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芳胺-N乙酰转移酶的突变体及其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5505581A

    公开(公告)日:2022-12-23

    申请号:CN202110670577.3

    申请日:2021-06-22

    Inventor: 咸漠 黄伟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芳胺‑N乙酰转移酶的突变体及其应用,属于酶工程及基因工程技术领域。为了解决了芳胺‑N乙酰转移酶的催化效率低的问题。本申请将来自Pseudomonas aeruginosa的芳胺‑N乙酰转移酶第231位赖氨酸突变为谷氨酰胺而获得芳胺‑N乙酰转移酶的突变体,本发明还公开了芳胺‑N乙酰转移酶突变体的酶学性质及底物特性,公开了包含芳胺‑N乙酰转移酶突变体的大肠杆菌及其构建方法和应用。本发明提供的芳胺‑N乙酰转移酶的突变体高效催化芳胺化合物发生乙酰化反应,整个过程效率高、安全环保、操作简便,可用于芳胺乙酰化的绿色生物制备。

    一种芳胺-N乙酰转移酶的突变体及其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5505581B

    公开(公告)日:2024-04-26

    申请号:CN202110670577.3

    申请日:2021-06-22

    Inventor: 咸漠 黄伟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芳胺‑N乙酰转移酶的突变体及其应用,属于酶工程及基因工程技术领域。为了解决了芳胺‑N乙酰转移酶的催化效率低的问题。本申请将来自Pseudomonas aeruginosa的芳胺‑N乙酰转移酶第231位赖氨酸突变为谷氨酰胺而获得芳胺‑N乙酰转移酶的突变体,本发明还公开了芳胺‑N乙酰转移酶突变体的酶学性质及底物特性,公开了包含芳胺‑N乙酰转移酶突变体的大肠杆菌及其构建方法和应用。本发明提供的芳胺‑N乙酰转移酶的突变体高效催化芳胺化合物发生乙酰化反应,整个过程效率高、安全环保、操作简便,可用于芳胺乙酰化的绿色生物制备。

    一种酶催化合成对乙酰氨基苯酚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5521953A

    公开(公告)日:2022-12-27

    申请号:CN202110706349.7

    申请日:2021-06-24

    Inventor: 黄伟 咸漠 侯斐斐

    Abstract: 一种酶催化合成对乙酰氨基酚的方法,属于生物工程技术领域。为了解决对乙酰氨基苯酚合成工艺存在的毒性大,废液对环境污染严重,催化剂价格昂贵,反应过程步骤多,后处理繁琐等问题,本发明以对氨基苯甲酸为底物,通过添加对氨基苯甲酸羟化酶、芳胺‑N乙酰转移酶催化合成对乙酰氨基苯酚,首次建立了一条以对氨基苯甲酸为底物,酶催化合成对乙酰氨基酚的途径,为对乙酰氨基酚的合成提供了一种新思路。与化学合成相比本发明所述的合成法具有反应条件中性,不需要任何金属催化剂可以减少三废排放对环境的污染,反应在常温常压下进行,操作安全简便,反应时间短,效率高,收率可达98%以上的优点。

    一种生产对乙酰氨基苯酚的重组菌及其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5521891A

    公开(公告)日:2022-12-27

    申请号:CN202110707846.9

    申请日:2021-06-24

    Inventor: 咸漠 黄伟

    Abstract: 一种生产对乙酰氨基苯酚的重组菌及其应用,属于基因工程技术领域。为了解决利用化学合成法生产对乙酰氨基苯酚存在易燃易爆,毒性大,废液对环境污染严重,反应所需的催化剂价格昂贵,反应过程步骤多,后续处理繁琐等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生产对乙酰氨基苯酚的重组菌,所述重组菌为过表达对氨基苯甲酸合酶基因,4‑氨基‑4‑脱氧分支酸裂解酶基因,4‑氨基苯甲酸羟化酶基因和芳基胺‑N‑乙酰转移酶基因的大肠杆菌。本发明利用所述重组菌实现了直接以葡萄糖为底物发酵生产对乙酰氨基酚的过程,避免了化学反应中硝基苯等前体或中间体的产生和金属催化物的使用,整个过程安全、高效、绿色易操作,为对乙酰氨基苯酚的生产提供了新的技术方法。

    一种三氮菌素C的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4480521B

    公开(公告)日:2024-07-26

    申请号:CN202011267950.2

    申请日:2020-11-13

    Inventor: 咸漠 黄伟

    Abstract: 一种三氮菌素C的制备方法,属于微生物技术和分离技术领域。为了解决现有技术利用微生物方法生产三氮菌素C存在的问题,并提高三氮菌素C产量和纯度,本发明利用金黄色链霉菌(Streptomyces aureofaciens Duggar)发酵,通过甲醇浸提、乙酸乙酯萃取、硅胶柱分离、HPLC纯化等手段获得了三氮菌素C纯品。用本发明所述方法与现有技术相比,产量可提高117%,收率提高约3.5倍,获得的三氮菌素C的纯度大于95%,该方法安全性高,污染低,步骤较为简单,可用于三氮菌素C的生产。

    一种三氮菌素或其类似物中脂肪链三氮烯的合成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4480520A

    公开(公告)日:2022-05-13

    申请号:CN202011267941.3

    申请日:2020-11-13

    Inventor: 黄伟 咸漠

    Abstract: 一种三氮菌素或其类似物中脂肪链三氮烯的合成方法,属于化学合成技术领域。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三氮菌素或其类似物中三氮烯合成反应不稳定,危险性高、对设备和反应条件要求比较高及工艺废水对环境污染严重等问题,本发明利用脂肪链烯醛与水合肼在室温无水乙醇的体系中反应,生成十一碳腙,以长链脂肪酸乙酰辅酶A连接酶Tri17为催化剂,在腺嘌呤核苷三磷酸和氯化镁、氯化钠,亚硝酸盐等存在下,于中性条件将十一碳腙转化为十一碳三氮烯。本发明所述合成方法在常温常压中性条件下进行,反应条件温和,操作安全无污染。

    一种三氮菌素C的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4480521A

    公开(公告)日:2022-05-13

    申请号:CN202011267950.2

    申请日:2020-11-13

    Inventor: 咸漠 黄伟

    Abstract: 一种三氮菌素C的制备方法,属于微生物技术和分离技术领域。为了解决现有技术利用微生物方法生产三氮菌素C存在的问题,并提高三氮菌素C产量和纯度,本发明利用金黄色链霉菌(Streptomyces aureofaciens Duggar)发酵,通过甲醇浸提、乙酸乙酯萃取、硅胶柱分离、HPLC纯化等手段获得了三氮菌素C纯品。用本发明所述方法与现有技术相比,产量可提高117%,收率提高约3.5倍,获得的三氮菌素C的纯度大于95%,该方法安全性高,污染低,步骤较为简单,可用于三氮菌素C的生产。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