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6063695B
公开(公告)日:2024-02-09
申请号:CN202310205070.X
申请日:2023-03-06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青岛生物能源与过程研究所
IPC: C08H7/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由秸秆制备腐植酸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将硝酸盐‑碳纳米管与秸秆加入反应釜中,加入水,搅拌均匀,得到第一混合物;S2、将所述反应釜升温,并向所述反应釜中冲入氧气,加压搅拌进行反应,待反应结束后自然降温,得到第二混合物;S3、将所述第二混合物进行抽滤、干燥,即得腐殖酸。本发明为中性水热法,不额外添加酸碱溶液,通过加入填充硝酸钾的碳纳米管,一方面能够保证秸秆氧化反应的顺利进行,另一方面可以使秸秆中的碳在相对温和的条件下被氧化成羧酸,防止了羧基的过度氧化。该方法对设备腐蚀小,环境污染少,且无需回收,降低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118028144A
公开(公告)日:2024-05-14
申请号:CN202410034937.4
申请日:2024-01-10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青岛生物能源与过程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氧化氢细菌脱除沼气中二氧化碳的方法,将氢气、氧气和沼气混合成混合气,通入处于含氧化氢细菌的培养基中,对氧化氢细菌进行培养,固定沼气中二氧化碳,并转化为蛋白质。本发明将沼气提纯与单细胞蛋白共生产相结合,利用HOB的碳捕获能力,对厌氧消化工业的运行范式进行了重大改进,不仅提高了沼气生产的效率,利用HOB产生了高质量的生物质还有助于减少CO2排放。这种协同作用的过程有效地从有机固体废物中回收养分,促进了一个有利于碳封存的封闭碳循环的发展,与可持续环境实践相符。
-
公开(公告)号:CN118497077A
公开(公告)日:2024-08-16
申请号:CN202410896335.X
申请日:2024-07-05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青岛生物能源与过程研究所
IPC: C12N1/20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利用氨氮有机污水生产单细胞蛋白的方法,该方法以氨氮有机污水作为HOB生长所需成分的来源,采用MEC和MFC间歇在阴极原位生产单细胞蛋白。在MEC运行状态下,施加微小电压,阴极产生H2,以供HOB使用;阳极有机污水中的NH4+在电场力作用下通过阳离子交换膜转移到阴极供给HOB生产蛋白。在MFC运行状态下,电子持续自发由阳极转移到阴极,可继续维持HOB的生长,继续生产SCP。同时,通过控制CO2供给量精准调控阴极pH,使得阴极pH降低,可避免由于MEC状态下导致的过高pH对微生物的抑制作用,提高目标HOB除H2外的电子传递途径,提高生产效能。由此,实现从氨氮有机污水中回收能量以及生产SCP。
-
公开(公告)号:CN118374412A
公开(公告)日:2024-07-23
申请号:CN202410719443.X
申请日:2024-06-05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青岛生物能源与过程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碱性环境生产单细胞蛋白的方法,该方法在配制初始pH值大于8.5的培养基,接种氢氧化细菌菌体后,向培养基中通入二氧化碳,以优化氢氧化细菌生长及生产SCP的酸碱度和碳源供给形式。当二氧化碳溶解到培养基中后,可以将培养基的pH调低至7‑8,以利于氢氧化细菌生长及生产SCP。本申请提供的方法能够在培养后期促进氢氧化细菌生长,同时SCP干重提高50%以上,细胞中的蛋白含量提高10%左右,总体蛋白产量提高67%以上,明显优于现有直接在中性pH下生产单细胞蛋白的方法。另外,本申请提供的方法能更有效的利用氮源,而且还具有产量高、技术简单、容易控制等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16063695A
公开(公告)日:2023-05-05
申请号:CN202310205070.X
申请日:2023-03-06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青岛生物能源与过程研究所
IPC: C08H7/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由秸秆制备腐植酸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将硝酸盐‑碳纳米管与秸秆加入反应釜中,加入水,搅拌均匀,得到第一混合物;S2、将所述反应釜升温,并向所述反应釜中冲入氧气,加压搅拌进行反应,待反应结束后自然降温,得到第二混合物;S3、将所述第二混合物进行抽滤、干燥,即得腐殖酸。本发明为中性水热法,不额外添加酸碱溶液,通过加入填充硝酸钾的碳纳米管,一方面能够保证秸秆氧化反应的顺利进行,另一方面可以使秸秆中的碳在相对温和的条件下被氧化成羧酸,防止了羧基的过度氧化。该方法对设备腐蚀小,环境污染少,且无需回收,降低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106929540A
公开(公告)日:2017-07-07
申请号:CN201710216894.1
申请日:2017-04-05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青岛生物能源与过程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有机固体废弃物厌氧发酵制沼气领域,具体是一种提高厌氧发酵产甲烷效率及沼气中甲烷含量的方法。利用向固体废弃物发酵原料中加入CaO2,形成微好氧的环境,从而提高厌氧发酵产甲烷效率及沼气中甲烷含量。本发明主要应用于秸秆、粪便等有机废弃物厌氧发酵制沼气领域,通过对反应体系添加少量的CaO2可以提高厌氧发酵的水解速率,增加沼气中甲烷含量,并提高发酵体系的稳定性。
-
公开(公告)号:CN119372110A
公开(公告)日:2025-01-28
申请号:CN202411661223.2
申请日:2024-11-20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青岛生物能源与过程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甲烷氧化菌和好氧发酵菌混合培养生产单细胞蛋白质的方法,将一定比例的甲烷与氧气的混合气体,通入含甲烷氧化菌和好氧发酵菌的培养基中,培养甲烷氧化菌及好氧发酵菌,并将其转化为蛋白质。本发明将甲烷氧化菌和好氧发酵菌联合培养,通过引入好氧发酵菌,提高甲烷氧化菌对于其生长过程中外分泌物的耐受能力,从而达到更高的生物质产量。这种协同作用能有效地促进甲烷氧化菌生长,同时提高碳固定效率,对于工业化大规模生产有示范性作用。
-
公开(公告)号:CN119081870A
公开(公告)日:2024-12-06
申请号:CN202411441880.6
申请日:2024-10-16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青岛生物能源与过程研究所
IPC: C12N1/12 , C12N1/20 , C12N1/16 , C12N1/14 , C12P3/00 , C12P21/00 , C12R1/89 , C12R1/125 , C12R1/10 , C12R1/07 , C12R1/01 , C12R1/685 , C12R1/69 , C12R1/865 , C12R1/38 , C12R1/72 , C12R1/25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菌藻共培养生产氢气和单细胞蛋白的方法,该方法通过具有好氧作用的好氧菌和具有产氢产氧作用的产氢微藻人工构建菌藻共培养体系,通过好氧菌将体系内的氧气消耗掉,进而促进产氢微藻产氢,同时产生单细胞蛋白产物,实现氢气和蛋白质的联产,共培养得到的藻菌蛋白还可以用作动物饲料、水产饵料,甚至作为人类食物的蛋白质来源,极大降低生产成本、提高效益。本申请中的菌藻共培养体系不需要添加昂贵有毒且易污染环境的干扰剂,操作简单,工作量及技术难度远小于突变株筛选及基因改造。
-
公开(公告)号:CN118006704A
公开(公告)日:2024-05-10
申请号:CN202410225398.2
申请日:2024-02-29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青岛生物能源与过程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利用混合菌体系同步转化甲烷和二氧化碳联产四氢嘧啶和单细胞蛋白的方法,涉及微生物应用的技术领域,其技术方案要点是,包括以下步骤:S1、向生产培养液中接种甲烷氧化菌和CO2利用菌,得到微生物混合体系;S2、取沼气和氧气或沼气和空气的混合气体,通入微生物混合体系中以积累四氢嘧啶和单细胞蛋白;S3、收集步骤S2中生长得到的菌体,进行四氢嘧啶提取和单细胞蛋白生产。本发明的方法简单,步骤少,成本低,可以助力实现双减目标,为沼气的高值化利用提供新思路。
-
公开(公告)号:CN115851414A
公开(公告)日:2023-03-28
申请号:CN202211534675.5
申请日:2022-12-02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青岛生物能源与过程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多级厌氧发酵系统和厌氧发酵方法,包括一个或者多个并排设置的多级厌氧发酵反应器,所述多级厌氧发酵反应器包括第一级厌氧发酵器、第二级厌氧发酵器、......、第N‑1级厌氧发酵器、第N级厌氧发酵器(N>2),相邻的两级厌氧发酵器串联连接,每级厌氧发酵器呈模块化单元结构、均包括反应腔体、安装于反应腔体内的搅拌装置、设置于反应腔体两侧的进料口和出料口;其中,第一级厌氧发酵器的进料口处连接有进料装置,第N级厌氧发酵器的出料口处连接有出料装置。本发明的多级厌氧发酵系统基于厌氧发酵阶段理论,针对复杂多元物料的不同物料组成和不同应用场景进行发酵系统的灵活组装,形成具有通用性强、广泛适用和推广的技术与装备。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