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7580174A
公开(公告)日:2024-02-20
申请号:CN202210932836.X
申请日:2022-08-04
Applicant: 中国移动通信有限公司研究院 , 北京邮电大学 ,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资源调配方法、装置和基站,涉及无线通信技术领域。其中,所述资源调配方法,应用于基站,所述方法包括:接收车联万物V2X网络中的目标用户发送的建立副链路Sidelink的请求;根据第一距离,为所述目标用户调配用于建立Sidelink的资源;其中,所述第一距离包括以下至少一项:所述目标用户与所述基站之间的距离;所述目标用户与已连接的Sidelink之间的距离;所述目标用户与上行用户之间的距离;所述基站与下行用户之间的距离。采用该方法,即尽可能考虑到V2X网络中链路间的距离信息,为请求建立Sidelink的用户调配用于建立Sidelink的资源,使得用户接入成功率更高,支持更多的节点接入。
-
公开(公告)号:CN115550920A
公开(公告)日:2022-12-30
申请号:CN202110736067.1
申请日:2021-06-30
Applicant: 中国移动通信有限公司研究院 , 北京邮电大学 ,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Abstract: 一种目标识别方法、节点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该方法包括:第一节点发送携带有第一问询信息的第一信号;所述第一节点根据检测到的所述第一信号的回波信号,获取反射所述第一信号的第二节点的状态信息;所述第一节点在接收第二节点回复的第二信号的情况下,根据所述第二节点的状态信息和/或所述第二信号对所述第二节点进行合法性识别。本发明实现了目标外形属性识别与合法性识别的并行处理,大大地缩短了目标识别时间,在对时延要求高的场景中有一定的应用意义。另外,本发明基于感知通信一体化信号实现目标识别可以共享感知通信硬件,节约了硬件成本,减小了硬件体积,增强了节点的机动性。
-
公开(公告)号:CN117714256A
公开(公告)日:2024-03-15
申请号:CN202211084486.2
申请日:2022-09-06
Applicant: 中国移动通信有限公司研究院 , 北京邮电大学 ,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感知方法、通信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该感知方法包括:获取发射信号和发射信号的回波信号;根据发射信号和回波信号构建信道信息矩阵,信道信息矩阵包括导频部分和数据部分;对导频部分进行二维傅里叶变换得到感知结果;判断感知结果是否满足感知分辨率需求;若感知结果不满足感知分辨率需求,根据感知结果对信道信息矩阵进行相位补偿;对补偿后的信道信息矩阵中的导频部分和/或数据部分进行二维傅里叶变换得到更新的感知结果,并返回执行判断所述感知结果是否满足感知分辨率需求的步骤,直至更新的感知结果满足感知分辨率需求,得到最终的感知结果。本发明可以提高估计的感知结果的感知精度。
-
公开(公告)号:CN116973904A
公开(公告)日:2023-10-31
申请号:CN202210454088.9
申请日:2022-04-24
Applicant: 中国移动通信有限公司研究院 , 北京邮电大学 ,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一体化信号处理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包括:在对NC‑OFDM通信感知一体化信号进行调制时获取频谱判决序列;根据频谱判决序列确定空置的子载波;根据确定的空置的子载波对一体化信号进行二维FFT信号处理获得目标的距离和速度。采用本发明,可以在部分子载波空置时,对目标的距离和速度进行估计。对抗噪声和干扰的影响;降低噪声对测距结果的影响;选择合适的子载波进行速度估计。
-
公开(公告)号:CN116414144A
公开(公告)日:2023-07-11
申请号:CN202111652680.1
申请日:2021-12-30
Applicant: 中国移动通信有限公司研究院 , 北京邮电大学 ,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IPC: G05D1/1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无人机防碰撞方法、装置及无人机,涉及通信技术领域,其中,所述方法包括:发送一体化信号,所述一体化信号用于雷达探测,且所述一体化信号包括无人机的第一通信信息;接收反馈信息,并依据所述反馈信息进行无人机防碰撞。本发明实施例能够提高无人机的防碰撞能力。
-
公开(公告)号:CN114337978B
公开(公告)日:2025-02-11
申请号:CN202011080594.3
申请日:2020-10-10
Applicant: 中国移动通信有限公司研究院 ,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资源配置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其中,所述方法包括:将每个目标小区对应的各终端发送探测定位信号所使用的资源配置为正交;所述目标小区为接收所述探测定位信号的小区;确定所述各终端分别对应的探测定位信号的配置信息。
-
公开(公告)号:CN114630394B
公开(公告)日:2025-01-10
申请号:CN202011455880.3
申请日:2020-12-10
Applicant: 中国移动通信有限公司研究院 ,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IPC: H04W48/16 , H04W72/232 , H04L5/00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信息确定方法、装置、终端、网络设备及存储介质。其中,方法包括:终端接收第一信息,所述第一信息指示以下至少一种信息:CORESET#0的交织参数;在网络未配置物理下行控制信道(PDCCH)加扰参数(pdcch‑DMRS‑ScramblingID)时的加扰参数取值;时域资源确定方式;频域资源确定方式;利用所述第一信息,确定所述终端接收信息和/或传输信息所需要的第二信息;所述第二信息包含以下至少之一:交织函数;加扰序列;时域资源;频域资源。
-
公开(公告)号:CN118940063A
公开(公告)日:2024-11-12
申请号:CN202411020404.7
申请日:2024-07-29
Applicant: 中国移动通信有限公司研究院 ,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IPC: G06F18/23 , G06F18/22 , G06F18/213 , G06F18/2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户画像构建方法、基于用户画像的个性化推荐方法,所述用户画像构建方法包括:获取用户的静态信息数据和动态特征数据;根据静态信息数据和动态特征数据,获得与用户行为状态匹配的群体动态聚类簇;计算群体动态聚类簇中人群的动态特征数据在预设置信区间内的第一均值,并将第一均值作为对应聚类类别的动态特征参考值;将静态信息数据作为用户的静态画像,且将动态特征参考值作为用户的动态画像;根据静态画像和动态画像生成用户的个体孪生动静态画像。本发明能够根据用户实时状态的变化更新用户画像,显著提高用户画像的精确性,进而提升信息推荐的准确性和即时性。
-
公开(公告)号:CN118844986A
公开(公告)日:2024-10-29
申请号:CN202410899309.2
申请日:2024-07-05
Applicant: 中国移动通信有限公司研究院 ,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IPC: A61B5/11 , G06V40/20 , G06V10/40 , G06V10/762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步态特征的范围确定方法、装置、设备、介质及程序产品,涉及体征检测领域,其中,所述方法包括:根据用户输入的第一静态特征,从云端设备获取对应的第一人群静态画像,所述第一人群静态画像中包括各人群动态画像对应的各步态特征的范围;根据所述用户的动态特征,从所述第一人群静态画像中确定对应的第一人群动态画像,所述第一人群动态画像包括各步态特征的第一范围;根据所述第一人群动态画像中各步态特征对应的第一范围,确定所述用户的各步态特征对应的第二范围。本申请实施例能够自动化依据用户的静态特征和动态特征,确定体征中的步态特征的范围。
-
公开(公告)号:CN110831046B
公开(公告)日:2023-08-15
申请号:CN201810912124.5
申请日:2018-08-10
Applicant: 中国移动通信有限公司研究院 ,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信号传输方法及网络设备,属于无线通信技术领域,其中应用于第一网络设备的方法包括:发送第一参考信号,所述第一参考信号指示:所述第一网络设备受到远端干扰;接收第一类反馈信息,所述第一类反馈信息指示:存在远端干扰。本发明中,第一网络设备根据接收到的用于指示存在远端干扰的第一类反馈信息来判断远端干扰是否存在,与根据第一网络设备自身检测到的干扰信号来判断远端干扰是否存在的方法相比,可以提高判断的准确性,避免乒乓效应。
-
-
-
-
-
-
-
-
-