易得、适合于工业化生产。

    一种高固含量贮存稳定的纳米氧化锌浓缩浆及其制备工艺

    公开(公告)号:CN100348673C

    公开(公告)日:2007-11-14

    申请号:CN200510046681.6

    申请日:2005-06-15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纳米材料领域,具体涉及的是一种高固含量贮存稳定的纳米氧化锌浓缩浆及其制备工艺。按重量比计,该浓缩浆包含一次粒子的平均粒径在50nm以下的纳米氧化锌40~80%、分散剂1~15%、消泡剂0.1~2%、余量的水,将各组分均匀混合后,经分散、研磨等工艺方法制备而成。所使用的分散剂是专门适用于水性体系的商用分散剂,不含苯类和甲醛等有毒物质,并且通过了美国FDA认证,无论对人体还是环境绝对无害。本发明的纳米氧化锌浓缩浆固含量高、粘度低,分散性好,稳定性好,对环境污染小,工艺简单,适用性广,可广泛用于陶瓷、涂料、橡胶、日化产品、磁性材料、电子材料等领域。

    一种镁合金电泳涂装工艺
    5.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8773701A

    公开(公告)日:2024-10-15

    申请号:CN202310368948.1

    申请日:2023-04-1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镁合金表面处理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镁合金电泳涂装工艺。该工艺包括步骤1前处理、步骤2转化处理、步骤3高温预处理和步骤4涂装电泳涂料。步骤2中,经前处理后的镁合金选择浸渍或喷淋的方式,使用转化处理溶液进行处理,常温操作30s~10min内即形成均匀、致密的转化膜;步骤3中,将化学转化处理后的镁合金部件悬挂于170~190℃的鼓风干燥箱内,静置10~15min,转化膜内水合化合物经高温预处理后脱水缩合,造成膜层表面的微裂纹结构进一步释放,利于与后续电泳漆膜形成机械嵌合,提高漆膜附着力。本发明操作简单、高效、无磷酸盐、铬、镍等污染离子排放,且制备出的电泳复合涂层与基体结合性强,附着力≥20MPa。

    一种评价复杂金属偶对电偶腐蚀的测试装置和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9900630A

    公开(公告)日:2019-06-18

    申请号:CN201910097950.3

    申请日:2019-01-3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评价复杂金属偶对电偶腐蚀的测试装置和方法,属于电偶腐蚀检测方法技术领域。测试装置包括多通道电偶腐蚀测试仪、待测样品和腐蚀介质。多通道电偶腐蚀测试仪可以同时监测两种及以上金属偶对的电偶电流和电位。待测样品为多种金属组装而成的阵列电极,可以通过调整待测样品中不同金属阵列电极的位置改变偶合金属排列方式,可以通过选取每种金属阵列电极中金属丝的数量和位置测量不同阴阳极面积比的电偶腐蚀率。采用本发明可以对复杂金属偶对在各种几何参数及腐蚀环境下的电偶腐蚀率进行快速评价,为实际工业应用中的电偶腐蚀预测提供理论依据。

    一种镁合金无铬转化膜均匀化的前处理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8456884A

    公开(公告)日:2018-08-28

    申请号:CN201710093762.4

    申请日:2017-02-21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镁合金表面处理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镁合金无铬转化膜均匀化的前处理方法。该前处理主要包括前置处理,均匀化处理以及均匀化后处理三步。前置处理可以去除基体表面存在的油脂和污物,并在镁合金α基体相上形成一层薄的保护膜;均匀化处理工序可以使基体表面存在较大尺寸的第二相优先发生溶解,随后的均匀化后处理过程可以去除表面残留的盐类晶粒和氧化皮,并起到一定活化的作用。经过本发明方法处理后的样品在转化膜溶液中基体表面形核更均匀,晶粒分布更紧密,提高膜层整体的耐腐蚀性能,解决了镁合金表面由于第二相的影响导致其初期成膜不均匀的问题。

    镁合金表面原位生长Mg-Al水滑石膜的成膜溶液及其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02677038B

    公开(公告)日:2014-06-25

    申请号:CN201110057831.9

    申请日:2011-03-1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镁合金表面处理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镁合金表面原位生长Mg-Al水滑石膜的成膜溶液,以及使用所述溶液在镁合金表面制备Mg-Al水滑石膜的方法。该成膜溶液包括前处理液和后处理液,前处理溶液是在饱和碳酸溶液中滴加含Al的碱性溶液所得,含Al的碱性溶液是将纯铝板放在室温至90℃的碱性溶液中溶解至饱和所得;后处理溶液是在前处理液基础上,用碱性溶液调节pH值所得;镁合金为含铝量低或不含铝的镁合金。采用两步法在镁合金表面原位生长水滑石膜:首先将镁合金样品浸泡在前处理溶液中,表面生长出前驱体膜;然后将前驱体膜放入后处理溶液中转变为水滑石膜。本发明可以克服原有方法不能在含铝量低和不含铝的镁合金表面原位生长Mg-Al水滑石膜的局限性。

    镁合金表面环保型黑色膜的制备方法及成膜液

    公开(公告)号:CN101845628A

    公开(公告)日:2010-09-29

    申请号:CN200910010861.7

    申请日:2009-03-25

    Abstract: 本发明是关于镁合金表面处理技术,具体地说是一种镁合金表面环保型黑色膜的制备方法及成膜液。所述成膜液由钼酸盐发黑剂、焦磷酸盐辅助成膜剂及强酸性活化剂组成,钼酸盐发黑剂浓度为10-50克/升;焦磷酸盐辅助成膜剂浓度为1-5克/升;强酸性活化剂加入量为使成膜液的pH值达到1.5-3.5;余量为水。室温条件下将镁合金制品浸泡在pH为1.5-3.5的钼酸盐成膜液中5-30分钟,表面即可形成美观、耐蚀、吸光性好的黑色膜层。该方法绿色环保、操作简单、成本低廉,不但可用于对器件有吸光性要求的航天航空领域,还可用于对器件有耐蚀、美观要求的电子、汽车领域。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