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8367155A
公开(公告)日:2024-07-19
申请号:CN202410790690.9
申请日:2024-06-19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
IPC: H01M4/66 , H01M4/80 , H01M4/13 , H01M10/0525 , H01M10/05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泡沫铝正极集流体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属于锂电池正极片及其制备技术领域。本发明解决了现有泡沫铝正极集流体存在的导电性能仍有待提高的问题。本发明首先在三维连通孔泡沫铝表面构筑一层金属‑有机骨架化合物涂层,然后经过一定温度的热处理,原位生成具有导电性的三维交联碳纳米管涂层,将其作为泡沫铝正极集流体制备得到锂离子正极,既能够保证良好的电化学活性,同时还能够保证良好的电导率,进而使得材料表现出高的循环稳定性,大的能量密度和良好的倍率特性。
-
公开(公告)号:CN114649508B
公开(公告)日:2023-04-07
申请号:CN202210360667.7
申请日:2022-04-07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
IPC: H01M4/1391 , H01M4/131 , H01M4/48 , H01M4/62 , H01M10/0525 , H01M10/05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锑基一体化电极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属于电极制备方法技术领域。该方法包括依次利用水热反应工艺在钛箔基底上原位沉积黄锑矿(Sb3+Sb5+O4)和原位包覆氢氧化钛(Ti(OH)4)层,利用管式炉在氩气气体环境中对所获产物加热进行牢固化处理。该电极具有多层结构,包括钛箔,该钛箔的表面依次原位沉积Sb3+Sb5+O4层和原位包覆二氧化钛(TiO2)层。该锑基一体化电极在制作过程中将电池活性物质牢固处理到电池极片集流体上,避免了添加剂的使用,应用于锂、钠离子电池时,既能提高电池的能量密度,又能在一定程度上抑制Sb3+Sb5+O4层和TiO2层的脱落。
-
公开(公告)号:CN119703068A
公开(公告)日:2025-03-28
申请号:CN202411946841.1
申请日:2024-12-27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稀土储氢合金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属于镍氢电池用储氢合金负极及其制备技术领域。本发明解决现有AB5型储氢合金在应用于镍氢电池负极的过程中,在低温条件下的放电性能差的问题。本发明通过液相反应在稀土储氢合金表面部分置换出镍原子并形成原位包覆,然后得到锑原子包覆的镍氢电池用稀土储氢合金负极,可以有效地缓解储氢合金材料的粉化,提高储氢合金负极的循环稳定性。同时,稀土储氢合金表面的镍原子被置换出继而形成微孔,拓宽了氢原子的传输通道。并利用金属锑具有“热缩冷胀”的性质,在低温下可以有效地提升储氢合金的比表面积以及孔径等,实现了对储氢合金性能的优化,提高了其低温放电容量。
-
公开(公告)号:CN119703066A
公开(公告)日:2025-03-28
申请号:CN202411898049.3
申请日:2024-12-23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
IPC: B22F1/16 , H01M4/24 , H01M4/36 , H01M10/34 , H01M4/38 , H01M4/62 , B22F1/05 , C22C19/03 , C01B3/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双层碳包覆储氢合金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属于镍氢电池用储氢合金负极及其制备技术领域。本发明解决了现有A2B7型La‑Y‑Ni基合金作为负极使用时存在的循环稳定性差的问题。本发明首先在储氢合金表面均匀包覆聚多巴胺碳层,然后利用稀土储氢合金的催化作用将乙炔在高温下催化为碳纳米管附着在未包裹聚多巴胺的稀土储氢合金表面以及聚多巴胺碳层的表面,得到由聚多巴胺热解碳和碳纳米管双层碳包覆的储氢合金负极。本发明提供的改性方式可以提高合金表面的抗氧化能力,有效地缓解材料粉化,延长合金的使用寿命。同时利用双碳层具有的大比表面积、孔径可调等优点,优化电化学性能,提高循环稳定性。
-
公开(公告)号:CN117899884B
公开(公告)日:2024-05-10
申请号:CN202410309488.X
申请日:2024-03-19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增强复合储氢材料性能的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属于储氢材料及其制备技术领域。本发明解决了现有轻金属复合氢化物LiAlH4存在的解吸动力学较慢等问题。本发明通过将AlH3与LiAlH4形成复合材料,利用AlH3的加入降低了储氢体系的热稳定性,使放氢过程的条件更加温和,并且LiAlH4的优先放氢为随后AlH3的放氢提供了额外的热量,加速了氢释放过程,进一步的本发明将Ni负载在CeO2纳米棒上,并将其作为催化剂加入到AlH3与LiAlH4复合体系中,可实现储氢复合材料在较低温度下快速放氢,得到具有最佳的放氢性能的LiAlH4‑AlH3‑4Ni@CeO2储氢材料。
-
公开(公告)号:CN117899884A
公开(公告)日:2024-04-19
申请号:CN202410309488.X
申请日:2024-03-19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增强复合储氢材料性能的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属于储氢材料及其制备技术领域。本发明解决了现有轻金属复合氢化物LiAlH4存在的解吸动力学较慢等问题。本发明通过将AlH3与LiAlH4形成复合材料,利用AlH3的加入降低了储氢体系的热稳定性,使放氢过程的条件更加温和,并且LiAlH4的优先放氢为随后AlH3的放氢提供了额外的热量,加速了氢释放过程,进一步的本发明将Ni负载在CeO2纳米棒上,并将其作为催化剂加入到AlH3与LiAlH4复合体系中,可实现储氢复合材料在较低温度下快速放氢,得到具有最佳的放氢性能的LiAlH4‑AlH3‑4Ni@CeO2储氢材料。
-
公开(公告)号:CN117410437B
公开(公告)日:2024-03-12
申请号:CN202311722592.3
申请日:2023-12-15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
IPC: H01M4/04 , H01M4/1391 , H01M10/0525 , H01M10/05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锑基电极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属于电极及其制备技术领域。本发明首先利用沉积ZnO纳米层,得到具有阵列结构的沉积层,然后利用第一TiO2层、SbVO4层和第二TiO2层的多层沉积,将活性物质牢固的同时,有效避免添加剂的使用,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电池能量密度,且还可减少沉积层的脱落,进而有效抑制因沉积层脱落而导致的性能损失。本发明制备得到的锑基电极用于锂离子电池负极使用,在2 A g‑1的电流密度下,经过1890次循环后,仍可保持448 mAh g‑1的比容量。作为钠离子电池负极使用,在1 A g‑1的电流密度下,经过1000次循环后,仍可保持288 mAh g‑1的比容量。
-
公开(公告)号:CN118589020A
公开(公告)日:2024-09-03
申请号:CN202410704893.1
申请日:2024-06-03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
IPC: H01M10/054 , H01M10/0569 , H01M4/136 , H01M4/5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硫化锑基钠离子电池,属于电池及新能源相关技术领域。本发明解决了现有硫化锑基负极用于钠离子电池时电极‑电解液界面不稳定及多硫化物溶解的问题。本发明选择了一种与硫化锑基负极具有优异兼容性的醚基电解液,该醚基电解液可以在硫化锑基负极表面形成无机和有机组分均匀分布的高模量薄界面膜(SEI),该SEI可阻止电化学反应中的多硫化物溶解,同时该醚基电解液中PF6‑阴离子主导的溶剂结构具有更高的还原稳定性和更低的去溶剂能,减少电解液分解并提高了电化学反应动力。
-
公开(公告)号:CN118156433B
公开(公告)日:2024-07-26
申请号:CN202410585213.9
申请日:2024-05-13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
IPC: H01M4/1391 , H01M4/131 , H01M4/04 , H01M10/0525 , H01M10/05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锑基一体化电极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属于电极及其制备技术领域。本发明通过在不锈钢纤维布表面沉积TiO2层后,使用碱液处理使TiO2层呈瓦楞状,然后继续在瓦楞状TiO2层上沉积Sb2S3层,得到锑基一体化电极。本发明制备得到的锑基一体化电极用于锂离子电池负极使用,在1 A g‑1的电流密度下,经过2245次循环后,仍可保持502 mAh g‑1的比容量。作为钠离子电池负极使用时,在0.5 A g‑1的电流密度下,经过100次循环后,仍可保持502 mAh g‑1的比容量。
-
公开(公告)号:CN118156433A
公开(公告)日:2024-06-07
申请号:CN202410585213.9
申请日:2024-05-13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
IPC: H01M4/1391 , H01M4/131 , H01M4/04 , H01M10/0525 , H01M10/05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锑基一体化电极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属于电极及其制备技术领域。本发明通过在不锈钢纤维布表面沉积TiO2层后,使用碱液处理使TiO2层呈瓦楞状,然后继续在瓦楞状TiO2层上沉积Sb2S3层,得到锑基一体化电极。本发明制备得到的锑基一体化电极用于锂离子电池负极使用,在1 A g‑1的电流密度下,经过2245次循环后,仍可保持502 mAh g‑1的比容量。作为钠离子电池负极使用时,在0.5 A g‑1的电流密度下,经过100次循环后,仍可保持502 mAh g‑1的比容量。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